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4年第2卷第10期中西医结合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56例疗效分析

来源: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摘要:祖国医学对中风多从虚、火、风、痰、瘀论治,认为中风属本虚标实,然就其病机而言,急性期以标实为主。通腑化痰、活血通络为主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已成共识。笔者近3年来采用通腑化痰、活血通络为主的中药,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中风,取得了满意疗效。随机分为治疗组56例,对照组55例。...

点击显示 收起

  祖国医学对中风多从虚、火、风、痰、瘀论治,认为中风属本虚标实,然就其病机而言,急性期以标实为主。通腑化痰、活血通络为主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已成共识。笔者近3年来采用通腑化痰、活血通络为主的中药,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中风,取得了满意疗效。现详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入选病人共111例,男73例,女38例;年龄50~78岁。随机分为治疗组56例,对照组55例。治疗组56例中男38例,女18例;平均年龄61.5岁;脑血栓54例,脑栓塞2例。对照组55例中,男35例,女20例;平均年龄63岁;脑血栓54例,脑栓塞1例。两组性别、年龄、梗塞类型及病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1.2 方法 所有病人根据病情给予对症治疗,包括溶栓(发病6h之内)、调控血压、控制脑水肿、预防感染及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并给予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胞二磷胆碱0.5g,每日1次,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自拟中药方治疗,药用:大黄、胆南星、丹参、红花、黄芪、乌梢蛇、水蛭、土元、蜈蚣等。每日1剂。15天为1个疗程。

    1.3 疗效判定 采用1995年第4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附件3临床疗效评定标准,在治疗前及2周后进行对比观察,评定依据为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值的减少,判定标准:有效=基本痊愈+显著进步+进步,无效=无变化,其它=恶化+死亡。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χ 2 检验

  2 结果

  治疗组56例中有效54例,无效1例,死亡1例;有效率96.43%。对照组55例中有效49例,无效4例,恶化1例,死亡1例;有效率89.09%。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后2周疗效比较(略)

    3 讨论

  中风好发于50岁以上的人群,其发病原因以风、火、痰、瘀、虚为主,而中风急性期是治疗的关键时期,中医对此多从化痰通腑、活血化瘀、熄风利水为主治疗,然中风急症的主要病机为腑气不通,浊邪上扰神明,气血并逆,直冲犯脑,主要表现为突然昏倒,不省人事,牙关紧闭,口噤不开,腹胀,便秘,头晕痰多,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此时虽有本虚,但以标实为主,治疗应以标本兼治之法,投以中药大黄、胆南星、丹参、红花、黄芪、乌梢蛇、水蛭、土元、蜈蚣等,以大黄通腑泻热,活血通瘀;胆南星清热化痰,熄风定惊;丹参、红花活血祛瘀,养血安神;水蛭破瘀血而不伤新血;乌梢蛇、蜈蚣祛风通络。诸药合用,使腑气通,浊邪不能上扰神明,气血逆乱得以纠正,配以养血活血、祛风通络,标本兼治。临床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单纯西药治疗。

  (收稿日期:2004-04-01) (编辑日 强)


  作者单位:043015山西侯马普天通信电缆厂职工医院

作者: 梁财旺 2005-9-21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