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5年第3卷第20期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12例治疗体会

来源: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
摘要: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约占术后肠梗阻的20%,此类肠梗阻并非少见,临床上应引起注意。我院2001~2003年收治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10例,应用禁饮食、肠外营养、肠内营养、生长抑素等综合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发病时间在术后7~25天。2方法治疗上采用禁饮食、胃肠减压、肠外营养、肠内营养、抗感染及对症治疗,同时......

点击显示 收起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约占术后肠梗阻的20%,此类肠梗阻并非少见,临床上应引起注意。我院2001~2003年收治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10例,应用禁饮食、肠外营养、肠内营养、生长抑素等综合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10例中男7例,女3例。年龄30~78岁。手术类型:闭合性腹部损伤升结肠破裂修补术4例,胃溃疡胃大部切除术4例,开放性腹部损伤小肠破裂修补术2例。全组病人均有近期腹部手术史及腹痛、腹胀、呕吐、停止排气排便,尤以腹胀症状为著。发病时间在术后7~25天。均有不同程度的腹部压痛、反跳痛,肠鸣音均有减弱或消失。腹部X线检查8例见液气平面,2例未见液气平面。

  1.2  方法  治疗上采用禁饮食、胃肠减压、肠外营养、肠内营养、抗感染及对症治疗,同时应用生长抑素,如善宁、思他宁。待病人腹胀、腹痛、恶心、呕吐症状缓解,肠鸣音逐渐恢复后,逐渐加用肠内营养,如安素。

  1.3  结果  本组10例经治疗后痊愈,随诊6个月~1年,无梗阻复发。

  2  讨论

  从本组病例来看,本病多见于手术操作范围广、出血多、创伤重、年龄大、手术时间长的病例。这类肠梗阻腹胀尤为明显,肠鸣音减弱或消失,肠功能恢复时间较长。保守治疗大多有效,病程一般在10天左右,本组2例病程达20天。

  治疗上,如诊断明确,应先予禁饮食、胃肠减压、完全肠外营养(TPN),缓解腹胀,改善营养状况,纠正低蛋白血症,减少胃肠道积气及消化液积聚,减轻肠壁水肿,改善肠壁血液循环,减少肠内、肠外炎性渗出。同时给予生长抑素,抑制胃肠消化液的分泌,减少肠腔内液体潴留,以利于肠壁血液循环的恢复。根据情况,可应用抗肠道细菌,包括抗厌氧菌的抗生素。待症状缓解,可加用肠内营养液。肠内营养有利于保持肠黏膜结构与功能的完整,从而维持肠黏膜屏障功能,避免长时间肠外营养出现的一系列代谢并发症、导管所致并发症的发生[1,2]。

  特别指出的是,开始治疗后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尤其是腹部体征的变化,一旦出现绞窄性肠梗阻征象时应立即中转手术治疗。

  【参考文献】

  1  黎介寿.认识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的特性.中国实用外科杂志,1998,18(7):388.

  2  吴在德,吴肇汉.外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475-479.

  (编辑:林剑雷)

  作者单位: 161005 黑龙江齐齐哈尔,齐齐哈尔市公安医院普外科

作者: 张齐 2006-8-2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