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民康医学2009年第21卷第12期

精神科护士如何减少护理工作中的医疗纠纷

来源:《中国民康医学》
摘要:【关键词】精神科护士医疗纠纷近几年来,社会矛盾在医疗活动中表现得十分尖锐。医疗市场被逐渐推向市场,医疗成本的增加和药价的增加,使得医疗纠纷的数量不断上升。在社会大气候的影响下,患者及家属对医疗服务消费有了更高的要求。作为精神病院,患者住院无家属陪护,服务水平跟不上,就容易引起医疗纠纷。...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精神科护士 医疗纠纷

近几年来,社会矛盾在医疗活动中表现得十分尖锐。医疗市场被逐渐推向市场,医疗成本的增加和药价的增加,使得医疗纠纷的数量不断上升。在社会大气候的影响下,患者及家属对医疗服务消费有了更高的要求。作为精神病院,患者住院无家属陪护,服务水平跟不上,就容易引起医疗纠纷。因此,精神科护士更要增强法律意识,减少医疗纠纷。

  1  对护士进行相关的法律知识培训  1.1  进行相关法律知识培训    医院聘请法律顾问对医务人员及时指导,自觉营造学习法律的氛围。学习《医疗事故处罚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办法》、《民事诉讼法》等,明确工作责任和法律责任的关系。  1.2 典型案例分析   针对一些典型医患纠纷,聘请医学会的专家进行剖析,使护士提高认识,避免在临床工作中再发生类似事件,使护士真正从思想上认识到强化法律意识的重要性。  1.3 制订防止护理差错事故的预案及持续质量改进措施,加强反馈机制。  1.4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用制度管人 

  随着整体护理的深入开展,有关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已形成文件。从护士到护理管理者,都要依据文件规范每一项护理活动,保证医疗护理安全。

  2  把法律知识运用到护理活动中

  2.1  以尊重患者的人格为前提 

  接触患者及家属应语言朴实大方。针对不同患者采取不同的语言,如对抑郁悲观的患者要体贴、安慰,使其解除顾虑、心情豁达;针对躁狂患者,应采取严肃的态度,使其情绪平稳。

  2.2 保护患者的隐私 

  为使患者早日回归家庭和社会,不能把患者疾病期间的有关生活秘密,包括一些不为人知的心理变态、身体缺陷和有碍社会风气的疾病和盘托出。有的护士法律意识淡薄,津津乐道地传播患者的某些特殊病情,对患者造成伤害,甚至严重的后果。

  3  医疗护理文件的书写要及时、真实、准确

    护理文件的书写必须遵照科学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的原则,以更好地维护护理人员的合法权益。一旦出现医疗纠纷,护理文件是医学文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就成了重要的法律证物、法律调解和法律裁决的客观依据。

  4  将医患纠纷解决在萌芽状态

  4.1  正确对待 

  一旦发生医疗纠纷,医院领导及当事人要采取理智、客观、冷静的态度面对纠纷。管理者在纠纷处理中,应实事求是找准问题的实质,使当事人正确认识自己的失误,从中吸取教训。

  4.2  接待得当 

  院方要积极主动、耐心地与患方接触和沟通,相互理解和信任,努力防止医患纠纷扩大化、复杂化,尽量消除误解、查明真相、找出问题、分清责任。如属于院方医院要勇于承担责任,以维护患者和家属的合法权益。如属于患方的无理要求,一定要坚持原则,坚决维护院方的合法权益。

    总之,医患纠纷作为医院和患者之间存在的一种矛盾,有其存在的客观性。医院要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实行人性化管理,并教育护士不断积累经验,沉着、冷静面对纠纷,将矛盾化解,将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


作者单位:齐齐哈尔市昂昂溪精神病人疗养院,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0

作者: 2009-8-25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