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民康医学2009年第21卷第8期

试论泌尿系结石的辨证论治

来源:《中国民康医学》
摘要:【关键词】泌尿系结石。中医药泌尿系结石属中医腰痛、砂淋、尿血范畴,临床上常引起肾绞痛和尿血,并可因结石嵌顿梗阻并发肾积水,继发感染。根据临床表现,应从三大方面进行辨证论治:一辨急性期(移动性肾石)和慢性期(静止期结石)。二辨结石的大小和部位。...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泌尿系结石;辩证论治;中医药

泌尿系结石属中医“腰痛”、“砂淋”、“尿血”范畴,临床上常引起肾绞痛和尿血,并可因结石嵌顿梗阻并发肾积水,继发感染;后期可发生肾功能不全。根据临床表现,应从三大方面进行辨证论治:一辨急性期(移动性肾石)和慢性期(静止期结石);二辨结石的大小和部位;三辨结石的性质。

  1  辨结石的急性期和慢性期

  1.1  急性期  多在受凉、运动或劳累后突发肾绞痛、放射痛和肾区扣击痛。可伴恶心呕吐,表现为寒虚症;但痛处喜热喜按,亦露虚象。治当攻实为主,兼顾其虚。

  1.1.1  自身急救  肾绞痛突然发作而剧痛难忍、辗转不安者,可在肾绞痛一侧腰部用热水毛巾或热水袋敷均可,同时喝几口热开水,再用手指甲按压肾盂和三阴交,或持续有力地按压阿是穴,均可起到缓解肾绞痛的作用。

  1.1.2  针刺镇痛  可通过针刺足少阴肾经井穴涌泉、三阴经交会穴三阴交,足太阳膀胱经穴肾盂,均用泻法,可以明显缓解绞痛。

  1.1.3  以“四逆逐瘀汤(自拟)”为基本方  柴胡10g、白芍30g、枳实10g、甘草15g、小茴3g、肉桂5g(冲)、当归15g、川芎15g、赤芍10g、生蒲黄15g(包煎)、五灵脂15g、元胡6g、没药10g、川牛膝15g,一日一剂,进行辨证论治。此方有温经通络、疏肝利气、活血祛瘀解痉止痛之功效。若身热、大便秘结者,去小茴、肉桂,加桃仁10g、桂枝6g、大黄10g(后下)、芒硝6g(冲),以泻热通腑,逐瘀排石;若恶心呕吐者,再合小柴胡汤以通条三焦,和胃降逆;若小便淋涩痛,欲排砂石者,去小茴、肉桂,加瞿麦15g、冬葵子15g、石苇15g、金钱草30g和滑石30g(包煎)以清热利湿,通淋排石;若血尿者,加三七末6g、琥珀6g吞服,以化瘀止血。
   
  肾绞痛虽然会给患者带来痛楚,但同时又是排出结石之良机。肾绞痛的发生乃因肾及输尿管结石显著移动所致。此时,可在缓急镇痛、行气通阳和祛瘀通络的基础上,酌加滑利润降、通淋排石药物,如滑石、冬葵子、金钱草、王不留行、桃仁之类;肌注阿托品,扩张平滑肌以利排石;若小腹绞痛,提示结石下移膀胱,更须重剂投之,即使大便不秘结,亦可加大黄通腑逐瘀以推荡之;体质较差者,可重加黄芪30~60g以峻补元气,推动血行,以助排石。结石停留在膀胱及尿道者,其急性期表现为膀胱湿热下注,症见小便频急、涩痛、混浊血尿、小腹拘急、腰痛、寒热、呕吐,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或弦数者,治宜清热利湿,通淋排石。方拟瞿麦15g、褆蓄15g、滑石30g、木通10g、郁金30g、大黄10g、石苇15g、冬葵子15g、金钱草30g,同时可配合针刺肾俞、膀胱俞、足三里、阴陵泉,均用泻法,留针30min,1次/d,7天为一疗程。
   
  若结石窒塞尿路,致小便涩滞,或突然少腹阴部窘迫疼痛难忍,舌象无明显异常,脉多弦而带数者,治宜破滞开塞,通淋排石,常用沉香末3g(吞服)、木香10g、槟榔12g、乌药12g、枳实12g、郁金30g、石苇15g、冬葵子15g、白芍20g、甘草6g、淮牛膝15g、王不留行15g、芒硝6g(冲)。同时配合针刺,以三焦俞、肾俞为主穴,配以关元、三阴交、列缺,均用泻法,留针20min。若结石较大,难以排出者,则宜先体外“体外振波碎石机”击碎后,再以“温利排石汤”可获良效。

  1.2  慢性期  慢性期以腰痛为常见,如隐痛、胀痛,甚则刺痛,伴小便频急涩痛。因此,当从腰痛进行辨证论治,于改善、增强体质、振奋肾功能的同时,配合清除结石的药物而绝其根源。

  1.2.1  肾虚腰痛  以隐痛或绞痛为主,常伴有腿膝乏力,神疲易倦,或小便淋涩、血尿(尿检可见红血球)、尿浊,尺脉重按无力,舌质淡苔薄白。此乃肾之精气不足,或久服通淋排石药物耗伤肾气,治宜填精益气以固根本。结石久滞,络脉不通,亦宜配合化瘀通络以利于消除结石,宜加味“温利排石汤”:茯苓15g、白芍12g、白术12g、淡附片15g、熟地12g、山甲10g、胡桃15g、淮牛膝10g、王不留行10g、莪术10g、金钱草30g、内金15g。偏肾阴虚兼心烦夜热,舌红无苔,脉细数无力者,去附子、胡桃,加女贞子、旱莲草;偏肾阳虚、兼见畏寒,四肢欠温,尿频,舌淡胖大,边有齿痕,脉沉迟无力者去熟地,加肉桂6g(?)、干姜10g。
   
  总之,不论滋阴还是温阳均能鼓舞肾气,促进肾功能好转,增强肾盂及输尿管的蠕动,从而改善积水,推动结石下移而排出。

  1.2.2  中气虚弱  验之临床,慢性期之腰痛,非独肾虚,亦见中气虚弱而下陷所致者。盖因中气主升清降浊,中气虚弱,清阳不升,浊阴不降,使浊物(结石物质)难以自然排出。症见腰腹痛而有下坠感,少气乏力,舌淡苔薄白,寸关脉弱者,治宜补中益气,温利排石,宜“温利排石汤”合补中益气汤化裁:茯苓15g、白术18g、淡附片12g、北芪30g、党参20g、内金15g、金钱草30g、胡桃15g、桔梗9g。

  1.2.3  肾络凝瘀  如结石长期瘀阻血络,则肾络凝瘀日益加重,症见腰腹刺痛或隐痛、胀痛,拒按而固定不移,日轻夜重,舌质紫黯或有瘀斑,脉涩。治宜祛瘀通络,软坚散结。宜“温利排石汤”合活络效灵丹化裁加减:茯苓30g、白术15g、赤芍12g、淡附片12g、当归12g、丹参12g、莪术15g、北芪20g等,以改善微循环,增强输尿管蠕动,不但可缓解梗阻,而且可使积水下移,使部分结石断裂、破碎、溶解而排出体外。肾络凝瘀症,若忽视祛瘀通络、软坚散结,而一味清热利湿、通淋排石,则不但结石难以排出体外,且令病者头晕目眩,步履轻浮,动则气短自汗,疲乏纳呆等表现;不但凝瘀难消,还易伤津耗气转化为肾虚络瘀或脾虚络瘀之症。至此之论治,则且先补后攻,或攻补兼施,慢缓图治,若速则不达。

  2  辨结石的部位和大小
   
  结石的部位和大小与排石的难易有密切关系。若结石小而又处在非狭窄部位,辨证准,治法当,则结石较易排出体外;若结石较大而又处在狭窄处,则较难排出,疗程则较长。因此,辨结石的部位和大小亦是很重要的,若腰痛引腹为主者,多为肾结石;若小腹疼痛,向尿径放射者,多为输尿管结石;若少腹胀痛,尿来艰涩或中断者,多为膀胱结石。如能借用B超、腹部平片或肾盂造影等现代医学各种有关检查,则能准确地辨析结石的部位、大小或形态。若结石不大,可根据其部位不同而运用“温利排石汤”加减治疗。若结石太大,可借用碎石机振碎成小石,再以“温利排石汤”加减辨治,使之达到温肾、溶石、利水、排石之目的。

  3  辨结石性质
   
  尿结石的化学成分,以草酸钙结石为最常见,其次为磷酸钙、尿酸结石等。根据不同性质的结石,施以不同的治法,更能提高疗效。

  3.1  草酸钙结石  表面呈桑椹状或呈星状突起,也有光滑者,多呈棕褐色,质较硬而脆,早期常无感染,在酸性或中性尿液中形成。宜“温利排石汤”加黄牛角粉冲服,或服药时加入适量的黄酒或米醋。平时应少吃菠菜、胡椒面、土豆、辣椒等含草酸高的食物。

  3.2  磷酸钙结石  表面粗糙、白色,常呈鹿角状,质较硬,常有感染,多在碱性尿液中形成。宜“温利排石汤”加鳖甲、莪术、灵仙、核桃、芒硝等。平时应控制磷摄入量,少吃肥肉、蛋黄及含磷较高的食物。

  3.3  磷酸镁铵结石  呈同心状,常有感染,在碱性尿中形成。宜“温利排石汤”加乌梅、核桃。平时禁食磷酸盐及镁剂,少吃瘦肉,宜生吃核桃仁、乌梅以酸化尿液,并应控制泌尿系感染。

  3.4  尿酸结石  X线显影不佳或不显影。表面光滑或粗糙,黄色或褐色,早期常无感染,在酸性尿液中形成。宜“温利排石汤”加内金、乌贼骨。平时宜低钙饮食,少吃动物内脏、海产品、豆类、菠菜等,多吃蔬菜、水果,以碱化尿液。
   
  对于泌尿系结石的治疗多强调辨别湿热、气虚、瘀阻、肝郁、脾肾不足等病因,再审因施治,其效甚佳。临证中结石的各种病因可互为因果,同时存在,因而可相互转化。本病多由湿热引起,病位在肾与膀胱,病初多实,病久则虚实夹杂,故应加强分辨,务求标本同治,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有的放矢。实证多采用清热利湿、理气活血、通淋化石;虚证则采用温阳补肾、健脾益气等法。即使结石嵌顿尿道而致排尿困难或尿潴留,或合并尿路感染,炎症粘连较重,已有梗阻、积水的较大结石,以及经久不愈或老年患者,亦能分别以辨证论治、审因用药而获效。


作者单位:邹平县高新街道办事处卫生院,山东 邹平 256200

作者: 2009-8-2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