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民康医学2009年第21卷第10期

中药外用和内服联用治疗足跟痛疗效观察

来源:《中国民康医学》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中药熏洗患足配合口服骨刺宁胶囊治疗足跟痛的疗效。方法:将足跟痛的患者分成A、B两组。A组用中药熏洗患足同时口服骨刺宁胶囊治疗,B组单纯口服骨刺宁胶囊治疗。治疗3个疗程,一年后回访。...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观察中药熏洗患足配合口服骨刺宁胶囊治疗足跟痛的疗效。方法:将足跟痛的患者分成A、B两组;A组用中药熏洗患足同时口服骨刺宁胶囊治疗,B组单纯口服骨刺宁胶囊治疗。治疗3个疗程,一年后回访。结果:总有效率A组为93.9%,B组为73.6%,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药熏洗患足,同时口服骨刺宁胶囊治疗足跟痛有较好疗效。

【关键词】  足跟痛;中药外用;中药内服

由于人体生理功能的变化,中老年人群中足跟痛患者逐渐增多,我院疼痛门诊从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共诊治足跟痛患者156例,占疼痛性病例9.48%。通过中药熏洗患足同时口服骨刺宁胶囊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将156例患者随机分为A、B 两组各78例。A组中男52例,女26例;年龄26~72岁,中位年龄63.12岁,病程1个月~16年。B组中男51例,女27例;年龄25~71岁,中位年龄62.46岁,病程2个月~17年。参照《疼痛诊断治疗学》[1]制定诊断标准:①单侧或双侧足跟疼痛影响行走;②有固定压痛点;③有或无局部的红肿;④X线片见跟骨结节处粗糙,诊断为退行性改变、跟骨骨刺。诊断:156例患者中跟骨骨刺44例,X线片见跟骨结节处粗糙,诊断为退行性改变108例,局部有红肿诊断为滑囊炎4例;单独足跟痛106例,双侧足跟痛50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A组  以中药熏洗患足配合口服骨刺宁胶囊治疗。①中药熏洗具体药剂和用法:威灵仙、生桃仁、生川乌、生草乌、三棱、莪术、羌活、独活、五加皮、秦艽、茜草、牛膝、透骨草、凌霄花各30g,川芎、血蝎、细辛各15g。足跟发冷性痛加马钱子、白芥子各15g,足跟发热性痛加黄柏、生大黄、元明粉各15g,将上述药物加水3 000ml煎煮至沸后30min,取其药汁;药渣再加水2 000ml煎煮至沸后25min,取其药汁;合并两次药汁趁热先熏洗患足,待不烫时用毛巾外敷,并把足入药液内浸泡20min,每晚一次,每剂可用4天,3剂为一个疗程。骨刺宁胶囊(山西云中制药有限公司,0.3g/粒),口服一次4粒,3次/d,饭后服。所有患者均治疗3个疗程。

    1.2.2  B组  单纯口服骨刺宁胶囊治疗,用法、用量、疗程同治疗组。

    1.3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相关标准制定。痊愈:足跟痛症状消失,不影响行走,一年后回访无复发。好转:足跟痛症状消失,基本上不影响行走,一年后回访个别病例复发1次,但足跟痛症状明显减轻。无效:足跟痛症状无明显改善。

    2  结果

    结果见表1。两组比较,A组总有效率为93.9%,B组总有效率为73.6%,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说明中药熏洗患足配合口服骨刺宁胶囊治疗疗效较佳。表1  两组疗效比较

    3  病案举例

    男,48岁,2006年4月23日初诊。患者双足跟发热性疼痛14年余,近来一周右足跟痛加重,影响行走。诊见,双足有固定压痛点,右足跟X线片可见跟骨骨刺,左足跟X线片可见跟骨结节处粗糙。诊断:右足跟为跟骨骨刺,左足跟为骨质退行性改变。治则采用上述中药熏洗双足,同时口服骨刺宁胶囊。用药一剂后,痛缓解,一个疗程后症状明显减退,继续治疗3个疗程后,痛消失,行走方便,一年后回访未出现双足跟骨痛。

    4  讨论

    足跟痛影响人的正常行走,给生活带来不便。足跟痛原因较多,最常见的原因为跟骨骨性病变引起或局部软组织损伤的疼痛。骨性病变包括跟骨骨刺、跟骨骨折、跟骨退行性改变、跟骨骨膜炎等。软组织损伤包括腓骨肌肌腱炎、胫后肌的腱鞘炎、屈肌腱腱鞘炎、跖筋膜炎、跟骨皮下滑囊炎、跟腱周围炎,这些多因外伤、久站、负重行走、爬山等原因使跟骨下方着力处损伤,发生出血、水肿、变性、变硬等病变。这些骨质的改变与软组织的损伤会协同发展,当软组织病变时可促使骨质的损伤和骨突的形成,而骨质发生病变后可刺激、挤压软组织,使其发炎,致使疼痛加重,病情不断恶化。

    治疗足跟痛目前仍然多以保守疗法为主,包括针灸、按摩、理疗、局部神经阻滞和用药来缓解疼痛和抑制骨质改变。中药熏洗药剂中具有行气破瘀、消积止痛功能的中药有三棱、莪术、川芎、大黄,具有散寒止痛功能的中药有羌活、独活、细辛、白芥子,具有祛风湿、强筋骨功能的中药有五加皮、秦艽、透骨草、凌霄花。这些药物相互协同,共煎后有效成分汇集于药汁中,趁热熏浴、洗敷患足,能改善足部皮肤通透性,改善足部血液循环,有利于药物的渗透经皮吸收,起到疏通经络、活血化瘀、通行气血、消肿止痛等作用,口服骨刺宁胶囊,两者配合达到治疗足跟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赵 俊,李树人,宋文阁.疼痛诊断治疗学[M].郑州:河南医科大学出版社,1991:785.

[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ZY/T001.1~001.9-94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


作者单位: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宁夏 银川 750001

作者: 2009-8-25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