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5年第3卷第14期

几种特殊患者静脉穿刺技巧探讨

来源: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摘要:静脉穿刺是护理工作中的一项基本技术操作,也是临床给药的主要方法之一。静脉穿刺的成功率至关重要,它不仅保证了治疗药物的及时有效应用,而且还减少了患者的痛苦。临床护士必须勇于实践,努力探索,无论穿刺的难度如何,都要争取“一针见血”,迅速准确地完成静脉穿刺术,为抢救赢得时间。同时,其穿刺技术如何,直接关......

点击显示 收起

  静脉穿刺是护理工作中的一项基本技术操作,也是临床给药的主要方法之一。静脉穿刺的成功率至关重要,它不仅保证了治疗药物的及时有效应用,而且还减少了患者的痛苦。临床护士必须勇于实践,努力探索,无论穿刺的难度如何,都要争取“一针见血”,迅速准确地完成静脉穿刺术,为抢救赢得时间。同时,其穿刺技术如何,直接关系到提高医疗护理质量,增进医患关系的问题,笔者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探索,初步总结了几种静脉穿刺失误的原因及穿刺方法成功的体会,现浅谈如下。

  1  几种特殊患者的静脉穿刺

  1.1  水肿患者的静脉穿刺  临床上此类患者不少,此类患者因血管前水肿组织所掩盖,不易看到和扪及,穿刺很易造成失误,遇到这种患者,首先应镇静、沉着,注射前可先将肢体抬高,用手指沿血管解剖部位压迫片刻,以暂时驱散皮下水分,使血管暴露后立即消毒正中进针,可不用止血带。

  1.2  末梢循环差的患者的静脉穿刺  患者血管的收缩和扩张功能低下,血管不充盈,通透性增强,往往只能隐约看到浅蓝色的血管走向。此时在静脉近心端扎紧止血带,再向静脉回流方向充分捱压血流或用一些物理刺激,如拍打局部或热敷等,使局部静脉暂时充盈暴露,采取正面挑起进针,使血管壁上下分离,也可用二度进针法,即刺入静脉见回血后,暂不放松止血带,缓慢注入少量药液,使血管内压增大而扩张,再度进针,直至适宜深度,这类血管的穿刺往往没有回血,因此,穿刺时要细心体会,才能觉察到针头进入血管的落空感,如未觉察到,可挤压血管的近心端也许可见少量回血,以判断穿刺成功。

  1.3  消瘦或血管硬化患者的静脉穿刺  患者皮下脂肪少,静脉明显暴露,但很粗硬且管腔狭窄,弹性也差,易滑动,不易固定。穿刺时因管壁增厚,针尖不易刺入管腔,穿刺者可感到血管坚韧如绳索状。穿刺时用左手拇指与食指分别固定血管上下端或用左手把血管两旁的皮肤拉紧固定血管。穿刺时针尖应在血管的上方向下压迫,进针角度为30°,进针要快而稳,见回血后放平针体,再慢慢进入血管少许并固定即可。

  1.4  肥胖患者的静脉穿刺  肥胖患者皮下脂肪厚,静脉细且位置较深,不显露,有的用止血带后仍不明显,无法看清静脉。手指摸时静脉较固定不易滑动,有饱满感,多采用正中进针,与皮肤成30°~45°角刺入,待回血时将角度减小,再向血管内进针少许。

  1.5  烧伤严重患者的静脉穿刺  选择血管较困难,不便扎止血带,也不易固定,应首选健康皮肤处的血管,以指压法代替止血带,穿刺成功后,用无菌纱布覆盖针眼以绷带固定。烧伤愈合的浅静脉十分脆弱,不宜选择小血管以防血管破裂,药液流出。

  2  体会

  2.1  树立必胜的信心是穿刺成功的基础  在给患者做静脉穿刺时,要树立“一针见血”的必胜信念,穿刺者有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是穿刺正常发挥的关键。遇到静脉穿刺难的患者,要保持镇静,仔细、耐心、认真地选择血管,不要抱着试试看的想法,要有“一针见血”的坚定信念,穿刺在意念的作用下成功率会很高。

  2.2  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是穿刺成功的重要因素  临床上常见有些患者由于精神紧张,穿刺前选好的血管显而易见,但针一刺进去,血管则变得模糊不清或表皮收缩,进针困难或肢体移动,造成穿刺失败。因此,穿刺前护士要针对患者的心理状态做好心理护理,使患者对护士产生高度信赖,相信护士能给予最娴熟的技术,消除恐惧的心理,以取得最佳配合,为穿刺成功创造良好的条件。

  2.3  血管的选择确定是穿刺成功的前提  当遇到血管状况不良的患者,一定要耐心细致认真的寻找血管。血管选择确定的原则是做到“心中有数”,即对欲穿刺血管的位置、方向、深浅、活动等了如指掌,争取一次成功。千万不可做试验性穿刺,否则针一刺进皮肤就出现盲目感,容易失败,给患者增加不必要的痛苦。因此,血管的选定决定穿刺的成败。

  2.4  静脉穿刺的技巧是穿刺成功的关键  不同静脉的穿刺有不同的技巧,如易活动的静脉应固定静脉两端,从静脉上方直接刺入;手背静脉穿刺时,护士用左手将患者手固定成背隆掌空的握杯状,无需嘱患者握拳;肥胖患者穿刺要深,角度要略大。如果不掌握各种静脉穿刺技巧,即使有良好的心理状态,患者的最佳配合,良好的血管,也可能使穿刺失败。同时,护士要加强自身的业务学习,提高技术操作能力,在临床实践中勇于探索,掌握更多的静脉穿刺技巧,以减轻患者的痛苦。

  作者单位: 311612 浙江建德,建德市第三人民医院

  (编辑:一  凡)

作者: 冯 娟 2005-9-22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