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民康医学2009年第21卷第14期

纳洛酮治疗肝性脑病的疗效观察

来源:中国民康医学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纳洛酮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的疗效。方法:将55例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采用相同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纳洛酮持续静脉滴注,连续3天,3天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苏醒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结论:纳洛酮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患者能显......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探讨纳洛酮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的疗效。方法:将55例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采用相同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纳洛酮持续静脉滴注,连续3天,3天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苏醒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存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氨浓度复常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纳洛酮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患者能显著促进患者清醒及提高患者存活率,且无毒副作用。

【关键词】  肝性脑病 纳洛酮

  我院于2004年3月~2008年12月应用纳洛酮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HE)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全部病例均为我院住院患者,符合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HE的诊断标准,共55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8例,其中,男21例、女7例,年龄32~58岁。对照组27例,其中,男19例、女8例,年龄31~57岁。两组患者血氨均升高。按四级分级法,治疗组HEⅠ级5例,Ⅱ级15例,Ⅲ级5例,Ⅳ级3例;对照组Ⅰ级6例,Ⅱ级13例,Ⅲ级6例,Ⅳ级2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病原学、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及有无分流手术和血氨升高例数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应用一般护肝、降氨、纠正氨基酸代谢失衡等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每天加用纳洛酮4mg,加入10%葡萄糖液500ml中静脉滴注,维持24小时,连续3天,3天后观察疗效。

  1.3 疗效判断标准 显效:用药后昏迷转为清醒;有效:用药后昏迷程度减轻Ⅰ~Ⅱ级;无效:用药后神志无改善。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苏醒率(显效+有效)比较 治疗组显效及有效26例,无效2例,苏醒率为92.9%,无效率7.1%。对照组显效及有效16例,无效11例,苏醒率为59.3%,无效率40.7%。两组比较,治疗组苏醒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8.596,P<0.01)。

  作者简介:凡一丁,普内科主任,副主任医师。

  2.2 两组患者存活率比较 治疗组存活23例,死亡5例,存活率82.1%,病死率17.9%。对照组存活15例,死亡12例,存活率55.6%,病死率44.4%。两组存活率比较,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χ2=4.55,P<0.05)。

  2.3 两组血氨浓度复常率比较 治疗组有21例(75%)血氨浓度恢复正常,对照组有14例(51.9%)血氨浓度恢复正常。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χ2=3.18,P>0.05)。

  2.4 毒副作用 疗程结束未见纳洛酮的毒副作用。

  3 讨论

  HE是由肝功能严重失调或障碍所致,以代谢紊乱为主要特征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综合征。HE的发病机制比较复杂,目前尚无定论,氨中毒学说依然处于中心地位,但更能为人们所广泛接受的还是多因素的共同作用。近年来研究证实,HE患者血浆苯二氮艹卓(BE)浓度升高,β-内啡肽含量增高,且升高水平与HE程度一致。苯二氮艹卓可能增加γ-氨基丁酸(GABA)介导的神经抑制作用 ,产生中枢抑制效应;β-内啡肽对中枢神经有明显的抑制效应,进而导致昏迷。

  纳洛酮是阿片受体的特异性拮抗剂,与阿片受体的亲和力大于β-内啡肽,且可迅速通过血脑屏障,从而阻断β-内啡肽对中枢神经的抑制作用;纳洛酮还具有拮抗GABA/BZ对大脑皮质的抑制作用,改善脑组织微循环,改善低氧血症,直接保护脑细胞,具有非特异性催醒和抗自由基作用,最终达到对肝昏迷的催醒。本文结果表明,纳洛酮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HE显著促进患者清醒及提高HE的存活率,且无毒副作用,提示纳洛酮是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HE有确切疗效的药物。


作者单位:河南省淮阳县人民医院,河南 淮阳 466700

作者: 凡一丁,樊秀丽 2010-1-13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