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4年第2卷第9期临床医学

急性颅脑损伤798例临床分析

来源: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摘要:1995年11月~2003年5月我院共收治798例颅脑损伤伤员,本人对经CT和手术证实的急性颅脑损伤病例结合有关文献,进行临床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2损伤类型本组798例中开放伤27例,闭合伤771例。3主要临床表现(1)脑疝症状:双侧瞳孔散大94例,其中死亡70例,占74。...

点击显示 收起

  1995年11月~2003年5月我院共收治798例颅脑损伤伤员,本人对经CT和手术证实的急性颅脑损伤病例结合有关文献,进行临床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男634例,女164例。男:女为39:1,其中15~55岁共519例。致伤原因:车祸548例,坠落伤118例,其他132例。

  1.2 损伤类型

  本组798例中开放伤27例,闭合伤771例。非手术组83例,手术组715例(其中硬膜外血肿386例,硬膜外下混合血肿79例,硬脑膜下血肿289例,多发血肿44例)。

  1.3 主要临床表现

  (1)脑疝症状:双侧瞳孔散大94例,其中死亡70例,占74.5%;一侧瞳孔散大356例,其中死亡78例,占21.9%;脑疝者450例,死亡148例,占32.9%。(2)肢体运动异常:原发性脑干伤或肢体瘫、肌张力增高及刺痛过伸者预后均较差。本组248例出现肢体运动异常,死亡106例,占42.7%。(3)合并伤情况:伴下肢骨折38例,上肢骨折24例,颜面部伤54例,肝破裂4例,脾破裂14例,下颌骨骨折56例,脊髓损伤11例,休克25例。

  1.4 治疗及结果

  本组中156例保守治疗,死亡38例,病死率24.4%;手术治疗642例,死亡68例,病死率10.6%;全组798例共死亡106例,总病死率13.3%。

  2 讨论

  [1~5]

  2.1 严密观察、CT复查

  伤后6h内检查的头颅CT并不能全部反映颅脑损伤的颅内血肿及脑组织的动态变化。而伤后6h~3天内复查CT则能较全面反映病情的客观事实,这在意识状态由嗜睡进入昏迷的病例中大多证实了这点,非 手术治疗患者随时都潜伏着病情恶化的危险,因此需密切观察病情,随时行CT监测,必要时采取手术措施。

  2.2 及早手术充分减压

  颅脑损伤死亡的主要原因是严重的脑损伤及颅内血肿,各种原因延误诊疗时机及发生严重的并发症。在掌握手术指征的前提下,要争取病人在昏迷早期或脑疝初期开颅;如因各种原因不能在上述时期内开颅也要争取在呼吸停止前进行手术。对于急性颅脑损伤必须早诊早治,对GCS评分低、CT显示有明显的脑室受压、中线结构移位、环池封闭者,须急行开颅彻底清除血肿,如脑肿胀严重须同时行减压术,骨窗要够大,减压宜充分。

  2.3 早期“气切”预防并发症

  气管切开术不仅能解除喉部的呼吸道梗阻,维持呼吸道通畅,而且可使呼吸道死腔从150ml减至50ml,减少呼吸道死腔60%~70%,使得呼吸的有效交换量显著提高。同时易于排、吸出气道内分泌物以减少肺部并发症,提高动脉血氧饱和度,改善脑缺氧,促进脑的氧代谢。

  2.4 防治休克把握合并伤

  随着重创因素的增加,多发伤比率也随着增加,从而加重了颅脑损伤的程度,也给抢救时机与开颅术式的选择带来更多的困难。伴有低血压病人要特别注意胸腹脏器的出血性休克和四肢骨骨折的创伤性休克。总之,要紧紧抓住威胁病人生命的呼吸循环和脑受压的3个重要环节等进行抢救,而清除颅内血肿、降低颅内压、解除脑受压,这是救治颅脑损伤的关键,要争取早期开颅,充分减压,降低病人的病死率,挽救病人的生命。

  参考文献

  1 刘敬业,只达石,靳永恒.急性重型颅脑损伤453例临床分析.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99,3:141-143.

  2 凌宝存.手术后肺部并发症,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143-147.

  3 张荣勋,白宝忠,焦保华,等.外伤性颅内血肿非手治疗适应证探讨.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0,3:161-163.

  4 黄民权,杨大全,杨明范,等.重型颅脑伤432例临床分析.中华 神经外科杂志,1999,1:46-48.

  5 涂通今.急症神经外科学,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7-13. 

  (收稿日期:2003-12-01)   

  作者单位:110200辽宁省辽中县人民医院

  (编辑一 坤) 

作者: 崔国天 2005-9-21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