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7年第5卷第4期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结肠炎的疗效观察

来源:《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
摘要:慢性结肠炎是消化科常见病、多发病,病情多迁延不愈,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笔者在临床工作中采用结肠灌注机(简称结肠机)灌注加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结肠炎取得了满意疗效,现将治疗结果报告如下。2结果经治疗1个疗程后自觉症状消失,大便成形,每天&le。1次为显效,治疗组9例(45%),......

点击显示 收起

    慢性结肠炎是消化科常见病、多发病,病情多迁延不愈,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笔者在临床工作中采用结肠灌注机(简称结肠机)灌注加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结肠炎取得了满意疗效,现将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6年8月~2007年5月在青岗县红十字会医院门诊及住院患者自愿接受灌注治疗的慢性结肠炎患者4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均已做纤维结肠镜检查、病理活检、大便培养,排除其他肠道疾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20例,男14例,女6例,年龄在16~78岁,平均47岁,病程1~5年,大便次数每天>3次13例,每天2~3次5例,每天≤1次2例。对照组20例,男12例,女8例,年龄在22~74岁,平均48岁,病程1~5年,大便次数每天>3次13例,每天2~3次4例,每次≤1次3例。

    1.2  临床表现  40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腹胀痛,里急后重,黏液脓性便。

    1.3  方法

    1.3.1  治疗组  用结肠机灌注治疗,嘱患者自行排便,取左侧卧位,双下肢半卧位,操作结肠机进行治疗控制系统,设定灌注温度等参数,操作者戴无菌手套,用石蜡油润滑肛门,将润滑后的肛管前端缓慢插入肛内30 cm左右,按照显示屏提示启动治疗程序,自动对肠道进行有效循环灌注,先将肠腔内的细菌毒素、粪便及黏液脓性便排出体外,然后加用中药灌肠剂>500 ml保留灌肠,肠内保留时间至少30 min,每天1次,10天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

    1.3.2  对照组  用传统灌肠方法,保留灌肠,肛内插入20~25 cm后注入中药保留灌肠剂200 ml保留时间至少30 min,每天1次,10天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

    2  结果

  经治疗1个疗程后自觉症状消失,大便成形,每天≤1次为显效,治疗组9例(45%),对照组7例(35%);无腹胀痛及里急后重,黏液便较前减少。每天≤2次为有效,治疗组7例(35%),对照组5例(25%);有腹胀痛,里急后重,仍有黏液便或大便次数无减少为无效,治疗组3例(15%),对照组4例(20%),治疗组总有效率95%,对照组总有效率6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结肠灌注清洁肠道后再施以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结肠炎效果优于传统的中药保留灌肠法。

    3  讨论

  以往药物灌肠治疗肠道疾病有其不足之处:(1)仅用肛管将治疗药物直接从肛门注入直肠乙状结肠,深度有限,保留水分有限。(2)对于右半结肠病变治疗作用差,操作时患者有一定痛苦。(3)远段肠内没有达到充分清洗,不利于治疗药物的注入吸收。而结肠机灌注对结肠炎治疗效果十分显著,采用电子技术进行全肠道灌洗,灌注液可达横结肠,甚至升结肠部位,在肠腔内形成循环通道有效的灌注清洗,然后注入药物,充分扩大灌肠液与结肠黏膜的接触面积,直接作用于肠道病变部位,起到抗菌,消炎,增强肠黏膜屏障的作用。本方法操作简单,患者无痛苦,笔者通过临床验证结肠灌注加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结肠炎效果满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单位:151600 黑龙江青岗,青岗县红十字会医院

作者: 石敬国 2008-6-3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