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5年第3卷第5期经验交流

胆囊结石手术排石治疗的探讨

来源: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普遍提高与生活节奏加快,胆囊结石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有效且痛苦较小的治疗方法,一直是医学界探讨的重要课题之一。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我国中西医结合的开创发展,以总攻排石为代表的药物治疗及体外震波碎石的问世及手术操作的改进,各种排石方法不断涌现,提供了胆囊结石治疗新思路。对我院自199......

点击显示 收起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普遍提高与生活节奏加快,胆囊结石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有效且痛苦较小的治疗方法,一直是医学界探讨的重要课题之一。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我国中西医结合的开创发展,以总攻排石为代表的药物治疗及体外震波碎石的问世及手术操作的改进,各种排石方法不断涌现,提供了胆囊结石治疗新思路。对我院自1990~2002年间收治318例施行手术治疗的胆囊结石病例及随访结果进行探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318例中32例术前经数种排石治疗,男12例,女20例;年龄21~78岁。术前未经排石治疗286例,男131例,女155例,年龄18~79岁。

    1.2 手术方法 分别采用上腹部及右肋缘下切口行胆囊切除,术中出现胆总管扩张明显,炎症严重,可扪及管内结石、胆囊结石、异物等情况,常规行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T”管引流术。

    2 结果

    2.1 术中所见 术前经排石治疗者胆囊、胆囊管、胆总管炎症较明显与周围组织多有不同程度的粘连,其中12例胆囊逆行切除;10例行胆总管探查、取石、“T”管引流,占31.3%,9例有胆总管结石,6例见胰腺炎症表现。未经排石治疗者,炎症一般不明显,仅有5例因粘连而逆行切除胆囊,探查胆总管15例,11例有结石,探查率仅为5.2%。

    2.2 疗效及预后 经排石者,术后住院时间平均为12.8天,最长者32.5天;未经排石者,术后住院时间平均为10.5天,最长15天。经排石者12例“T”管引流,留置时间平均49.5天,3例留置3个月以上;未经排石病例中8例“T”管引流,留置时间平均33.5天。术后进行随访2年余,术前经排石治疗者,胆石症复发6例(18.8%);术前未经排石者复发15例(5.2%)。

    3 讨论

    排石治疗有多种方法,如果胆管内压力梯度较小,Oddi括约肌的舒张功能欠佳或炎症狭窄,排石后胆囊结石将滞留于胆总管内,造成胆道感染或梗阻,使胆总管内压力增高,导致感染的胆汁逆流入主胰管引起胰管内压力升高而促发胰腺炎的发生,且非手术治疗难以控制胰腺的病理演变,又增加了胆总管的探查率,故排石治疗应选择有适应证病例,减少术后并发症。排石可使胆道黏膜受机械性损伤,创伤性炎症易导致胆管周围粘连、瘢痕形成,这是胆囊术后综合征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使结石易于形成,术后使复发率提高。排石亦可造成患者肝脏功能损伤,免疫力及组织修复力降低,使术后切口愈合延迟,住院时间延长,“T”管留置时间亦延长。术前经排石者,术后常出现胆囊切除后胆道动力障碍,特别是胆汁反流性胃炎较为多见,本组有12例术前经排石者出现此症,而未经排石治疗者,无上述症状出现。总之,随着胆石症的临床模式的改变,排石处于探索、研究阶段,应选择适应证病例进行,不可任意扩大其适用范围,手术治疗胆囊结石,目前仍是最为行之有效的治疗手段之一。

    (编辑周 雷)

    作者单位:215107江苏省苏州市东山地区人民医院

作者: 徐立新 2005-9-21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