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4年第2卷第12期中医中药

柴胡中掺入白头翁的鉴别

来源: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摘要:柴胡为常用中药,《中国药典》规定为伞形科植物柴胡BupleurumchinenseDC。或狭叶柴胡BupleurumscorzonerifoliumWilld。的干燥根,商品分为“北柴胡”和“南柴胡”。笔者近来发现在商品“南柴胡”饮片中掺有毛茛科植物白头翁Pulˉsatillachinensis(Bge。...

点击显示 收起

   柴胡为常用中药,《中国药典》规定为伞形科植物柴胡Bupleurum chinense DC.或狭叶柴胡Bupleurum scorzonerifolium Willd.的干燥根,商品分为“北柴胡”和“南柴胡”。笔者近来发现在商品“南柴胡”饮片中掺有毛茛科植物白头翁Pulˉsatilla chinensis(Bge.)Reg.的干燥根除去密生白色长绒毛的根头后加工成的饮片。本文将二者的性状及理化鉴别比较如下。

  1 性状

  1.1 南柴胡 类圆形厚片,外表皮棕褐色或黑褐色,具纵皱纹,有的可见环纹,根头具多数毛发状叶柄残基。切面皮层较厚,红棕色或黄棕色,具不规则裂隙及油室,木部紧贴皮部,淡黄色,疏松,具放射状裂隙。质稍软,微具败油气,味微辛、微苦。
   
  1.2 白头翁 类圆形厚片,外表皮黄褐色至棕褐色,具浅纵沟纹。切面皮部黄白色至灰黄色。具层层环周状裂隙,呈层片状,木部与皮部近乎分离呈空隙状,淡黄色或黄白色,具裂隙,质坚脆,气微,味微苦,涩。

  2 理化鉴别
   
  2.1 荧光反应 取样品置紫外灯(356nm)下观察,南柴胡切面具橘黄色荧光,白头翁切面皮部具亮蓝色荧光,木部具淡黄色荧光。
   
  2.2 薄层色谱 取样品1g,加甲醇10ml,超声处理15min滤过,滤液浓缩至约3ml,作为供试品溶液,吸取供试品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醋酸乙酯—乙醇—水(8∶2∶1)为开剂,展开,展距约10cm,取出,晾干,喷以2%对二甲氨基苯甲醛的40%硫酸溶液,105℃加热约10min,置紫外灯(365nm)下检视,柴胡具2个黄色斑点和3个橙色斑点,而白头翁具6个橙色斑点且Rf值不同。结果见图1。

  图1 薄层色谱图(略)
   
  3 小结

  柴胡与白头翁均为常用中药,具有不同的功效,应分别应用。由于不法药商将白头翁最具鉴别特征的根头除去后掺入柴胡中,仅从性状较难区别,但二者荧光反应及薄层色谱有明显差异,可加以区别。
   
  (收稿日期:2004-07-16) 

  作者单位:311100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第一人民医院
   
       311100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药品监督管理局 

  (编辑一 坤) 

作者: 童明华张玮 2005-9-21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