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5年第3卷第14期

血液流变学、血液黏度与中风

来源: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摘要:血液流变学主要诊断血液黏度高低,通过检查全血黏度、红细胞压积等几项主要指标来确定高黏滞血症。血液流变检验可以用来诊断各种疾病,如对于中风,它就是一个可靠的诊断指标。本文从血液流变学的基本概念、血液流变学检查的意义、血液流变学的临床应用3个方面,分析了以血液流变检验来确定血黏度增高与中风的密切关系。......

点击显示 收起

  血液流变学主要诊断血液黏度高低,通过检查全血黏度、红细胞压积等几项主要指标来确定高黏滞血症。血液流变检验可以用来诊断各种疾病,如对于中风,它就是一个可靠的诊断指标。

  本文从血液流变学的基本概念、血液流变学检查的意义、血液流变学的临床应用3个方面,分析了以血液流变检验来确定血黏度增高与中风的密切关系。

  1  血液流变学基本概念

  血液流变学是研究循环血液及其组分流动和变形的学科。几十年来,血液流变学的发展日益广泛深入,在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中,越来越显示了它的意义。

  2  血液流变学检查的意义

  血液流变学是一门崭新的学科,它专门研究血液在人体血管内是如何流动的[1]。许多医院给患者做血液流变学检查,简称“血流变”检查。血流变检查的核心是血液黏度的高低,通过检查全血黏度、红细胞压积、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和红细胞变形能力几项主要指标,来确定血液黏度是否增高或降低。如增高就称为高黏滞血症,如降低就称为低黏滞血症。随着年龄增大,人的血液黏度逐渐增高。高血黏度是由一个或数个血液黏滞因素升高所致的综合征,它可继发于某些疾病,也可导致某些疾病的严重恶化[2]。

  3  血液流变学的临床应用

  随着血流变学基础理论的发展和日益广泛的临床应用,大家越来越深刻的认识到,体内血液黏度异常改变是一种基本的病理生理的反应,也是人们健康状况的重要信息。血液黏度增高与降低,直接关系着人体组织器官血液供应的减少与增加,从而直接影响人体组织器官的代谢及功能状态。因此,血液黏度的检测已逐步成为临床常规检验和自我保健的重要指标,并且在亚健康领域、预防医学和老年医学方面越来越显示其重要的意义[3]。

  目前认为,中风病的病理改变主要包括三方面:即血压增高、动脉硬化及血黏度异常[4]。高血压经过治疗可以控制在正常水平,已硬化的动脉血管很难再“变软”[5],血黏度的改变成为防治中风的重要方面。中风患者的血液由于黏度增高不易流动,由于血液流动缓慢造成脑供血不足。脑是全身最重要的器官之一,需要充分的血液供应[6]。如果得不到充足的血液供应,脑细胞就会受到损害,就会发生中风。约75%的中风患者(脑血栓)血液黏度增高,约25%的中风患者(脑溢血)血液黏度减低[7,8]。因此,血流变检查对鉴别中风是缺血性的还是出血性的有很大帮助。

  随着年龄增长,血液黏度逐渐增高,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随着我国生活水平的提高,食物结构由粗粮型向副食型转变,高脂肪、高热量食品易使人肥胖,血液中的脂肪、胆固醇含量增高,致使血黏度增高,影响血液的流速[9]。因此,中老年人早晨起床后,饮适量的水,稀释血液,降低血黏度,可以避免各种疾病的发生。定期检查血流变,是监测病情,指导治疗及预后判断有价值的资料[10]。

  【参考文献

  1  王天佑.血液流变学.乌鲁木齐:新疆科技卫生出版社,1992,67-68.

  2  陈魁卿.血液流变学及其临床应用.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89,32-33.

  3  李家增,贺石林,王鸿利.血栓病学.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15-17.

  4  朱晓妮,乔丽华.200例高脂血症、200例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测定分析.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2001,11(15):129-130.

  5  任峰,任树生.血液流变学临床应用指南.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1996,25-30.

  6  胡金麟.细胞流变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50-55.

  7  李家增,王鸿利,王学锋.血栓与出血的诊断及治疗.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3,10-11.

  8  王学锋,王鸿利.血栓与止血的检测及应用.上海:世界图书出版社,2002,68-70.

  9  彭黎明,王鸿利.我国血液实验室诊断的若干问题.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4,27:401-403.

  10  王兆轼.英国实验学会对易栓症诊断和治疗的指导意见.血栓与止血,2003,9(4):134-141.

  作者单位: 300193 天津,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

  (编辑:建  伟)

作者: 张月菊 2005-9-22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