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7年第5卷第5期

婴幼儿鹅口疮23例临床分析

来源:《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
摘要:2003年2月~2007年5月我科门诊共诊治鹅口疮患儿23例,现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并将结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2临床表现在口腔、颊、齿龈、舌面、舌体两侧、上下颚、咽、喉等处的黏膜散在的似白雪样、米粒大小的柔软小斑点,小片状白色乳凝状物,有的融合成斑,不易擦掉,如撕脱此膜,可有出血,并出现糜烂性潮......

点击显示 收起

    2003年2月~2007年5月我科门诊共诊治鹅口疮患儿23例,现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并将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23例患儿中男13例,女10例。发病年龄3~6个月6例,6~9个月14例,9个月~1岁2例,1~2岁1例。

    1.2  临床表现  在口腔、颊、齿龈、舌面、舌体两侧、上下颚、咽、喉等处的黏膜散在的似白雪样、米粒大小的柔软小斑点,小片状白色乳凝状物,有的融合成斑,不易擦掉,如撕脱此膜,可有出血,并出现糜烂性潮红基底。23例患儿中,白膜发生在颊黏膜的11例,发生于舌体、舌面的9例,发生于口腔、齿龈的1例,发生在上下颚的1例,发生在咽喉部的1例。

    1.3  实验室检查  23例患儿血常规正常。口腔白膜棉花签涂片,加1滴10%氢氧化钾溶液,盖上玻片,在酒精灯上加热,待标本溶解,轻轻按压玻片使标本透明后置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均查见菌丝及真菌孢子。

    1.4  合并症  2例合并颊部口腔溃疡,溃疡边缘覆盖白膜。

    1.5  治疗方法  具体治疗方法有:(1)用2%~5%碳酸氢钠(小苏打)溶液,哺乳前后棉花签蘸洗涤患儿口腔,使口腔成为碱性环境,阻止白色念珠菌的生长和繁殖;(2)制霉菌素片研细和鱼肝油混匀涂擦婴幼儿口腔内的白膜;(3)母亲乳头亦同时上述两种方法处理;(4)调羹、奶瓶、奶嘴等用具每天水煮沸1次,每次持续15 min。

    1.6  结果  23例患儿中15例经以上措施治疗2~3天后白膜开始减轻,1周后白膜基本消失,仍继续治疗,共计10~14天。另外8例经上述方法治疗1周,但口腔白膜减轻缓慢,继续上述措施治疗同时加氟康唑片口服,给药量2 mg/(kg·d),qd,6天后8例患儿口腔白膜消失,停口服药,其他措施治疗不变,共治疗3周。所有病例治愈1个月后随访未复发。

    2  讨论

    鹅口疮是婴幼儿时期的常见病,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常发生于长期腹泻、营养不良、长期或反复使用广谱抗生素、不适当应用激素的婴幼儿[1]。另外,奶瓶、奶嘴消毒不彻底,母乳喂养时,母亲的乳头不清洁,接触感染念珠菌的食物、衣物和玩具等也是感染的因素[2]。所以在治疗过程中,除应用药物外,改变病变部位真菌的生长繁殖环境,消除真菌感染的因素,切断真菌感染的途径等,都是治疗的重要措施。

【参考文献】
  1 张学军.皮肤性病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82-83.

2 赵辨.临床皮肤病学,第3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4:429-431.

(编辑:杨 熠)


作者单位:617061 四川攀枝花,攀枝花市仁和区人民医院

作者: 许天伟,蒲 燕 2008-6-3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