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4年第2卷第4期中医中药

三仁汤治疗湿热盗汗30例疗效观察

来源: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摘要:盗汗是临床杂病中较为常见的一个病证,多属于阴虚之证。本篇所论述的盗汗属湿热所致,自1997年来,笔者运用三仁汤治疗湿热盗汗30例,收到了满意的疗效,现介绍如下。临床症状:盗汗、烦躁、眠差、神疲、舌苔白腻或黄腻、脉滑。2治疗方法基本方:杏仁10g,苡仁30g,白蔻仁10g,滑石30g,通草10g,法半夏10g,伴口干、口苦、......

点击显示 收起

盗汗是临床杂病中较为常见的一个病证,多属于阴虚之证。本篇所论述的盗汗属湿热所致,自1997年来,笔者运用三仁汤治疗湿热盗汗30例,收到了满意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均为门诊和住院病人,年龄45~70岁,其中男13例,女17例,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3年。临床症状:盗汗、烦躁、眠差、神疲、舌苔白腻或黄腻、脉滑。

1.2治疗方法 基本方:杏仁10g,苡仁30g,白蔻仁10g,滑石30g,通草10g,法半夏10g,伴口干、口苦、大便干、苔黄腻等,热重于湿者加枳壳10g,竹茹10g,瓜蒌仁10g,黄芩10g,伴身热懊加栀子10g,淡豆豉15g。治疗为每日1剂,7天为1个疗程。

2 治疗结果

30例经过治疗,18例盗汗消失,属治愈,占60%;10例盗汗明显减少,占33%;2例未愈,占7%。总有效率93%。服药最长3个疗程,最短5剂中药

3 典型病例

患者,女,59岁,2001年7月19日初诊,半年前,患者因丈夫突然病故,出现夜寐出汗,寤则渐止,不寐、烦躁、纳少。曾到过省××医院就诊,诊断为更年期综合征,给予乙烯雌酚和小剂量安定治疗后,症状改善不明显,前来我院门诊要求中药治疗。症见盗汗,汗后淅淅恶寒,一身困倦,同时伴有心烦、胸闷、口干、口苦、喜叹息、大便干结2~3日一行,纳呆、舌红苔薄黄腻,脉搏数而有力。病人形体偏胖,平素喜食肥甘之物。证属湿热内蒸以致盗汗。治宜清热利湿,宣化气机。药用:杏仁10g,苡仁30g,蔻仁10g,滑石30g,通草10g,厚朴10g,法夏10g,枳壳10g,竹茹10g,瓜蒌仁10g,黄芩15g,栀子10g,牡蛎30g(先煎)。先后共服用7剂,盗汗和心烦胸闷均止,大便通顺,心情愉快,随访2年,盗汗未复发。

4 体会

寐中汗出,醒后即止称之盗汗,《景岳全书·汗证》对汗证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张氏认为自汗属阳虚,盗汗属阴虚是就其多数而言,“此其大法,固不可不知也”,但“自汗、盗汗亦各有阴阳之证,不得谓自汗必属阳虚,盗汗必属阴虚。”既掌握一般规律,又要了解特殊情况,张氏的观点符合临床实 际。本案盗汗由湿热所致。病性属实,湿热薰蒸,入于阴分,阴液不得内守,被逼外出所致。因此在治疗上清利湿热。湿化而热无所附,热清而湿无所存。故用三仁汤治之。方中杏仁苦辛,轻开上焦肺气,气化则湿亦化,蔻仁芳香苦辛,行气化湿;苡仁甘淡渗利湿热;法夏、厚朴,行气除湿;滑石、通草增强渗利除湿。组成轻可去实的方剂,用于湿热盗汗,每奏良效。

作者单位:650200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中医医院

(收稿日期:2003-12-22)

(编辑清 泉)

作者: 黄艳民 2005-9-21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