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民康医学2009年第21卷第10期

手术室危害因素对工作人员的影响

来源:《中国民康医学》
摘要:【关键词】手术室危害因素工作人员的影响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和各种诊疗技术的推广,尤其是近几年新的化学药物和高新技术的临床应用,医务工作者常暴露于多种职业性危害因素之中,在诊疗、操作过程中若不注意个人防护容易造成职业性损伤,严重威胁着医护人员的身心健康。现代医院的手术室工作繁重,节奏紧张,而且......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手术室危害因素 工作人员的影响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和各种诊疗技术的推广,尤其是近几年新的化学药物和高新技术的临床应用,医务工作者常暴露于多种职业性危害因素之中,在诊疗、操作过程中若不注意个人防护容易造成职业性损伤,严重威胁着医护人员的身心健康。现代医院的手术室工作繁重,节奏紧张,而且还是高危区。病毒感染,化学制剂和挥发性麻醉剂对空气的污染及电灼、噪音等危害工作人员健康的因素大量存在。因此,如何重视和预防手术室人员职业危害已引起多方面的关注。

    1  感染因素的危害及预防

    感染是医护人员常见而又严重的一种威胁。在接触具有传染性的血液、分泌物、排泄物时,若不注意个人防护,不仅造成自身感染,还会成为传播媒介。Johanet调查指出,约有11.7%手术人员存在意外的血接触。如术中意外针刺伤、刀割伤、污血溅落到眼里等,最具威胁的感染性疾病是乙肝丙肝艾滋病。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医护工作人员乙肝的感染率比一般居民高3~6倍,乙肝病毒传播最常见的方式是血液传播,由污染针头和其他器械传播乙肝的危险性很大[1]。而急诊科、手术室、重症监护室、血液透析室、供应室及静脉治疗护士为高危人群,应引起重视。

    1.1  对有关人员的要求  术前工作人员应做好自检,皮肤(手)破损暂不参加乙肝病毒阳性手术。其次,要求患者术前做好肝功能相关检查,手术患者感染情况应在手术单上注明。手术室工作人员与锐利器械接触机会多,要合理设计工作流程,有序放置物品,严格操作规程,注意个人防护。

    1.2  对意外操作的处理  皮肤黏膜一旦受伤,应立即挤出少量血液,用流动自来水冲洗,然后用碘酒、酒精消毒包扎伤口[2]。术中严谨操作,与医师传递器械时一旦受伤应挤出少量血液,用2.5%的碘酒消毒,再更换无菌手套,必要时应更换他人。伤者注射特异性乙肝高价免疫丙种球蛋白。针刺伤者,建议及时采用相关病毒血清检查,确定是否存在隐性感染,若确是被感染血清污染的针头刺伤,应立即采取相关治疗措施,并随防观察,注射乙肝疫苗[3]。接触艾滋病患者时,穿戴2副手套和手术衣、戴防护眼罩和口罩、脱去手套的双手以及接触血液的皮肤应立即清洗,并进行消毒,所有污染物密封保存,集中焚烧处理。

    2  环境因素的危害及预防

    手术室是个特殊的工作环境,其空气中存在着低浓度挥发性化学消毒剂和残余吸入麻醉药,通过气体直接影响工作人员的健康。

    2.1  化学消毒剂

    2.1.1  化学消毒剂的污染  甲醛、戌二醛、臭氧都是手术室常用的挥发性化学灭菌剂,均为刺激性物质,对人的皮肤、神经系统、胃肠道黏膜、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且甲醛还具有致敏、诱变致癌作用。长期接触低剂量的甲醛溶液,可引起慢性呼吸道疾病致染色体异常。长期暴露于这些多种微量的有害气体之下,会出现有害气体的相加现象,这种慢性的远期效应,往往不易被人们注意,而且难以鉴别,决不可以掉以轻心。

    2.1.2  加强自我防护意识  要求工作人员在检查和使用化学制剂时,必须戴好口罩、帽子及手套,准确操作,避免直接接触,改善手术室的通风设备,保证室内无菌并降低有害空气污染。应以高度层流设备模式来满足特殊要求和保持新鲜空气的补充,从而大大减少污染空气的蓄积。

    2.2  麻醉药物

    2.2.1  吸入性麻醉药的危害  手术室工作人员长期接触微量的麻醉废气后,可导致麻醉废气在机体组织内逐渐蓄积而达到危害机体健康的浓度[4]。目前,国内普遍采用紧闭式麻醉装置,如麻醉机呼吸回路漏气或手术结束后须排出人体内吸入麻醉药,容易造成手术间空气污染,如氧化亚氮能氧化维生素B12使蛋氨酸合成酶失活,从而导致DNA合成降低并能抑制骨髓造血功能;安氟醚长期吸入也可造成肝脏损害。因此,应对麻醉科、手术室的空气进行定期监测,并要求麻醉科选择精密的循环紧闭式麻醉机,在麻醉机上建立消除麻醉废气系统。手术室女工作人员妊娠期间尽量减少接触吸入麻醉药。

    2.2.2  加强管理,选择毒性低、对空气污染轻的麻醉剂以及优质强效的消毒剂  目前应采用洁净空调,保证室内正压,将污染粒子排出室外,使室内气流组织合理,充分优化手术室内环境。在使用强效吸入麻醉剂时应首先做好排污装置,各类皮肤消毒剂应尽快使其蒸发。化学消毒剂的浓度掌握一定要准确,避免过高,以防多种有害气体污染空气。用后及时清理、排污[5]。标明有害气体排放时间,降低工作人员与消毒剂接触机会, 对任何一种吸入麻醉剂、化学消毒剂都应专人保管,不能随意使用、随意存放,废弃的有害液体、气体、物品应及时处理,一切消毒容器应严格密封,并定期室内空气采样监控。定期进行保健体检,及时采取有效防治措施。

    3  仪器因素的危害及预防

    3.1  噪声  手术室的噪声常被忽视,如电锯、电钻、金属门窗的开关、器械车轮的磨擦、电动吸引器、电刀的烧灼声、监护仪器的报警声以及骨科器械的敲打声等都可影响人的内分泌、心血管和听觉系统的生理变化。因此,一定要选择噪声小、功能好的新仪器设备,并定人、定期检查。

    3.2  紫外线及放射线  在擦试紫外线灯时,应戴防护眼镜;行X线照射下手术时,要求手术人员穿防护服或暂时回避。

    4  心理因素的危害及预防

    4.1  医护人员的心理性危害  主要由精神压力、工作紧张、轮班、生活缺乏规律引起。英国一篇报道显示,护士受到的精神压力比内科医师和药剂师大,护士的慢性疲劳综合征发病率高于其他人群。流行病学调查证明,心身疾病的患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脑力劳动高于体力劳动者。目前较为明确的心身性疾病有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哮喘和溃疡病,胃部症状与心情焦虑、精神紧张、饮食不规律、超负荷工作有关。

    4.2  预防  医院管理者在工作设计和安排上要符合卫生高要求,增加手术室的人员配备,适当调整工作强度,减轻医护人员职业紧张和心理压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创造和谐的工作气氛,减轻心理紧张,放松情绪。在目前医护人员缺编的情况下,采取科学弹性排班、轮班的方法,将心理性职业损伤降低到最低限度。

    总之,手术室危害因素对工作人员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对其危害性认识还不够,有必要提醒各主管部门重视。对手术室工作人员进行防护宣传和教育,充分认识其危害性,加强和提高防护的自觉性,全员参与,从预防入手,注意安全操作。加强公共卫生监督,完善监测系统及防护设施,预防和控制各种职业损伤的发生,提高医护人员身心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 Cheng CT.Occupational health problems among nurses[J].Scand J work.Environ Health,1991,17:221-230.

[2] 李福森.供应室护士自身防护的调查[J].中华医院感染杂志,2000,10(5):382.

[3] 曾 俊,杨燕妮,伍 辉.护士在手术室实习中受伤情况分析与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01,36(6):459.

[4] 曹学军,张穗年,王 虹.某医院麻醉师尿氟及手术室空气氟醚度的调查分析[J].职业医学,1999,26(1):56.

[5] 申贺力.空气消毒在手术室的应用[J].中华感染学杂志,1997,7:164.


作者单位:江西省樟树市中医院手术室,江西 樟树 331200)

作者: 2009-8-25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