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民康医学2009年第21卷第12期

妇科手术后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2例治疗体会

来源:《中国民康医学》
摘要:【关键词】妇科手术下肢深静脉血栓例治疗体会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术后近期并发症之一,可引起致命性肺栓塞及影响下肢功能,其预防和早期治疗十分重要。为探讨妇科盆腔术后DVT形成因素及防治措施,现将我院2004~2007年收治的妇科术后并发DVT患者临床资料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5岁,其中10例是外院手术......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妇科手术 下肢深静脉血栓 例治疗体会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术后近期并发症之一,可引起致命性肺栓塞及影响下肢功能,其预防和早期治疗十分重要。为探讨妇科盆腔术后DVT形成因素及防治措施,现将我院2004~2007年收治的妇科术后并发DVT患者临床资料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12例,年龄35~55岁,平均年龄47.5岁,其中10例是外院手术后发病转入我院,2例在我院手术。其中,子宫内膜癌3例,宫颈癌4例,子宫腺肌瘤伴卵巢囊肿2例,异位妊娠失血性休克3例。

  1.2 围手术期情况 

  术式:广泛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6例,腹式全子宫切除+附件切除3例,输卵管切除1例,手术全麻10例,硬膜外2例,有记载的术中输血8例。

  1.3 临床诊断 

  本组发病时间为术后2~5天,出现下肢发热感、下肢肿胀,皮肤呈青紫色。发生于左下肢10例、右下肢2例。均经彩色多普勒检查确诊。

  1.4 治疗

  1.4.1  支持对症治疗 

  卧床休息,抬高患肢,适当活动患肢,避免用力排便、咳嗽,抗炎治疗,患肢中药外敷。

  1.4.2 药物治疗 

  达肝素钠5 000U,2次/d,皮下注射。阿司匹林100mg,1次/d;华法林钠2.5 mg,1次/d,口服。静点尿激酶及活血化瘀中药。

  1.4.3 介入溶栓 

  下腔静脉置过滤网后溶栓1例。

  2 结果

    治疗8~20天,患肢肿胀、疼痛症状均消失,站立行走后患肢略有肿胀4例。

  3  讨论

  3.1  病因及高危因素

  3.1.1  手术 

  DVT多发于手术后长期卧床患者,主要与血流减慢、血液高凝状态、静脉壁损伤有关。手术创伤可导致凝血酶原的释放、血小板数量的增加,从而影响血液的凝集。术中及术后麻醉作用下,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易促进血栓的形成。此外,妇科手术位于盆腔深部,直接对下腔静脉和髂静脉的管径产生影响,手术操作可导致下腔静脉血流缓慢和血管内壁的损伤。

  3.1.2  恶性肿瘤 

  恶性肿瘤患者存在高凝状态,许多研究表明,妇科恶性肿瘤术后是并发DVT的高危人群。

  3.1.3  休克 

  休克时心搏出量减少、血流缓慢。出现微循环障碍、血管张力失调而导致凝血机制异常。

  3.2  预防措施

  3.2.1  术前管理 

  对高危人群,术前给予低分子右旋糖酐、小剂量阿司匹林(术前口服3天),纠正贫血及补充水和电解质,防止因禁食水及肠道准备使体液丢失太多形成高凝状态而诱发DVT。

  3.2.2  术中管理 

  手术持续时间长短与DVT有密切关系,因此,应该尽量缩短手术时间,手术操作要轻柔,避免不必要的按压,以减少血管内膜的损伤,对盆腔手术者不宜采用下肢静脉输液,因DVT好发于比目鱼肌的静脉窦内,故应防止小腿肌长时间受压。

  3.2.3  术后管理 

  合理补液,防止血容量不足、脱水等原因造成的血液黏度增高而促进血栓形成。经常按摩双下肢并早期关节屈伸活动,术后尽早下床活动,有高危因素者可穿弹力袜,必要时可抬高床脚30°,以利下肢静脉回流。


作者单位:辽宁省血栓病中西医结合医疗中心妇科,辽宁 沈阳 110101

作者: 2009-8-25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