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5年第3卷第13期临床护理

非典型急性心肌梗死24例临床分析

来源: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摘要:近3年来,本科共收治24例非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现将诊治情况及临床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60岁以上21例,糖尿病史者5例,均符合1979年WHO制订的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准。2临床表现24例患者均无典型胸痛,首发症状表现为左心衰竭4例,头晕、乏力1例,休克2例,急性上腹痛以胃肠道症状(恶心、呕吐等)为突出表现......

点击显示 收起

  近3年来,本科共收治24例非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现将诊治情况及临床分析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24例,男14例,女10例;年龄40~75岁。60岁以上21例,糖尿病史者5例,均符合1979年WHO制订的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准。
   
  1.2 临床表现 24例患者均无典型胸痛,首发症状表现为左心衰竭4例,头晕、乏力1例,休克2例,急性上腹痛以胃肠道症状(恶心、呕吐等)为突出表现者3例,胸闷不适10例,异位痛4例(左肩及左上肢痛2例,头部及枕后部疼痛1例,背痛1例)。心电图检查仅8例为典型表现,其余为超急性期T波高耸1例,R波振幅降低2例,合并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2例,单纯正后壁心肌梗死3例,心内膜下梗死3例,再发心肌梗死4例,合并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1例。治愈19例,死亡5例(2例死于心源性休克,1例死于心源性猝死,2例死于急性左心衰竭)。
    
  2 讨论
    
  由于临床症状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更易被误诊、漏诊。分析其原因可能是:(1)老年人对疼痛的敏感性及反应性下降,或因梗死灶较小而无胸痛;(2)脑循环障碍,缺血缺氧造成感觉迟钝对疼痛反应降低;(3)糖尿病患者可能因交感神经痛觉纤维的变性造成痛阈升高;(4)心肌梗死合并心衰、严重的心律失常、脑卒中等较重的并发症时,易被掩盖造成无痛的假象;(5)胃肠型心梗可因影响膈神经出现腹痛;(6)心梗时酸性代谢产物刺激心交感神经传入纤维产生痛觉,向C 2 ~T 10 脊神经支配的部位放射引起异位疼痛。另外,心电图有时也可缺乏典型表现:如合并左束支传导阻滞,预激综合征等心律失常,可掩盖原发梗死图形。在原有心肌梗死的相对应部位发生新的梗死时,可使原梗死图形消失。急性心内膜下梗死只有缺血性ST-T改变等。所以,应熟悉此类心电图的变化,否则,漏诊将造成严重后果。
   
  总之,急性心梗因其梗死部位、个体差异及病程的不同可有1/3患者缺乏典型症状。非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识别,积极治疗,对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尤为重要。临床医生应详细询问病史,全面查体,尤其注意对年轻人及老年人的心电图监测,结合心肌酶学改变,以提高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率。 

  (编辑:云 兆)

  作者单位:835000新疆伊宁市农四师医院内一科

作者: 李晓玲陈云国 2005-9-21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