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4年第2卷第5期中医中药

趁痛散加味治疗产后身痛临床体会

来源: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摘要:产后身痛,俗称“产后风”或称“产后关节痛”、“产后痛风”,历代医家论述颇多,关于此病的最早阐述见于《经效产宝·产后中风方论》:“产伤动血气,风邪乘之。”“产后中风,身体酸痛,四肢萎弱不遂,羌活汤。”产后多虚、多瘀、易为外邪侵袭,是本病的发病特点,先就此三方面阐述如下。1产后多虚妇女产后体质虚弱,耗......

点击显示 收起

 产后身痛,俗称“产后风”或称“产后关节痛”、“产后痛风”,历代医家论述颇多,关于此病的最早阐述见于《经效产宝·产后中风方论》:“产伤动血气,风邪乘之。”“产后中风,身体酸痛,四肢萎弱不遂,羌活汤。”产后多虚、多瘀、易为外邪侵袭,是本病的发病特点,先就此三方面阐述如下。

1 产后多虚

妇女产后体质虚弱,耗伤气血,百节空虚,筋脉失养,不荣则痛。《千金方》曾云:“妇人产讫,五脏虚羸。”《傅青主女科》亦云:“凡病起于血气之衰,脾胃之虚,而产后尤甚。”故妇人产后气血不足,正气虚弱,是产后身痛发病的内在因素。

2 产后多瘀

新产之后,气血耗伤;或外邪侵袭,恶露去少;或元气大伤,无力运胞,都可导致瘀血内停,阻于经络、筋骨之间,不通则痛,而致产后身痛发作。宋代《节育保庆集》:“产后百节开张,血脉流走,遇气弱则经络分肉之间多流滞,累日不散,则骨节不利,筋脉引急,故腰痛转侧不得,手脚不能动摇,身头痛也。”《叶天士女科》:“产后遍身疼痛,因血气走动,升降失常,流滞于肢节间,筋脉引急,或手足拘挛不能屈伸,故遍身关节走痛。”

3 产后易为外邪所感

产后百节空虚,腠理不密;气血虚弱,筋脉失养;又起居不慎,偶感风寒;或涉水劳作,湿邪浸淫,以致风寒湿三气杂至,趁虚而入,阻塞脉道,不通则痛。《内经》云:“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女科读》论述此病云:“此证多血虚,宜滋养,或有风寒湿三气杂至之痹,则养血为主,稍参宣络,不可峻投风药。”

4 方药

趁痛散,出自《傅青主女科》,由当归、黄芪、白术、炙甘草、肉桂、独活、牛膝、生姜、薤白组成,全方共奏养血和营,温阳益气,活血止痛之功。方中当归养血和营,黄芪、白术、甘草温阳益气、助脾运化,以资气血生化之源,鼓行血之能。盖肝藏血,主筋;肾藏精,主骨,故肝气条达,肝血充盈,方能主运筋骨;肾气旺盛,肾精盈余,方能健骨生髓,故以独活、牛膝、寄生养肝补肾,使肝血得生,肾精得充,则筋骨自健,关节络利。少用肉桂、薤白,取其温通滑利之性,温阳益气,行血止痛。因妇女产后血脉空虚,气血耗伤,故肉桂、薤白用量宜少,以免耗伤阴血,使血虚益甚,少少与之,取“少火生气”之意,“气为血之帅”,日久则气血调和,病痛自除。在临床上,因此病多为风寒湿杂至而为病,故于湿胜之时,可以苍术易白术,或于原方之中另加味苍术,取其辛、苦、温之性,辛能行散,苦能燥湿,温能祛寒,于临床之际,妙用此药,常或奇效。另外,于产后身痛轻症,常以桂枝易肉桂,防肉桂大辛大热,耗伤阴血,使其虚者益虚。用桂枝辛散温通,外行肌表而奏解表之效,内行血脉而有祛瘀之功。在临床之际,因个体差异,有偏虚、偏瘀、偏外感之不同,故宜随证加减,不可拘泥。若偏于虚者,可以黄芪用量五倍于当归为君,取当归补血汤益气养血之意。另可加熟地、山萸等资肾填精养血,鸡血藤养血补血,其效亦佳。若偏于瘀者,可加红花、鸡血藤以增活血行瘀,宣络止痛之效。《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云:“……若面唇紫色身胀痛者,必是停瘀所致,只用四物汤加秦艽、桃仁、没药、红花行之”若寒邪较甚, 痛处不温,得热痛减者,可酌加炮姜、川乌以增温经之效。若偏于外感者可于方中加秦艽、防风、细辛等以增祛风除湿散寒之效。

总之,临证之际,亦审证求因,四诊合参,若能切中病机,常可一举奏效。上述所论为跟随导师王秀霞教授出诊之临床所得,如实所述,以飨同道。

作者单位:150000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指导老师)

(收稿日期:2004-01-17)

(编辑青 山)

 

作者: 姚美玉秦佳佳王秀霞 2005-9-21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