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6年第4卷第10期

浅谈脾胃病的诊治

来源: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
摘要: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同居中州,其功能特点主要集中于升与降。脾运化水谷精微充养一身,胃受纳腐熟水谷五味,二者互为表里,升降相因,不但主持水谷的腐熟,精微的布化,而且是整个人体的气机升降的枢纽。脾胃之为病,则升降失常,生化乏源,脏腑失养,百病始生。...

点击显示 收起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皆赖以所养。脾胃同居中州,其功能特点主要集中于升与降。脾升则健,胃降则和。脾运化水谷精微充养一身,胃受纳腐熟水谷五味,二者互为表里,升降相因,不但主持水谷的腐熟,精微的布化,而且是整个人体的气机升降的枢纽。脾清阳上升,胃浊阴下降,则气血生化有源,出入有序。脾胃之为病,则升降失常,生化乏源,脏腑失养,百病始生。

    笔者在临床中积累了一些脾胃病的治疗经验,现总结如下。

    1  脾胃病重在调理气机,脾胃同治

    脾胃的功能特点集中于升与降。脾主运化,主升清;胃主和降,以降为顺,是一身气机升降之枢纽。脾胃为病,常见升降失常。脾失健运,则清气不升;胃不和降,则浊阴不降,反升为逆。脾胃之升降,有互为因果。胃失和降,则脾气不升;脾升失常,则胃亦不降。在临证中使用常规方药未果,不妨加用升降气机之药,脾胃同调之法,则多可见效。

    2  脾胃病变多湿多滞

    脾胃病变多湿多滞,其中脾喜燥而恶寒湿,脾易为湿困;胃有喜润恶燥之特征,胃易为热壅。总为气机升降失常所致。故脾胃病不宜大补大泄,而贵在调理,探本求源,明气机失调之因,辨证论治,使脾胃气机升降恢复正常,使湿滞消,升降和,诸证可除。

    3  肝脾同调

    脾胃与肝胆同居中州,肝主疏泄,主司一身之气机出入,辅助脾胃升降。脾主升清,胃主和降,赖肝脏之功,方能发挥人体气机枢纽功能。肝脾主升,胃主降,共同发挥疏理气机升降,协调气机运化之功能。肝脏疏泄失常,实则肝木犯土,虚则土虚乘木,脾胃之病乃生。

    4  脾肺同治

    因脾主运化水谷,化谷如沤;肺主布散精微,输布如雾。脾需肺之协助,才能完成布散水谷精微的功能。脾主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肺主宣发肃降,脾胃主升清降浊,同司气机升降。因此,治脾莫忘理肺,治肺必究其脾。

    5  脾胃与肾同治

    脾为太阴湿土之脏,喜温燥而恶寒湿,得阳气温煦则运气健旺。胃有喜润恶燥之特性,胃不仅需要阳气的蒸化,更需要阴液的濡润。由此可见,脾胃功能的发挥赖于肾真阳的熏蒸。肾阳为一身阳气之根本,胃阴亦源于肾阴。脾阳虚时,在温补脾胃的基本方药中加用补肾阳药;胃阴虚时,在滋养胃阴的基础上,亦应加入滋补肾阴药。

    6  酌情选用活血化瘀类药物

    古人云:“通则不痛,痛则不通”,活血化瘀类药物一般认为是治疗疼痛的主药。但脾胃之病,经久不愈,摄食减少,化源不足;服药日久,耗气伤脾,必见气虚;气虚则血运不畅,血瘀经络,日久治不愈的脾胃病在治疗中,应酌加活血化瘀之品,以辅助君臣之药使瘀滞得消,脾气渐旺,运化升降功能恢复。

    总之,脾胃病治疗,掌握了脾胃病生理病理特点,利用传统中医的辨证论治,整体观念的经典治疗方法,多能药到病除。

     作者单位: 213341 江苏溧阳,溧阳市第五人民医院

  (编辑:周  蕊)

作者: 封皓冰 2007-4-26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