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民康医学2009年第21卷第8期

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观察

来源:《中国民康医学》
摘要:【摘要】目的:评价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两种方案的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03年1月~2004年12月(Ⅰ组)门诊子宫内膜异位症60例,口服米非司酮12。5mg,每日1次,连续6个月,2005年1月~2007年12月(Ⅱ组)我院门诊子宫内膜异位症40例,于每次月经第14天开始口服米非司酮片剂6。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评价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两种方案的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03年1月~2004年12月(Ⅰ组)门诊子宫内膜异位症60例,口服米非司酮12.5mg,每日1次,连续6个月, 2005年1月~2007年12月(Ⅱ组)我院门诊子宫内膜异位症40例,于每次月经第14天开始口服米非司酮片剂6.25mg,1次/d,连服4d,连续6个月经周期。观察两组的经期痛经程度及月经量的变化。结果:两组痛经明显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Ⅰ组用药后均闭经,Ⅱ组月经周期几乎均正常。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效果好,副作用小。小剂量米非司酮不影响月经周期,但效果仍明显。

【关键词】  米非司酮;子宫内膜异位症

近年来,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多数患者表现为痛经或进行性下腹痛。其治疗方法均有一定的局限性。米非司酮是人工合成的高效抗孕激素药。长期服用低剂量米非司酮,虽然痛经消失,但使子宫内膜萎缩而导致闭经。我院近2年来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给予短程小剂量米非司酮,达到治疗作用而又不引起闭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03年1月~2004年12月门诊(Ⅰ组)子宫内膜异位症60例为米非司酮常规组,2005年1月~2007年12月(Ⅱ组)门诊患者40例为米非司酮小剂量组,观察两组资料的经期痛经程度及月经量的变化。两组患者均为有典型临床症状、体征结合盆腔B超检查确诊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两组患者在年龄、痛经程度、盆腔囊肿、病程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

  1.2  方法  Ⅰ组患者均于月经来潮第1天开始空腹口服米非司酮12.5 mg,每日1次,连服6个月。用药期间定期复诊,询问症状及月经情况,并行妇科、盆腔B超检查。Ⅱ组于月经中期第14天开始,每日1次口服米非司酮片剂6.25mg,用药4d,连续6个月经周期,每个周期门诊复诊1次。观察每次月经期间痛经程度、月经量、有无不规则阴道出血或其他不适。有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者3~6个月后B超复查囊肿大小变化。

  1.3  疗效评价  显效:无自觉月经痛。有效:自觉痛经减轻。无效:痛经无明显改善。

  2  结果
   
  Ⅰ组全部闭经,临床症状及体征明显改善38例,改善14例,无变化8例(13.3%),总有效率87.7%。Ⅱ组除3例月经曾分别推迟1至3个月外其余月经周期正常,在6个用药周期中共有100例次(41.67%)痛经完全消失,98例次(40.83%)减轻,37例次(16.67%)无效;痛经症状治疗总有效率83.33%。Ⅱ组月经量亦有明显改善,但异位内膜囊肿大小变化不明显。

  3  讨论
   
  米非司酮是作用于受体水平的抗孕酮药物,通过与受体结合下调其性激素受体ER、PR含量,阻断内膜对抗雌、孕激素的反应性,阻断孕酮的作用,抑制卵巢功能,使异位的子宫内膜萎缩从而抑制异位内膜细胞的生长[1]。采用各种方法降低体内激素水平以达到闭经,使异位子宫内膜萎缩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有效疗法。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价廉且副作用小的药物治疗方法。虽然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显著,但其疗程及远期疗效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此外,长期应用米非司酮使子宫内膜处于无对抗的雌激素影响下,存在子宫内膜增生病变的可能,故采用短期、小剂量的米非司酮更安全[2]。

【参考文献】
    [1] 马成斌, 刘 平, 曹美良,等.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应用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07,(1):61.

  [2] 许金玉, 陈亚萍.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研究[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2006,(6):467-468.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 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2

作者: 2009-8-2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