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民康医学2009年第21卷第8期

消痛汤用于混合痔术后疼痛的疗效观察

来源:《中国民康医学》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混合痔术后镇痛的有效方法。方法:收集我院2007年1月至2008年1月的混合痔手术6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用消痛汤熏洗治疗,对照组用温水熏洗,两个疗程后比较疗效。结果:治疗组改善后疼痛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结论:中药消痛汤用于混合痔术后有减轻疼痛作用。...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探讨混合痔术后镇痛的有效方法。方法:收集我院2007年1月至2008年1月的混合痔手术6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用消痛汤熏洗治疗,对照组用温水熏洗,两个疗程后比较疗效。结果:治疗组改善后疼痛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消痛汤用于混合痔术后有减轻疼痛作用。

【关键词】  中药消痛汤;混合痔;疼痛;熏洗

肛周末梢神经丰富,加之术后活动、排便等因素的影响,可使术后疼痛加重[1]。为缓解术后疼痛,减轻患者痛苦,我科用中药消痛汤局部熏洗配合换药治疗混合痔术后疼痛,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我院2007年1月至2008年1月的混合痔手术60例,诊断标准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5年颁布的《中医肛肠科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制定的混合痔诊断标准[2]。均采用混合痔内扎外剥术式,且排除心血管疾病、肝肾功能严重损害以及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其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19~54岁,平均(37.5±3.4)岁。对照组30例,其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20~55岁,平均(34.1±4.1)岁。两组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中药消痛汤的组成:大黄15g、黄柏10g、地榆15g、五倍子15g、冰片10g、花椒10g、芒硝20g。两组术后均静滴抗菌药5d,治疗组术后第1d起用中药消痛汤200ml(30~35℃)熏洗坐浴20min,3d为1个疗程,用药期间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大便顺畅;对照组用温水熏洗坐浴20min,3d为1个疗程。每日熏洗结束后,两组局部均用0.1%新洁尔灭棉球消毒,凡士林纱条引流,无菌敷料覆盖。每日熏洗换药2次。2个疗程后观察疼痛的缓解程度。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χ2检验分析。

  1.4  疗效判断标准[2]  显效:用药后疼痛明显减轻,患者稍感疼痛,不需任何处理即能忍受。有效:用药后疼痛减轻,无明显痛苦表情,不用药即能忍受。无效:用药前后疼痛无明显改变,仍有痛苦表情,难以忍受,需药物止痛。

  2  结果
   
  两组疗效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略)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3.1  疼痛原因  组织受到不同程度的手术刺激和损伤;术后创面暴露神经受到刺激;术后创面水肿或感染;术后肛管油纱填塞过多过紧,括约肌痉挛收缩;排便时粪便直接刺激或摩擦伤口;术后瘢痕挛缩压迫神经,产生阵发性疼痛;麻醉紧张、恐惧或机体对疼痛过度敏感等。由于该部位血管神经丰富,又受躯体感觉神经支配,对疼痛特别敏感[3]。中医认为,疼痛机理是机体局部气血凝滞阻塞,不通则痛。唐容川在血证论中称:“凡是疼痛,皆瘀血凝滞之故也。”肛门部术后疼痛的主要原因是金刀创伤致络损经伤,气血运行不畅,气滞血瘀或因创口湿热下注,热毒内壅,经络受损,血行淤阻或因患者情志不畅,淤则不通,不通则痛。故其治则主要是活血化瘀,行气通络止痛。外科之法,最重外治。

  3.2  熏洗是用熏蒸和洗涤的方法,借药力和热力直接作用患处。中药消痛汤对混合痔术后进行熏洗治疗,止痛效果理想。方中大黄苦寒,能活血化瘀、消肿;地榆苦寒,有清热凉血、收敛止血,之力,且含多种鞣质成分,能消炎、抗菌、止血,促进伤口愈合;五倍子清热,收湿敛疮;冰片外用于局部对感觉神经的刺激很轻,且有止痛及温和的防腐作用,在体外较高浓度有抑菌作用;黄柏、花椒、芒硝有祛腐生肌之效。诸药合用能活血化瘀、清热燥湿、消肿止痛。坐浴熏洗借助药力和热力,通过皮肤、黏膜作用于机体,促使腠理疏通,脉络调和,气血流畅。药液的浸泡清洗又能使创口洁净,祛除毒邪,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肛肠科病症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131.

  [2] 张书信.肛肠外科并发症及其防治[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99.

  [3] 谭新华,陆德铭.中医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88.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宾县卫校卫生所,黑龙江 宾县 150400

作者: 2009-8-2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