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4年第2卷第8期临床护理

急性结核性脑膜炎误诊6例分析

来源: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摘要:结核性脑膜炎是小儿脑膜炎中最严重的一类。本院自2000年2月~2002年2月共收治18例,其中首诊误诊6例,现报道如下。误诊为病毒性脑膜炎4例,化脓性脑膜炎2例。复查脑脊液常规,4例糖轻度降低,氯化物明显降低,细胞分类以淋巴细胞为主者2例,2例胸片见肺门结核钙化点,2例血沉显著增快,4例PPD试验(+++)。...

点击显示 收起

结核脑膜炎是小儿脑膜炎中最严重的一类。本院自2000年2月~2002年2月共收治18例,其中首诊误诊6例,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6例患儿中年龄最小9个月,最大12岁,女2例,男4例,均有发热、头痛、呕吐及脑膜刺激征,于发病1~3天入院。化验脑脊液压力不高,外观清亮,无色透明,蛋白(+),定量大于0.4g/L,小于0.96g/L,细胞数50×480×10 6 /mm 3 ,分类以淋巴细胞为主者4例,以中性粒细胞为主者2例;糖均不降低,氯化物降低者2例,抗酸染色均未找到抗酸杆菌。误诊为病毒性脑膜炎4例,化脓性脑膜炎2例。7天后6例患儿均高热持续不退,2例出现持续抽风。2例半侧肢体无力,1例偏瘫,1例失明。复查脑脊液常规,4例糖轻度降低,氯化物明显降低,细胞分类以淋巴细胞为主者2例,2例胸片见肺门结核钙化点,2例血沉显著增快,4例PPD试验(+++)。继以抗痨药物联合应用,5天后体温渐降至正常,病情逐渐好转,平均住院28.5天。出院时,1例半侧肢体瘫痪,1例失明,2例脑积水。

2 讨论

结核性脑膜炎常在原发感染6个月~1年内发病,也可急性起病。自抗结核药物问世以来,预后已有很大进展,大多数病例可以治愈。但诊断不及时,死亡率和后遗症的发生率仍然较高。有时结核性脑膜炎的脑脊液改变并不典型,糖和氯化物并不一定降低,细胞分类也可以中性为主,所以需动态观察脑脊液的变化。结核性脑膜炎的患儿多有原发病灶,如肺门感染等。PPD试验强阳性,是特异性诊断,但阴性也不能轻易否认本病,激素应用后可影响其结果,需结合个人及家庭接触史综合分析。因此,对于病毒性脑膜炎或化脓性脑膜炎治疗1周病情无改善者,应做全面检查,如拍胸片、PPD试验、痰液细菌培养等,也可试验性治疗,以免漏诊。因结核性脑膜炎的预后与抗结核药物治疗的早晚密切相关,抗结核药物能治疗可逆性病变而不能使不可逆的病变复原,所以治疗过晚,脑实质有严重损害,颅底粘连,脑脊液循环障碍等,可造成肢体瘫痪、偏瘫、智力低下、失明、失语、脑积水等后遗症。因此,早期诊断及合理治疗是改善本病预后的关键。本组误诊系因医师对结核病的警惕性不高,仅以脑脊液的一次改变即排除结核性脑膜炎,思路狭窄,应引以为戒。

作者单位:252300山东省阳谷县中医院

(收稿日期:2004-01-13)

(编辑青 山)

作者: 王令先 潘秋芳 2005-9-21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