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民康医学2009年第21卷第11期

家庭综合护理指导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作用

来源:《中国民康医学》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家庭综合护理指导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作用。方法:选择60例进入康复期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综合护理指导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均接受精神药物的维持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综合护理指导组的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家庭综合护理的知识宣教和指导,在患者出院后6个月、1年用自制的复诊依从性......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探讨家庭综合护理指导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作用。方法:选择60例进入康复期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综合护理指导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均接受精神药物的维持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综合护理指导组的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家庭综合护理的知识宣教和指导,在患者出院后6个月、1年用自制的复诊依从性调查表、用药依从性调查表、简明精神症状评定量表(BPR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对患者的复诊情况、用药情况、病情时点现状进行评定,两组进行统计学对照分析。结果:出院6个月和1年后,患者复诊依从性、服药治疗性,指导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指导组患者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家庭综合护理指导能提高患者的复诊依从性和用药依从性,减轻症状,降低复发率,有利于康复期患者社会功能的恢复。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护理指导

精神分裂症是一组病因未明、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需要长期系统治疗的疾病。由于床位紧张、经济原因和世界范围内目前达成共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医院内治疗走向社区康复模式的影响,绝大多数精神分裂症患者在专科医院内经过急性期治疗后,需要回归社会,主要在家庭内康复[1]。因此,家庭的态度及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综合康复护理知识的了解及应用显得尤为重要。由于全社会普遍性的精神卫生康复知识欠缺,使出院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庭康复成为精神疾病康复护理中最薄弱的一环。专科护理人员充分利用自身的专业优势,对出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属给予指导和督促,有相当积极的作用[2]。我们尝试对部分出院精神分裂患者的家庭给予综合护理指导,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病例来源于2004年3月至9月在我院出院后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入组标准:①符合CCMD-Ⅲ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②年龄18~60岁,男女不限;③病情处于康复期,精神症状基本消失、BPRS≤30分;④现至少与一名家属一起生活,且家属有能力接受指导,承担患者的监护义务;⑤排除严重躯体疾患、精神活性物质依赖。共选择病例6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指导组男18例,女12例,病程12~36个月,平均(14.26±4.64)个月,年龄18~59岁,平均(30.14±11.86)岁;对照组男16例,女14例,病程2~33个月,平均(13.87±4.93)个月,年龄18~59岁,平均(31.38±10.17)岁。两组一般资料、病情严重程度、精神症状统计学检验比较(P>0.05)差异无显著性。

    1.2  方法  指导组由高年资的主管护师负责,在患者出院1周前开始,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对患者家属进行家庭综合护理强化培养,发放我院自编的《家庭康复治疗护理指导手册》,建立长期联系卡,针对每个患者的不同情况,制定适合该患者详细的家庭康复计划,签定护患责任书,患者出院后,借患者复查时,每次进行1小时左右的会面,总结患者以前的情况,制定今后的康复护理措施。对照组无护理人员参与,只遵照临床医师的指示,在患者出院6个月和1年时,采用自制的患者复诊情况调查表、患者用药情况调查表、简明精神症状评定量表(BPRS)、社会功能缺陷筛查量表(SDSS)对患者的症状进行评定[3]。两组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

    1.3  家庭综合护理指导的内容  主要向患者及家属讲授精神分裂症的相关知识、精神分裂症生物学治疗和心理治疗的方法。精神分裂症长期系统巩固维持治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精神分裂症复发先兆的表现和观察。家人态度、家庭环境、家庭气氛、家庭指导方式、婚姻质量、家庭社会支持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作用[4]。家庭成员与出院患者的沟通技巧,家庭生活、社会工作和社会技能的培养和训练,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婚恋和生育问题,负性情绪的调节,认知态度、认知方式的学习和重建。尽可能恢复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理功能、生活功能和社会功能。

    1.4  评价标准  每月定期复查为复诊依从性高,3个月以上复诊或不复诊为复诊依从性低,介于二者之间为一般。遵医嘱用药、每月漏服3次以下、或自行减量不超过医嘱量15%以上者,为服药依从性高,明显不遵医嘱服药、每月拒服或漏服10次以上、自行减量超过医嘱量50%以上者为服药依从性低,介于二者之间为一般。

    2  结果

    2.1  服药依从性比较,见表1。表1  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比较从表1可见,患者出院6个月时,指导组服药依从性高者为80.00%,对照组高者为46.67%,x2=7.44,P<0.01。患者出院1年后服药依从性高者为76.67%,对照组高者为40.00%,x2=8.30,P<0.01。而服药依从性低,指导组为6.66%,对照组为36.67%,x2=7.95,P<0.01,差异有高度显著性。提示家庭综合护理指导对患者规律性用药、系统治疗、保证生物学治疗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2  复诊情况比较 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指导组6个月复诊依从性高者为86.67%,对照组为53.33%,x2=7.94,P<0.01,差别有高度显著性;指导组1年内复诊依从性高者为76.67%,对照组为40.00%,x2=8.30,P<0.01差异有高度显著性,提示家庭综合护理指导对保证患者定期复诊、保证患者出院后患者的系统安全治疗有重要的作用。

    2.3  病情严重程度比较  见表3。表2  两组患者复诊依从性比较表3  两组综合护理指导前后各量表评分比较

    由表3可以看出,两组病情严重程度BPRS和SDSS评分在出院时无显著性差异,出院6个月和1年后,两组BPRS评分均有高度显著性差异,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评分,在6个月内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1年后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提示家庭综合护理指导后患者的病情和社会功能缺陷等有显著改善。

    2.4  病情反复情况比较  病情反复是指精神分裂症症状减轻后消失至少2月后再次出现,随访1年中指导组有4例(13.33%)反复,对照组有13例(43.33%)反复,经x2=6.65、P<0.01,表明家庭综合护理指导对出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病情稳定有良好的作用。

    3  讨论

    经过急性期住院治疗进入康复期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患者的精神症状大多消失或缓解,但由于精神分裂症的特殊性,为预防复发、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的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维持患者的社会角色,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家庭中的康复护理比住院更为重要,这需要在家庭和社会环境中联结起医院和家庭之间具有统一性、连续性、整体性的康复之线。

    康复期精神分裂患者的家庭综合护理主要分为两部分。其一是保证患者足量、足疗程、安全的药物治疗,这需要患者定期复诊,在临床医师和护理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家属要深刻了解精神分裂症这一疾病的实质,对精神分裂症的生物学治疗有较清晰的认识,而这一工作的完成,需要护理人员的充分参与,给予科学、正规、恰当的教育指导。其二是非药物性康复,主要包括家庭康复和社会康复,家庭康复的重点是指导患者家属以积极的态度对待患者,既不歧视、漠视患者,又不过分关注保护患者,不强化患者的角色,不支持患者的病态行为。给患者营造一个温馨、和谐、能激励患者改善自我、不断战胜疾病、不断进步的家庭环境和氛围。维持患者现有的独立功能,不断发展患者成功的技巧,减少负性情绪和压力的积累。鼓励患者参与制定和实践自己的康复计划,鼓励患者积极执行家庭角色、婚姻角色和社会角色,鼓励患者积极走向社会,在不断成功或失败中汲取经验和教训,逐渐实现社会康复。而这些知识的获得、实施、指导、督查,无时不需要专科护理人员来实现。

    本文作者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庭综合护理指导做了浅显的探讨,结果显示,经过家庭综合护理指导的患者,在定期复查中,科学规律用药都较对照组有显著的差异,患者的病情稳定、精神症状较出院时又有明显缓解,社会功能缺陷较轻。实践证明,对康复期患者和家人进行综合的家庭护理指导,是精神科护理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

【参考文献】
  [1] 沈渔邨.精神病学[M].第四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756-763.

[2] 李芸,徐清芝,宋金环,等.健康教育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作用的研究[J].山东精神医学,2004,(4):37-42.

[3] 张明园.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81-94,162-164.

[4] 王唯平,王仁峰,张淑珍,等.精神分裂症患者婚姻质量的研究[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05,(3):147-149.


作者单位:1.山东省胶州市心理康复医院,山东 胶州 266300;2.山东省胶州市胶西镇卫生院

作者: 2009-8-25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