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民康医学2009年第21卷第12期

精神科临床护理带教的探讨

来源:《中国民康医学》
摘要:【摘要】目的:为了更好地完成精神科临床护理带教工作,培养精神科护士整体素质,提高精神科临床护理工作质量,保证护理安全。方法:对精神科见习护士采取多种带教方法相结合,进行精神科护理临床带教工作。结果:更好地完成精神科护理临床带教工作,保证精神科护理工作的质量和安全。结论:多种带教方法相结合,更......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为了更好地完成精神科临床护理带教工作,培养精神科护士整体素质,提高精神科临床护理工作质量,保证护理安全。方法:对精神科见习护士采取多种带教方法相结合,进行精神科护理临床带教工作。结果:更好地完成精神科护理临床带教工作,保证精神科护理工作的质量和安全。结论:多种带教方法相结合,更能调动精神科见习护士的积极性和工作潜能,有利于精神科护理工作质量和安全性的提高。

【关键词】  精神科;临床护理;带教

培养高素质护理人才是本世纪护理学科发展的要求,也是适应体制改革对人才层次、能力要求的必然结果。因此,做好护理临床带教是护理工作中的重点工作之一。尤其在精神科护理工作中,如何做好精神科临床护理带教工作,培养精神科护理人才,保证精神科临床护理工作的质量和安全,是不可忽视的问题。近几年,围绕如何把握实践教学环节并提高精神科见习护士的带教质量,对精神科临床护理带教进行了总结。

  1  带教方法

    我科采取多种方法相结合的带教方式,对近几年在我科实习的见习护士进行精神科临床护理带教。具体方法如下:

  1.1  带教老师自身人格魅力对见习护士专业角色认知及适应能力的影响 

  带教老师的人格魅力对见习护士可产生重要的作用。临床护理带教的本质之一就是在护理活动中造就人的素质。培养见习护士专业角色认知的首要任务是教会他们如何去关心、爱护患者,在此过程中,临床带教老师的人格是一种无形的教育资源。端庄大方的仪表、整洁得体的着装、和蔼亲切的语言、温文尔雅的举止及亲切真诚的微笑,会一下拉近师生关系,在最短的时间里消除见习护士的紧张心理,使她们愉悦地跟随带教老师开始临床见习。同时,临床带教老师的教学意识能促使见习护士在临床见习过程具有较高的自我意识和学习欲望,形成高层次、高效能的自我调节和控制系统,使见习护士最大限度地适应角色和发挥巨大潜在力,朝着全面健康的方面发展;带教过程中所体现的“师德",所展示的“师魂"、职业行为,都会对见习护士的实践欲望及见习态度乃至于行为和目标选择产生强烈的感染和引导。因此,作为精神科临床带教老师还应是一名优秀护士。

  1.2 以问题为基础、案例为引导促进精神科见习护士临床思维及解决问题能力 

  精神科护理工作要求护理人员在临床实践中具有独立判断、做出预见性护理决策的能力,这就决定精神科护理人员必须具备判断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解决型教学方法的重要目标之一是以问题为基础、以案例为引导[1],通过临床现象培养见习护士的判断性思维,包括具有提出问题、做出决策、进行临床评价的能力。在此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改变了以老师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带教老师结合护理工作找出精神科见习护士要掌握的临床问题(护理问题、案例),以一个实际(或模拟)精神科临床问题为起点进行教学引导,带教老师的作用不是提供参考答案和单纯回答见习护士提出的问题,而是启发他们的思维,引导他们提出问题及如何去解决问题,从而使他们形成主动的学习习惯,始终处于发现问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良性循环,提高见习护士进一步探讨和解决问题的兴趣。

  1.3 情景模拟教学 

  精神科临床护理工作复杂而且危险性大,临床带教老师对见习护士的教学重点放在应变能力的培养与训练。病情变化观察判断、专科护理、护理流程、急救护理等在临床教学过程采用模拟教学[2],让见习护士参与到角色扮演中,承担不同的护士职责,要求其对所分管患者的病情、诊断、治疗、护理及患者心理状态有所了解,并能分析和预测可能会发生的问题,采取正确的护理措施。在实践基础上将不同的操作程序结合临床背景进行分析,提出模拟要求及需掌握的知识点。各种临床模拟演示教学方法让见习护士能更快地适应精神科护理工作环境,掌握临床常规工作操作流程和应急处理措施。规范日常护理行为,增强参与临床护理实践的信心。

  1.4 注重培养见习护士的语言表达及人际沟通能力 

  语言表达及人际沟通是护士职业能力的重要内容。人际关系中人与人之间“交互作用"的成功与失败取决于自身的沟通能力[3]。在临床教学实践中通过角色扮演让见习护士进入情景,体验“有效"与“无效"沟通交流,练习常用交流艺术原则及交流技巧,从中悟出问题所在,达到有效沟通的提高。让见习护士参与健康宣教,有利于将沟通知识转化成实际沟通能力的培养。

  1.5 应用心理激励艺术挖掘见习护士的工作潜能 

  第斯多惠说,“我认为教学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护理临床实践证明,运用心理激励的方式,最能调动见习护士的积极性,为实现既定目标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在精神科临床护理带教过程中,带教老师要及时发现见习护士的优点和长处,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激励其取长补短,充分发挥工作潜能,提高独立工作的能力。

  2 结果

    通过将以上五种带教方法相结合的临床护理带教方式,使我科近几年临床带教工作质量有所提高,见习护士的工作质量和独立工作能力得到提高,对精神科护理工作产生乐趣,使精神科护理工作的质量和安全得到保障。

  3 结论

    护理临床带教的方法直接体现教与学的关系,反映临床带教老师的教学思维和教学艺术。能否培养出适应全新护理模式的综合能力型护理人才,必须改善见习护士的整体素质。进入21世纪临床护理带教的目的已经由单纯传授知识向培养综合能力方向发展。护理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有能力、有知识、与临床实践需要相适应的人。围绕这一理念,在精神科临床护理带教过程中以问题为基础及案例为引导的带教方式、模拟演示带教、心理激励艺术的应用等多种带教方法相结合,注重以启发的方式向精神科见习护士传授知识、培养独立工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让精神科见习护士的工作潜能得到充分发挥,从而为精神病医院培养大量的护理人才,保障了精神科护理工作的安全,并提高精神科护理工作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堤明纯.以问题为基础的小组学习的尝试[J].国外医学·教育分册,2001,22(1):16-18.

  [2]墨天燕,张静.场景模拟训练在新护士培训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4,1(1):83-84.

  [3]何路明.在社区健康教育实践中培养护生的职业能力[J].中华护理杂志, 2004,39(12):924-925.


作者单位:辽宁省沈阳市精神卫生中心,辽宁 沈阳 110168

作者: 2009-8-25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