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6年第4卷第7期

浅谈对中风患者的中医护理体会

来源: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
摘要:中风是一种起病急骤、变化多端、病死率高的急性内科疾病,如能及时诊治、精心护理,绝大多数病人是可以治愈和好转的。我科自1999~2000年收治中风病人34例。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2急性期的护理2。...

点击显示 收起

  中风是一种起病急骤、变化多端、病死率高的急性内科疾病,如能及时诊治、精心护理,绝大多数病人是可以治愈和好转的。我科自1999~2000年收治中风病人34例。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34例中,年龄32~76岁;脑出血16例,蛛网膜下腔出血4例,脑梗死12例,暂短性脑出血发作2例;痊愈22例,好转12例,无一例发生褥疮。

  2  急性期的护理

  2.1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特别是神志、瞳孔的变化,对光反射是否灵敏及舌质、舌苔的变化,为本病的重要依据。要做好详细记录,发现异常需及时报告医生,并协助做好相应的处理,神志不清或昏迷不醒、瞳孔扩大或缩小、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表示病情有变化,舌绛、舌苔黑属病情危重。

  2.2  绝对卧床休息  避免搬动,床边加床档,以防躁动者坠床,保持病室环境安静、空气清新,取平卧位,头部抬高15°~30°,脑出血者头部戴冰帽,以降低脑细胞代谢率,减少脑组织耗氧量,同时有降低颅内压的作用。

  2.3  神志昏迷者的护理  神志昏迷者按昏迷常规护理。

  2.4  及时给氧  改善脑细胞缺氧状况,保护脑细胞,并注意保持呼吸道及鼻导管通畅,痰多及呕吐者者应使患者头部偏向一侧,及时吸痰和清除呕吐物。

  2.5  注意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  特别是血压的变化,患者颅内压升高时,多有烦躁不安,应及时降低颅内压,多采用以下方法:(1)20%甘露醇注射液(125ml或250ml)每4h或6h、8h快速静点;(2)静点清开灵注射液醒脑开窍、清热解毒;(3)使用速尿注射液;(4)冰敷头部;(5)口服或鼻饲安脑丸、中药犀角地黄汤等处理,降低颅内压后使患者安静。

  2.6  预防感染  (1)病人入院后,床褥应保持整洁、干燥,必要时铺橡胶单、中单,避免尿粪污染,并且身体受压处的骨隆突处垫以气圈、棉垫或海绵垫,定时翻身拍背,并用30%红花酒精按摩受压部位,预防褥疮和坠积性肺炎的发生。(2)加强口腔护理。

  2.7  记录24h出入量  了解体液平衡情况,供给足够的水分和营养,急性期应给予营养丰富的清淡、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如:西瓜汤、绿豆汤、鱼汤、牛奶、豆浆等,忌辛辣、燥、火之类及油炸之品,昏迷病人及不能进食的病人超过24h即给予鼻饲饮食。

  2.8  保持肢体功能位置  有偏瘫的中风患者,切忌瘫侧的肢体受压,病情稳定后,瘫肢定时被动活动。

  3  恢复期的护理

  3.1  加强精神护理  不同的情志变化对内脏有着不同影响,恢复期患者特别是偏瘫患者都有多种思想顾虑,出现紧张、恐惧心理,害怕会残废,我们除了热情关怀照顾之外,还应耐心开导、安慰,做好病人的身心护理,减少七情致病,使病人树立信心,配合治疗。

  3.2  饮食护理  根据“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者补之”的原则,食补配合药补。恢复期通过合理饮食调护,宜低脂饮食,对于高血压病人宜低盐饮食,忌烟、酒等,缩短疗程,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3.3  针灸治疗  在口服中药汤剂的同时配合针灸、推拿、理疗,调节神经、疏通经络气血。使语言不利或偏瘫者逐渐恢复语言和肢体自主运动能力。

  3.4  加强功能锻炼  功能锻炼是中风患者功能恢复不可缺少的重要措施,病情稳定后,护理人员应协助患者在床上对瘫肢做被动运动,指导患者用健肢按摩瘫肢,并向患者介绍同类患者刻苦锻炼治愈的病例,使患者树立信心。每天坚持锻炼2~3次,功能锻炼从简单到复杂、从床上到床下、从室内到室外,如肢体简单屈伸,然后站立、下蹲、站起再由别人辅助行走等,从而防止瘫肢发生废用综合征。

  (编辑:江  枫)

  作者单位: 161000 黑龙江齐齐哈尔,齐齐哈尔市中医医院

作者: 于艳红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