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6年第4卷第5期

艾滋病患者的心理护理

来源: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了解艾滋病患者的心理状况,探讨有效的护理措施,减少艾滋病的传播。方法自2003年1月~2006年1月本院针对42例艾滋病患者的个体差异,进行了不同的心理分析和心理护理。结果有效地提高了患者的生命质量,极大地延长了患者的生命。结论心理护理在艾滋病治疗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了解艾滋病患者的心理状况,探讨有效的护理措施,减少艾滋病的传播。方法  自2003年1月~2006年1月本院针对42例艾滋病患者的个体差异,进行了不同的心理分析和心理护理。结果  有效地提高了患者的生命质量,极大地延长了患者的生命。结论  心理护理在艾滋病治疗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艾滋病;心理分析;心理护理

  艾滋病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其主要表现为全身衰竭和免疫功能低下所致的一系列机会性感染,通过性、血液和母婴三种接触方式传播,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新的致死性传染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艾滋病以极快的速度在全世界蔓延,目前尚无法治愈。由于大多数人对其持有不正确的态度观念,从而导致艾滋病的特殊性。为了减少因心理负担而造成的不利于机体的影响,笔者自2003年1月~2006年1月对42例住院患者在整体护理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的比重。经过3年多的对照观察,结果显示有效地心理护理提高了患者的生命质量,大大延长了患者的生命。所以心理护理在艾滋病护理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现在,艾滋病(AIDS)的蔓延已不仅是医学问题,而且还产生巨大的社会影响,并且大多数人对其持有不正确的态度观念,从而导致艾滋病的特殊性。因此,对艾滋病患者进行正确的心理分析和有效的心理护理对临床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  临床资料

  本组42例均为我院住院病人,其中男22例,女20例,年龄24~40岁。

  2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此病患者多为青壮年,正处于花样年华,自尊心强,且艾滋病被人们认定是一种性病,是一种违反社会伦理而又不光彩的病,被大多数人所歧视、排斥。当患者一旦被确诊或被怀疑为艾滋病时,其心理应激引起的矛盾冲突,容易导致焦虑、恐惧、绝望、羞愧、罪恶、束手无策等不愉快的情绪,并产生心理恐惧。根据我院对42例住院患者进行心理评估,发现100%的艾滋病患者存在着严重的心理问题。所以人们不应以道德观来衡量患者,而是应以正常的医学观看待患者,不恐惧、不歧视患者,主动、亲切地与患者交谈,了解患者的心理问题,帮助患者正确对待所患疾病,缓解其心理压力。首先,用心倾听者患者的自我表达,让他感到倾听者能够明白他的处境和想法,感到有人理解他,给他一种舒畅、释然和满足的感觉;其次,做好以病人为中心,满足患者个体需要的护理,也有利于建立护患的信任关系。并且运用语言及非语言的沟通技巧了解病人的心理活动,在为他们解决躯体痛苦的同时也使他们得到心理上的治疗。

  3  减轻艾滋病患者及感染者的心理负担

  患者被确诊或被怀疑为艾滋病时,对艾滋病这一病症了解较少,引起心理应激矛盾冲突,且主观感觉异常,对周围的事物特别敏感。再者艾滋病患者需要长期用药,很容易出现药物不良反应,产生悲观情绪,对事业及人生失去信心,对生活缺乏乐趣,易产生自卑和依赖心理。此时同患者交谈时要有耐心,态度要亲切和蔼,建立相互信赖关系,给患者提供感情支持,帮助患者表达内心顾虑、恐惧、感受和期望,对患者表示理解和接受,避免虚假的保证,提供患者发泄的场所与机会,鼓励患者与家属之间的情感交流。与患者交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3.1  解释性交流 

  让艾滋病患者充分了解艾滋病发生、发展及防治的有关知识及变化规律,提供有关HIV/AIDS的健康教育资料,反复宣传艾滋病是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和药物等治疗措施而得到控制的,能够长期存活,良好的心理状态可使病情缓解,有利于艾滋病的治疗与恢复。

  3.2  鼓励性交谈 

  鼓励患者以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面对疾病,主动配合治疗,保持心理上的平静,情绪上的稳定,使患者主动调整自己的兴趣,使生活丰富多彩,对人生充满信心和力量,接受现实、重新生活,接受他人的帮助及接受医护人员的身心护理。

  3.3  沟通性交流 

  根据艾滋病患者的不同生活环境、受教育的程度、所从事的职业以及人格、性格的不同特点,掌握患者的心理变化,精神上给予同情,循循善诱,耐心疏导。与病人通过交谈进行感情沟通,建立友谊,使病人保持良好的心态。同时体察病人的心理需要,耐心听取病人的诉说,了解病人形体上的痛苦,满足病人的合理要求。

  3.4  劝导性交流 

  艾滋病患者以青壮年为多,他们多愁善感,更需要加强护理,进行劝说开导,减轻心理负担。对于育龄期男女,医护人员应强调改变生活行为方式,避免不安全性行为,切断HIV传播主渠道是患者的责任。激励患者排除心理障碍。

  4  尊重患者的隐私权

  医护人员有为患者保密的责任,护理人员应当有高度的护理道德观,以便取得患者的信任。使患者能够尽快的接受和正视艾滋病所带来的压力与后果,减轻与缓解心理和精神负担。面对现实,主动地接受治疗和护理。因此,医护人员应充分尊重患者的生命健康权、人身权、隐私权、基本医疗权、自主权、自我决定权、知情同意权、隐私权、保密权。

  5  帮助患者建立健康、道德的行为规范

  艾滋病作为一种目前尚不能治愈的疾病,健康教育尤为重要。护理人员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职业素质。使患者克服多虑、恐惧、孤独的心态,增强自尊心,控制主观冲动,消除自卑依赖性,乐观生活。在临床护理中,护理人员对患者及其陪护人员进行健康教育,提供艾滋病相关知识及有关艾滋病方面的新进展、新消息,使他们减轻心理负担,并运用心理暗示,鼓励、诱导患者正视现实、接受现实。指导艾滋病患者进行正确的自我护理,提高艾滋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的放矢地帮助病人适应医院环境,消除家庭成员与病人之间的隔阂和矛盾,同时可以使他们积极的配合治疗,促进康复。

  6  运用现代护理的护理方式

  现代护理学针对艾滋病患者的各种心理特点提出了转移疗法、音乐疗法、色彩疗法等新型的护理方式。

  6.1  转移疗法 

  通过转移艾滋病患者的思维注意力,消除其不良心理,改变病人的情绪及心态:(1)应试转移法:在艾滋病患者的护理过程中,有意识地让患者学习艾滋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并发症、治疗方法、护理方法及饮食疗养等卫生知识,并有计划地向患者提出一些问题,使患者移情于对艾滋病知识的学习之中,达到舒解情志、缓解心理矛盾的作用,同时改善了心理及掌握了专科知识,便于更好地配合治疗,提高疗效,促进康复。(2)喜疗转移法:让艾滋病患者多听相声、看小品、听笑话、看喜剧、读幽默小说等,使其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树立对生活的信心和兴趣,鼓舞治愈疾病的勇气。

  6.2  音乐疗法 

  其作用在于感化、调节人的性情,让人们获得美的享受,不同的乐曲因节奏、旋律、和声、音响的不同,分别起到镇静、兴奋、镇痛等治疗作用。

  6.3  色彩疗法 

  就是利用不同色彩,通过人的视觉感官,对人体起一定的调整作用,应用色彩疗法可以促进其身心恢复健康。调整病人周围的色泽,对心理治疗有一定作用。

  7  小结

  根据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与世界卫生组织估计,截止到2001年12月31日,全球累计约有4000万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其中约有1/3为15~24岁的年轻人),平均每天有1.5万例新感染HIV,每天有8000例因艾滋病而死亡。一份题为《亚洲企业与艾滋病:扭转潮流》的报告指出,中国是世界上艾滋病毒感染率递增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截止2005年6月底,全国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126808例,其中艾滋病病人28789例,累计死亡7375例。如果中国继续让艾滋病毒以这种速度蔓延,到2010年,中国的艾滋病毒感染者将超过1千万。

  艾滋病(AIDS)是一种由艾滋病病毒,即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侵入人体后破坏人体免疫功能,使人体发生多种不可治愈的感染和肿瘤,最后导致被感染者死亡的一种严重传染病。AIDS被称为“当代瘟疫”和“超级癌症”已引起世界卫生组织(WHO)及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
  现在,艾滋病还是一种不可治愈的传染病,病死率极高,通过我们在护理上的整体化护理,以及加强心理护理,有效的提高了患者的生命质量,大大的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时间。为了使艾滋病患者早日康复,提高其生活质量,我们应充分地认识患者的心理反应和心理需求,提供适合艾滋病患者的最佳心理护理,使心理护理在治疗艾滋病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作者单位: 410003 湖南长沙,长沙市第六人民医院(原长沙市传染病医院)

  (编辑:于  伽)

作者: 张慧群 2006-8-2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