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4年第2卷第12期医院管理

浅析医护关系与医疗纠纷

来源: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摘要:医疗纠纷是指医患双方对治疗、护理过程及其结果所产生的分歧,而医护关系是否规范、合理,这将直接影响医疗纠纷的产生及其结果[1]。我院2003年1~12月因医护关系造成医疗投诉37例,现将医护关系和医疗纠纷的原因及其对策介绍如下。1一般资料2003年1~12月医护关系造成医疗投诉情况。2医护关系致医疗纠纷的原因分......

点击显示 收起

   医疗纠纷是指医患双方对治疗、护理过程及其结果所产生的分歧,而医护关系是否规范、合理,这将直接影响医疗纠纷的产生及其结果 [1]  。我院2003年1~12月因医护关系造成医疗投诉37例,现将医护关系和医疗纠纷的原因及其对策介绍如下。

  1 一般资料

    2003年1~12月医护关系造成医疗投诉情况。共接待52人次,投诉37例,占77.2%。

    2 医护关系致医疗纠纷的原因分析 [2]

    2.1 护理病历与医疗病历记载有时不一 近年来,随着护理模式的改变,整体护理全面开展,护士书写病历所涉及的内容越来越广,从入院评估到确定护理诊断所采取的护理措施、健康教育等均有详细记载,有些甚至与医生病历所记载的内容重复。但当有重危患者时,医护之间沟通少,护理病历与医疗病历就会出现某些差异,如病情变化时间,患者主诉记载不同等。这种不一致性导致患者与家属对所谓病案记录的真实性产生怀疑,病案在医疗纠纷中的证据作用打了折扣。

    2.2 医嘱开出与执行的冲突 医嘱开出时间与护士执行时间有时不一,医嘱是护士对患者实施治疗的法律依据,在执行医嘱时须两位护士仔细核对无误后,方能实施,而护士在执行医嘱时也应明确自己所承担的法律责任,有时医生从上午8:00开始查房到11:00结束,开出的时间均为8:00,造成医嘱开出时间与执行时间不一致。这样,由于医生开医嘱没有及时与护士沟通,让家属与患者对医院的护理质量产生质疑。

    2.3 护理级别的界定认识不一 分级护理的内容不为医生、护士所共识,医生不能完全界定特别护理和一、二、三级护理,常盲目下护理级别。如夜间患者病情变化时,值班医生意识不到应及时更改护理级别而引起护理记录过于简单,不能为下一步治疗、抢救提供正确的详细依据。在遇到医疗纠纷时,让人感到病情判断不正确或过于简单的记录是否在隐瞒什么而产生纠纷。有时医生由于某种原因盲目开出一级护理,如患者病情稳定,体温单上记录此患者经常外出而医嘱为一级护理,与护理级别的内容不相符。

    2.4 应对患者病情变化时反应不一 此类情况发生是因为护士缺乏业务知识和对病情估计经验不足,特别是夜间认为无须叫医生,擅作主张导致患者病情变化,耽误及时治疗引起纠纷。另外,医生认为护士大惊小怪,事事都叫,其思想上不重视,如值班医生就餐、在其他病房会诊,导致应答不及时,耽误及时治疗引起医疗纠纷。

    2.5 医护关系紧张 医护关系的主要模式是主从型,即护理是医疗的从属工作。护士从属于医生,护士只能被动地执行医嘱,医生的优越地位使其在医护关系中起主导作用。在我国,一般认为护理工作简单,无非是做些打针、发药、饮食起居和日常生活护理的琐事,认为护理工作不需要专业培养和严格训练,这种看法的形成,也与护理这门学科较为年轻有关。以上这些致使医护关系紧张,造成在抢救患者时,护士没有主动性,对医生依赖性较强,从而对医治及抢救患者产生一定影响 [3]  。

  3 对策

    3.1 护理病历与医疗病历记载一致 病程记录在医疗纠纷中起着及其重要作用,病程记录记载着患者住院期间的全部病情变化和诊疗过程,各级医生应对其引起足够重视。医护之间应针对患者的症状、治疗方案、护理措施进行多沟通。在临床工作中,护士要根据患者的不同护理级别来书写护理记录,要准确、客观、真实、及时、完整,不允许提前记录,不允许回顾性记录。因抢救急危患者,未能及时书写病例的,有关人员应在抢救结束后6h内据时补记并加以注明。反映患者的真实情况,掌握病情变化的第一手资料,为临床医生提供可靠依据。

  3.2 注意医嘱的执行

    3.2.1 认真核对医嘱开出的具体时间 对医生开出的医嘱有漏写、误写时及时指出,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医嘱必须由双人核对后方可执行 [4]  。医生应及时将立即执行的医嘱传递给护士,在处理医嘱时签名,一定要注意护士执行时间与开出医嘱时间基本一致,以免引起医疗纠纷。

    3.2.2 提高书写质量 医嘱单是医疗文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护士对患者实施诊断和治疗措施的依据,具有法律效应。在一般情况下,护理人员对医生下达的医嘱应不折不扣地执行。但在医生开医嘱时一定要书写端正,护士一定要认真核对,若明知该医嘱可能造成患者的法律性损害,仍然听之任之,倘若酿成严重后果,将共同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3.3 明确分级护理内容 分级护理是护士对患者实施护理的依据,通常由医生根据病情决定护理等级。如遇到病情突变时应及时与护士沟通,使医护双方共同明确分级护理内容,以保证医生所开医嘱与护士行为保持一致,使患者得到良好护理。目前患者及其家属对分级护理比较重视,医院已开展护理级别公示制。如护理不到位,往往会引起医疗纠纷,护士应做好护理级别内容的宣教。

    3.4 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责任性 在临床中不少医疗纠纷是由于医护人员诊疗、护理水平不高,导致患者不应有的损害后果发生。医务工作是关系到人民生命健康的特殊专业,医护人员应加强对自身专业知识和专科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护理理论知识,以便及时处理。医生应做到随叫随到,应答及时,认真告知去向,争取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

    3.5 建立协调健康的医护关系 医疗和护理是两个不同的学科,有着各自独立的体系,但在临床医疗过程中,两者是密不可分的。在治疗疾病整个过程中发挥同等重要的作用,两者缺一不可。只有医生和护士协调统一,才能满足患者各方面的要求,从而提高医疗水平。医疗护理工作是医院工作中两个相对独立的系统,服务对象虽都是患者,但工作侧重点不同。因此,协调的医护关系是取得优良医护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理想的医护关系模式:交流—协调—互补型。

  参考文献

     1 郭乡村,李殿富.中国医院人际关系概论.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75.

  2 沈金琴.护理纠纷与护理管理.护士进修杂志,2003,18(10):897.

     3 张颖,许丽,张吉新,等.护士长在医疗护理纠纷中定位思考.护士进修杂志,2003,18(11):979~981.

     4 戴宝珍,陶祥龄.护理常规.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1999,183-197.     

  作者单位:201600上海市松江区中心医院 

  (收稿日期:2004-08-13) (编辑日 强)

作者: 周剑英 2005-9-21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