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4年第2卷第7期临床护理

养老机构住院老年人抑郁症状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来源: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养老机构住院老年人抑郁发生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应用抑郁自评量表,对本院274例住院老年人的抑郁症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问卷调查,以分析其相关性。结果38%的老年人存在轻重不等的抑郁症状。住院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健康自我评价、社会支持系统是影响其抑郁症状发生的主要原因。...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探讨养老机构住院老年人抑郁发生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 应用抑郁自评量表,对本院274例住院老年人的抑郁症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问卷调查,以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38%的老年人存在轻重不等的抑郁症状。住院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健康自我评价、社会支持系统是影响其抑郁症状发生的主要原因。结论 提示住院老年人伴发抑郁是多因素造成的,要采取有针对性的综合性护理措施,维护老年人心理健康。

关键词 住院老年人 抑郁 护理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elevant factors and nursing countermeasures for the inpatient elders suffering from the depression in the aged institutions. Methods By using the self-appraisal table for depression,the depression symptom and affecting elements of the inpatient elders of 274 cases in our hospital were researched by questionnaire.As a result,their relativity was analyzed. Results 38% of the elders,to some extent,had the depression symptom. The main causes causing the depression were the daily self-providing ability,health self-appraisal ability and the social support system for the elders. Conclusion The happening of the depression in the inpatient elder results from many factors. Therefore,the pertinent comprehensive nursing measures should be used for maintaining the psychological health of the elder.

Key words inpatient elder depression nursing 

人口老龄化是当今世界大多数国家面临的共同问题。老年人口的增加,不仅对社会是一种压力,而且对护理专业的挑战与要求日趋显著。我国是世界老龄化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因而入住养老机构的老年人也越来越多,而老年人住院期间出现的一些负性情绪也越来越受到养老机构医护人员的重视。国外有研究显示,抑郁症状是老年人常见的负性情绪,并被视为一项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它不仅会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及健康,而且当抑郁症状严重且持久时,可能发展为抑郁症。为了做好住院老年人的心理护理,本次对274例住院老年人进行了问卷调查,以了解住院老年人抑郁症状的发生情况及相关的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提高养老机构中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改善全面功能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为1999年1月~2003年1月在我院住院养老,年龄≥60岁,住院时间≥10天,无智力及语言障碍且愿意合作和接受访谈的住院老年人274例,其中女150例,男124例;平均年龄为69±6.42(60~86)岁,其中60~64岁组104例,65~69岁组43例,70~74岁组95例,75岁以上组32例;文化程度在小学及以下134例,初中86例,高中50例,大学及以上4例;已婚204例,丧偶70例;退休79例,无固定职业195例。

1.2 方法 采用访谈式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1)老年人的人口社会学资料;(2)健康自我评价:采用Likert五级评分法,很好(5分)、好(4分)、一般(3分)、差(2分)、很差(1分);(3)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参考有关量表自行设计,包括基本日常生活活动和工具式日常活动共12个项目,每项活动按完全自理(2分)、部分自理(1分)、完全不能自理(0分)记分;(4)社会支持系统:包括有人倾听诉说、探视、照顾、情感支持四个方面,按其满足程度评定;(5)负性生活事件:参考张明园编制的生活事件量表[1],按累计生活事件单位(LEU)的分值计算;(6)经济负担:按住院总费用给老年人带来的经济压力大小评定;(7)抑郁自评量表(CES-D)[2]:该量表引入国内后,已经验证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CES-D总分T 20 ≥16分,表示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症状,分数越高表示抑郁症状越重。

1.3 统计学方法 原始数据采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处理,统计学方法主要为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2 结果

2.1 住院老年人抑郁症状的发生情况 274例老年人中CES-D评分范围为0~48分,平均分为14.28±10.15,其中T20≥16分者104例,即有38.0%的老年人存在轻重不等的抑郁症状。

2.2 抑郁症状的影响因素 以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健康自我评价、基本日常生活活动评分、工具式日常活动评分、负性生活事件评分、经济负担、社会支持评分等为自变量,以CES-D评分为因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进入回归方程的变量是IADL评分、健康自我评价、社会支持评分(见表1)。

表1 CES-D评分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略)注:R=0.716,R2=0.513,F=46.285,P<0.001

3 讨论

3.1 住院老年人的抑郁症状应受到重视 本次调查的结果提示抑郁症状是住院老年人常见的一种负性情绪,应引起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国内外研究表明[3],抑郁可使人的生理功能下降,情绪低落,食欲减退和睡眠障碍,可使免疫力下降,严重者产生轻生念头。同时抑郁明显影响着老年人的舒适感,影响着老年人的判断力和对治疗的遵从性,从而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3.2 影响住院老年人抑郁症状发生的有关因素 抑郁是指意志消沉的情绪,是一种消极心情,它与“健康的”悲伤和抑郁性神经症状有区别。是人们在忧伤、苦恼或气馁时表现出的某种痛苦体验,其表现突出,持续时间长,它的产生是以未被克服的冲突为基础的。各种研究显示,抑郁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

3.2.1 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国内外的研究均显示,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与抑郁症状的发生密切相关。本次调查中,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提示,IADL是影响老年人抑郁症状的最主要因素,显示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差的老年人抑郁症状程度重。这与何燕玲等人[4]的研究结果一致。ADL和IADL是常用于评定老年人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工具,它可以从功能的角度反映老年人躯体健康情况。这次调查认为:老年人良好健康功能的丧失和伴随的自我照顾能力的丧失会引起抑郁症状。

3.2.2 健康自我评价 吴文源等[5]报道老年人的抑郁症状与其健康自我评价相关,即健康自我评价差的老年人抑郁症状重。本次调查亦支持这一结果。健康自我评价,也称主观健康,是健康测量和生活质量评价中广泛应用的指标,它主要反映老年人对自己健康状况的主观评价和主观体检,与客观的情况可能并不一致。有些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并不一定好,但由于其性格乐观,自我评价往往较好,他们认为自己年龄已大,现在的身体状况与同龄人相比还算是较好的,能够乐观地对待生活,较少有负性情绪,相反,有些老年人虽然健康状况不错,但由于其对自己的健康过分担心、焦虑,对死亡恐惧等,自我评价较差。他们往往容易消极地对待生活,易发生抑郁情绪而影响其心理健康。

3.2.3 社会支持系统 有文献报道[6],社会支持系统与抑郁情绪密切相关,即社会支持系统较差的老年人,抑郁情绪较重。这次调查也显示社会支持系统是老年人抑郁症状的影响因素。可见社会支持系统的重要性。社会支持从性质上可分为二类,一类是客观的,可见的或实际的支持,包括物质上的直接援助和团体关系及家庭婚姻等;另一类是主观的,体验到的或情感上的支持,指个体在社会被支持、理解、尊重的情感体验和满意程度,与个体的主观感受密切相关。同时社会支持还包含一个维度,即个体对支持的利用情况,个体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存在着差异,有些人虽可获得支持,却拒绝别人的帮助。然而,社会支持可以对应激状态下的个体提供保护,也对应激起缓冲作用。

4 护理对策

在护理过程中,不仅要积极做好老年人躯体疾病的护 理,还必须针对抑郁的发生原因,努力使老年人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解除老年人的心理障碍,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4.1 增加沟通,与老年人建立良好的关系,减轻老年人孤独感和被遗弃感,同时,在沟通中了解老年人的心理状态,特别是要尊重老年人,找出抑郁的原因。每次查房,主动问好,征求老年人意见,询问饮食、睡眠等一些生活问题,使老年人感到亲切。在护理中,注意掌握老年人的生活规律和习惯,工作有预见性,及时解决老年人存在的问题,不喊老年人的床号,而是喊“某老”或“某老师”。个别入院时脾气古怪的老年人入院一段时间后都能与我们密切配合,露出慈祥的笑容,重新树立自信和自我价值感,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自己的疾病与健康状况。

4.2 提高老年人社会支持的利用度,让老年人有心理归属感,护理工作要为老年人创造交流的机会,使老年人满意地感受到医务人员的关爱,同时,动员亲属给予老年人精神和生活的大力支持,指导老年人积极寻求社会支持。因此,我们鼓励其亲友子女经常探视,节假日提醒他们带孩子来探望老年人,儿孙的关心,令老人深感家庭的温暖,沉醉于情意融融的天伦之乐中。

4.3 提高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让老年人共同参与护理活动,以护理程序为框架,满足老年人的护理需求,适时给老年人以护理知识技能的教育及监督指导,而不是让老年人被动接受护

作者: 丁丽尹莲容李英 2005-9-21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