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4年第2卷第11期论著

支气管囊肿的治疗探讨

来源: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支气管囊肿的治疗方法。方法收集1993年6月~2004年4月期间收治的41例支气管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分析其治疗方法及预后。结果支气管囊肿在治疗上:手术(包括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治愈率为91%,内科治愈率为0,纵隔镜及CT引导下穿刺治疗治愈率100%。结论对于无感染病人,均应积极考虑手术治疗。...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探讨支气管囊肿的治疗方法。方法 收集1993年6月~2004年4月期间收治的41例支气管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分析其治疗方法及预后。结果 支气管囊肿在治疗上:手术(包括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治愈率为91%,内科治愈率为0,纵隔镜及CT引导下穿刺治疗治愈率100%。结论 对于无感染病人,均应积极考虑手术治疗。对于肺功能不能耐受或伴有其它脏器功能障碍的病人宜行内科保守治疗。纵隔镜及CT引导下穿刺治疗创伤小但风险与并发症较高。 

  关键词 支气管囊肿 治疗 治愈率     
     
  The therapy of bronchogenic cyst:forty-one patients reported  

  Li Yunqing,Liu Ying,Liu Xi
    
  The General Hospital of Shulan Mineral Bureau,Jilin132602.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suitable therapy of bronchogenic cyst.Methods Forty-one patients with bronchogenic cystwere reviewed from June1993to April2004,and analyze it’s therapy and prognosis.Results Among all the therapies,the cure rate of operation(including small incision assisted with thoracoscope),conservative therapy and puncture guided by mediastinoscopy or CT is separately91%,0%,and100%.Conclusion As to the bronchogenic cyst without infection,operation is the first choice.If complicated with dysfunction of other organs,the conservative therapy should be practiced.Puncture guided by mediastinoscopy or CT has less damage but more risks and complications.
     
  Key words bronchogenic cyst therapy cure rate  

  支气管囊肿系胚胎肺芽发育障碍所致,可发生于纵隔内或肺内。发生于肺内者亦称为支气管肺囊肿。发病率较低,确诊较难。手术不仅是诊断手段,也是目前的主要治疗措施。我们对1993年6月~2004年4月期间收治的41例支气管囊肿的治疗进行了回顾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患者41例,男22例,女19例,年龄3~68岁,平均42岁。病程1个月~13年,平均半年。无自觉症状12例,以发热及胸骨疼痛为首发症状的各6例,以呼吸系统症状为首发的(咳嗽及咳痰8例,咳血2例,胸闷5例,偶有心悸1例)共计16例,胸骨后异物感1例。胸部CT定位:肺内型20例,占49%;胸壁1例,占2%;纵隔内型19例(其中前纵隔2例、中纵隔13例、后纵隔4例),占46%。多发1例,占2%。病灶最大7cm×6cm、最小1.6cm×1.2cm。

  1.2 治疗方法 手术治疗29例(其中完整切除25例、大部分切除少许残留4例)、胸腔镜辅助小切口切除4例、纵隔镜下手术摘除1例(完整摘除)、CT引导下穿刺抽吸治疗1例、内科治疗6例。
   
  1.3 结果 手术治疗29例与纵隔镜下手术摘除1例均痊愈出院(其中恶变1例、粘连严重2例均行肺叶切除),手术病人随访4个月~13年,除3例失访外,均无复发,治愈率90%。胸腔镜辅助小切口切除4例均好转出院,治愈率100%。CT引导下穿刺抽吸治疗1例,术后肺内感染,但经抗感染及对症治疗出院,随访14个月无复发。内科治疗6例,均为好转出院,其中有4例分别在3个月~1年期间内因反复感染最终手术治疗(未计入前35例内)而愈,1例因脑出血死亡,1例失访。

  2 讨论

  Meyer于1859年首次报道支气管囊肿之后,国内外文献多有报道。Maier(1948)将纵隔支气管囊肿分类为气管旁、隆突下、肺门、食管旁及其它,其发生率的顺序依次为隆突下、气管旁,其次为食管旁,最后位于肺门。而St.Georges等(1991年)将隆突水平为界划分上下,约23%位于上界,约77%位于下界。大多数支气管囊肿位于纵隔,在孕早期形成,并不与支气管树相通;若发生于孕后期,囊肿位于周边,在肺实质内则往往与支气管相通,约25%成人支气管囊肿位于肺实质内 [1]  。本组见于胸壁1例,也有心包内巨大支气管囊肿报道 [2]  。
   
  2.1 发病机制 支气管囊肿占纵隔肿块的5%~10%,占纵隔囊性疾病中的首位,为先天性发育异常。肺内支气管囊肿其大小不一,直径多在2~10cm之间,支气管组成的囊壁厚薄不等,其外层为平滑肌纤维、粘液腺、软骨组织及结缔组织,内层覆以柱状或假复层呼吸道纤毛上皮,如有过感染,上皮可化生为扁平上皮,且可见肉芽组织。因囊肿无呼吸通道,故无碳末沉着,此为先天性囊肿的特征。其囊内壁可光滑或有网状小梁,含粘液,如囊肿与支气管不通,称为闭合性囊肿或液性囊肿;如与支气管交通,则会引起囊肿感染,如通道小而囊内液部分排出,气体进入后则呈现含气囊肿,内容可为血性或脓性。如通道大且其内容物完全排出,囊肿完全充气则形成气性囊肿。如通道呈活瓣状,可形成张力性囊肿。纵隔支气管囊肿常见一蒂样条索与气管、支气管相连[3]  。支气管囊肿一般为良性,Krous和Sexour(1981年)报道支气管囊肿内可发生胚胎性横纹肌肉瘤;Chung等(1981年)也有报道。
   
  2.2 诊断 支气管囊肿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男女发病率相近。小儿可因囊肿相对较大,而产生压迫症状,出现干咳、气促、喘憋甚至呼吸困难,如有感染尚可出现发热、咳嗽、咳痰及咯血等症状。中、青年常无症状,常为体检时发现,但追问中青年病人病史,其幼年往往有反复发作的咳嗽及发热史。老年病人却常因感染引起呼吸道症状以及咯血、胸骨疼痛、胸闷、心悸及胸骨后异物感等不适症状来就诊时发现。胸部X线表现:肺内单发或多发圆形或椭圆形密度增高影,边缘光滑,整齐,密度均匀、一致。左下肺多见,透视下随呼吸其大小、形状可变化,环状透亮区,壁薄而均一,偶有气液平面。胸部CT表现:纵隔及肺内单发或多发圆形或椭圆形密度病灶,边缘光滑,密度为0~20Hu,也有报道130Hu(Mendelson等1983年),增强检查无强化,少数亦可见含有气液平面。有感染时可因周围炎性反应而使阴影边缘模糊。应注意与食管囊肿、肺结核、支气管扩张、肺大疱、气胸以及肺炎性假瘤等相鉴别。

  2.3 治疗
   
  2.3.1 无论是纵隔型还是肺内型均宜手术治疗,大多数可以完整摘除,对于瘤体巨大或粘连重应将其减容缩小以利于操作;与支气管膜部及血管粘连严重者,应于包膜内分离或保留部分囊壁;与心包粘连紧密者应打开心包,若与心包内亦有粘连,则应尽可能先游离其他粘连处使该粘连置于直视下,确保心房及大血管不损伤。留下的少许囊壁经碘酊处理即可,本组这样处理的病人经随访均无复发。术中常常可见有肺门增大的淋巴结,应与切下的囊肿送冰冻,本组病例术后病理:1例恶变,2例伴曲霉菌感染。对于囊肿恶变侵及支气管或与其粘连紧密,且明显压迫支气管导致肺实质萎缩、纤维化的,则应将与其相关的肺叶一同切除。

  2.3.2 胸腔镜下辅助小切口切除由于其创伤小、瘢痕小、术后恢复快及住院时间短,尤其适合于无症状的较为年轻的病人,本组病人有4例术前均拟行胸腔镜切除,但术中均因粘连改行胸腔镜下辅助小切口切除支气管囊肿。
   
  2.3.3 虽仅有1例行纵隔镜治疗。但我们亦体会到纵隔镜治疗虽然创伤小,但因其手术难度高、适应证也较窄,术野狭窄,操作不便且易损伤大血管,仅能处理气管旁小的囊肿,对于直径大、粘连重有反复感染的囊肿,难以应用纵隔镜,且风险极高 [4]  。
   
  2.3.4 纤维支气管镜及CT引导下穿刺抽吸治疗,由于支气管囊肿内粘液粘稠不易抽吸且易引起出血、气胸及感染。故而不提倡纵隔镜、纤维支气管镜及CT引导下穿刺抽吸的治疗方法,对于有手术禁忌者可尝试。
   
  2.3.5 从本组病人来看,内科治疗均为好转出院,其中有4 例分别在3个月~1年内因反复感染最终手术治疗(未计入前35例内)而愈,因而可作为围手术期的治疗,治愈率为0。总之,由于支气管囊肿的病人确诊率较低,国外统计仅达40%~60%,正由于其误诊或不能确诊率较高,因此手术例数较多,而从治疗上看,手术也更为积极且疗效肯定。因而无论对于有无感染病人,均应积极考虑手术治疗。对于肺功能不能耐受或伴有其它脏器功能障碍的病人宜行内科保守治疗。目前微创设备及技术有了飞速发展,随着胸腔镜技术日益成熟,灵活使用胸腔镜治疗支气管囊肿将有更广阔的空间,但同时亦应掌握手术适应证。

  参考文献
    
  1 秦文瀚,段德溥.现代纵隔外科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196.
   
  2 张供,于建华,王涛,等.中华胸心外科杂志,1999,6:173.
   
  3 陈如坤.临床胸心外科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247-249.
   
  4 王俊,赵辉,刘军,等.中华胸心外科杂志,2002,6:192.
    
  (收稿日期:2004-06-05) 

  作者单位:132602吉林省舒兰市舒兰矿务局总医院外科
   
       100039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胸外科  

  (编辑日 强)

作者: 李云清刘英柳曦 2005-9-21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