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4年第2卷第12期中西医结合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水肿型胰腺炎的疗效观察

来源: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水肿型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64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6例在内科综合治疗的同时使用中药清胰1号汤,另加丹参注射液静滴,每天1次,连用7天。对照组28例单纯西医综合治疗。在治疗过程中,严密观察黄疸消退及腹痛腹胀缓解消失的时间,每天查血象、血尿淀粉酶及血清胆红素等,定期......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水肿型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64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6例在内科综合治疗的同时使用中药清胰1号汤,另加丹参注射液静滴,每天1次,连用7天;伴有黄疸者加用茵栀黄注射液静滴,每天1次,连用至黄疸消退。对照组28例单纯西医综合治疗。在治疗过程中,严密观察黄疸消退及腹痛腹胀缓解消失的时间,每天查血象、血尿淀粉酶及血清胆红素等,定期腹部B超复查。结果 治疗组36例中,临床治愈27例,显效6例,无效0例,治愈率75%,总有效率100%;对照组28例中临床治愈16例,显效5例,有效4例,无效3例(均为出现严重并发症向急性重症胰腺炎(SAP)转化而转外科治疗),治愈率57.14%,总有效率89.29%。治疗组总有效率及治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治疗组的治疗方案能迅速缓解临床症状体征:减轻腹痛至消失,快速退黄至消失,显著降低血尿淀粉酶至恢复正常,可阻止急性胰腺炎(AP)病变进一步恶化,防止并发症产生,加速机体康复,因此治疗AP我们提倡应用中西医结合的综合治疗方案。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急性水肿型胰腺炎

  急性胰腺炎(AP)是消化内科的常见急症,发病急,病情重,病情发展至急性重症胰腺炎(SAP)时病死率高达30%~50%,因此早期诊断和治疗AP,通过综合治疗阻止其向SAP发展而达到使机体快速康复是十分必要的。笔者对确诊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36例,并与单纯西医治疗的28例作对照,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64例急性水肿型胰腺炎患者均为我院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6例(其中伴有黄疸者8例),男16例,女20例,年龄18~69岁,平均46岁;对照组28例(其中伴有黄疸者6例),男12例,女16例,年龄23~65岁,平均43岁。全部病例均符合急性水肿型胰腺炎的诊断标准 [1]  。两组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在采用西医内科综合的同时使用中药清胰Ⅰ号汤:生大黄15g(后下),柴胡12g,白芍20g,黄芩10g,胡黄连10g,木香10g(后下),元胡10g,芒硝10g(冲服),水煎成200ml经胃管注入并暂时夹管,每天1剂,连用7天;另加丹参注射液20ml+5%葡萄糖液250ml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用7天;伴有黄疸者加用茵栀黄注射液40ml+5%葡萄糖液250ml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用至黄疸消退。对照组只用西医内科综合治疗。在治疗过程中严密观察黄疸消退及腹痛腹胀缓解消失的时间,每天查血象、血尿淀粉酶及血清胆红素等,定期腹部B超复查。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t检验和χ 2 检验。

  2 结果

     2.1 疗效判定标准 7天之内黄疸消退,腹痛腹胀缓解消失,体温及各项实验室检查指标恢复正常,进食3天无复发为临床治愈;7天之内临床症状体征显著好转,体温及各项实验室检查指标恢复正常为显效;7天之内临床症状体征减轻,体温及各项实全室检查指标均呈好转趋势为有效;未达到有效标准或死亡为无效。

     2.2 治疗结果 治疗组36例中临床治愈27例,显效6例,有效3例,无效0例,腹痛消失时间(32.8±10.6)h,黄疸消退时间(36.8±12.6)h,治愈时间(121.6±34.2)h,治愈率75%,总有效率100%;对照组28例中临床治愈16例,显效5例,有效4例,无效3例(均为出现严重并发症向SAP转化而转外科治疗),腹痛消失时间(50.2±18.3)h,黄疸消退时间(56.2±17.6)h,治愈时间(148.6±36.2)h,治愈率57.14%,总有效率89.29%。治疗组总有效率及治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急性胰腺炎属中医“胃脘痛”、“胁痛”、“结胸”、“脾心痛”、“厥心痛”等范畴,以腹痛为主症,是“腑气不通”的表现。中医学认为本病多由饮食不节、情志不畅、蛔虫上扰以及外邪侵袭等因素而诱发,其病变部位在肝、胆、胰、脾、胃、肠,发病机理为肝郁气滞、疏泄不利,肝胆脾胃功能紊乱,气机升降失司,清升浊降障碍,气滞湿阻壅塞,瘀凝不通,郁久利热,湿与热搏阻于中焦所致。本病中医可分为3期:早期正盛邪轻,以郁结为主,有肝胃气滞、湿热内蕴和蛔虫上扰之证;中期正盛邪实,常表现为邪热瘀结的互相兼杂和转化,有阳明腑实、肝胆湿热、气滞血瘀及痈脓或结胸之证;晚期邪实正衰、毒邪内陷、耗阴损阳,严重时可有厥脱之变。其中“血瘀”是决定病情轻重、预后好坏的关键,病机主要是“毒瘀互结”。我们根据“六腑以通为用,六腑以通为补,不通则痛,通则不痛”,中医辨证论治立足于“通”法,包括通里攻下、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清通脏腑等进行治疗。治疗组的中药清胰Ⅰ号汤具有通里攻下、清热解毒的功效,有抑菌、抗炎、利胆和促进肠蠕动的作用。方中大黄、芒硝通里攻下、荡涤积滞,能使胃肠肝胆邪热下行外出;柴胡疏肝理气;木香行气宽中,善行脾胃大肠之气滞;黄芩、胡黄连清热解毒燥湿利湿;白芍、元胡则缓急止痛。现代研究表明柴胡、黄芩、大黄、芒硝和木香等中药有明显的利胆和降低括约肌张力的作用,有利于解除胆汁、胰液的瘀滞,有利于AP炎症、感染的消退;有研究表明清胰Ⅰ号汤能明显减轻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时各脏器的病理变化,显著降低血浆内毒素及血尿淀粉酶,减少肠道细菌移位和感染发生机会,降低病死率,加速机体康复。近年来对SAP发病机理的研究进展:AP约有15%~20%可能恶化并出现器官衰竭或局部并发症成为SAP;也有研究发现炎症介质和微循环障碍在轻型AP向SAP演进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2]  。因此阻断炎症介质的作用和改善微循环可降低SAP的严重程度并提高治疗效果。丹参注射液具有活血化瘀作用,其药理作用广泛,可抑制血小板黏附、聚合和释放,降低血液黏滞度,改善微循环,明显改善胰腺血液灌注。清胰Ⅰ号汤和丹参注射液均能减轻胰腺组织病变程度,防止SAP的重症化过程,从而减少AP并发症及病死率。另外,皮肤巩膜黄染,血清胆红素升高应用茵栀黄注射液可达消炎利胆退黄的作用。茵栀黄注射液中的茵陈能清热利湿、利胆消炎,增加胆汁分泌,并有驱蛔虫的作用;栀子清热解毒,凉血止血;黄芩苷清热解毒,利胆凉血;金银花有清热解毒,消炎杀菌等作用,有研究表明茵栀黄注射液治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对消除黄疸有较好的疗效。本组资料提示治疗组黄疸消退及血清胆红素恢复正常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而临床症状体征如腹痛、腹胀、发热及白细胞、血尿淀粉酶等恢复正常的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和治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本组资料还显示对照组在疗程中出现严重并发症向SAP转化3例而转外科治疗; 而治疗组未发现出现并发症。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治疗组中在第1个疗程内未治愈的病例继续坚持治疗至第3个疗程后全部治愈。

     综上所述,治疗组的治疗方案能迅速缓解临床症状体征:减轻腹痛至消失,快速退黄至消失,显著降低血尿淀粉酶至恢复正常,可阻止AP病变进一步恶化,防止并发症产生,加速机体康复,因此治疗AP我们提倡应用中西医结合的综合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 李乾构,周学文,单兆伟.实用中医消化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818.

    2 黄培乐,李昕钰,梁军,等.中药清肝利胆汤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作用.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1,21(6):461-462.     

  作者单位:538021广西防城港市中医医院消化内科 

  (收稿日期:2004-06-28) (编辑晓 亮)

作者: 李树标 2005-9-21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