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7年第5卷第5期

磁片贴压三阴交缓解原发性痛经的临床观察

来源:《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三阴交治痛经是通过单途径还是多途径以及其疗效差异。方法将患者绀随机分为四组,肝经组、脾经组、肾经组、综合组,使用腧穴磁片贴压治疗,观察施治即刻效应及疗效评分表(ZY积分)和后期疗效。结果各组治疗痛经的即刻效应和2个疗程的积分值,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差异。综合组与其他各组治......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探讨三阴交治痛经是通过单途径还是多途径以及其疗效差异。方法 将患者绀随机分为四组,肝经组、脾经组、肾经组、综合组,使用腧穴磁片贴压治疗,观察施治即刻效应及疗效评分表(ZY积分)和后期疗效。结果 各组治疗痛经的即刻效应和2个疗程的积分值,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差异。综合组与其他各组治疗前后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综合组较优,而其他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后期疗效,各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刺三阴交可通过多个途径治疗痛经,但以综合组多途径疗效较好。

【关键词】  原发性痛经;三阴交;磁疗

    痛经是妇科常见病,文献报道12~18岁的女学生痛经发生率约68.2%[1]。中医认为痛经多由气滞、血瘀、寒凝等引起的胞宫气血运行不畅,经脉不通、不通则痛,多以活血化瘀、行气、暖宫、补益气血等辨证施治,疗效确切,针灸治疗亦有较多研究,多从肝、脾、肾论治,常以三阴交为主穴,以针刺艾灸为主,疗效确切,依据为该穴是肝、脾、肾三经交会穴。肾藏精,胞脉系于肾;肝藏血、主疏泄,与经血、行经相关;脾统血,为经血生化之源。且肝经过阴器,足太阴之筋聚于阴器,足少阴筋并足太阴之筋而上结于阴器。显然,从理论上讲,三阴交缓解痛经有多条途径。因此本课题笔者试图通过在肾、脾、肝三经上腧穴及三阴交穴处贴压磁片,观察四组治疗痛经的疗效差异,这对于指导临床和揭示三阴交治痛经的调控途径具有一定的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来源及分组  全部病例均来源于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门诊就诊的12~26岁未婚女性,按患者绀的就诊顺序编号,随机分为四组,即肝经组、脾经组、肾经组、综合组,每组各15例。

    1.2  诊断标准  根据罗云坚主编的《妇科专病中医临床诊治》[2]中痛经诊断标准:(1)经前3~4天或行经期,下腹部疼痛;(2)连续发生疼痛2个周期以上。

    1.3  评分及分度标准  参照国家卫生部《中药治疗痛经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设立疗效评分表(ZY积分)。经期及其前后小腹疼痛5分(基础分),腹痛难忍1分,腹痛明显0.5分,坐卧不宁1分,休克2分,面色白0.5分,冷汗淋漓1分,四肢厥冷1分,需卧床休息1分,影响工作学习1分,用一般止痛措施不缓解1分,用一般止痛措施疼痛暂缓0.5分,伴腰部酸痛0.5分,伴恶心呕吐0.5分,伴肛门坠胀0.5分,疼痛在1天以内0.5分,疼痛期每增加1天0.5分。重度:积分13~15分;中度:积分8~12分;轻度:积分5~7分。

    1.4  纳入标准  (1)符合诊断标准;(2)年龄在12~26岁,未婚女性;(3)无肿瘤、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器质性病者。

    1.5  排弃标准  (1)符合纳入标准而不接受治疗者;(2)由器质性病变原因所致者;(3)年龄<12岁或>26岁的女性患者;(4)患有严重心、肝、肾等疾病患者。

    1.6  方法

    1.6.1  分组  肝经组15例,取穴:三阴交、大敦、曲泉、急脉。脾经组15例,取穴:三阴交、隐白、阴陵泉、冲门。肾经组15例,取穴:三阴交、涌泉、阴谷、气穴。综合组15例,取穴:三阴交、大敦、曲泉、急脉、隐白、阴陵泉、冲门、涌泉、阴谷、气穴。

    1.6.2  治疗方法  各治疗组于经前5天开始治疗,按上述处方在所选腧穴处贴在磁场强度为500~2 000 GS,直径为10 mm,厚4 mm的磁片,外以胶布固定。

    1.6.3  治疗方案  经前5天开始治疗,每日1次,每次20 min,每次取一侧穴,隔日交换,10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观察每次治疗前后的各分改变,并治疗后追访第3个周期的疗效。

    2  结果

    2.1  疗效标准  参照国家卫生部《中药治疗痛经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临床治愈:腹痛及其他症状消失,治疗后3个周期未复发,疼痛程度积分降至0分者;显效:腹痛明显减轻,其他症状消失或减轻,不服止痛药能坚持工作学习,疼痛强度积分较治疗前降低2/3以上;有效:腹痛减轻,其余症状好转,服止痛药能坚持工作,疼痛程度积分较治疗前降低2/3以下;无效:治疗前后主要症状没有明显变化,疼痛程度积分较治疗前降低不足1/3。

    2.2  统计学方法  等级资料用Ridit分析。计量资料:每组治疗前后比较,用配对t检验,两组治疗后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

    2.3  治疗结果

    2.3.1  治疗2个疗程后各组疗效比较  见表1。

    2.3.2  治疗后第3周期疗效临床观察  见表2。表1  各组治疗前后ZY积分比较 注:治疗前后比较,*P<0.05,与综合组治疗后比较,△P<0.05表2  治疗后第3周期疗效临床观察情况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综合组治疗后比较,△P<0.05

    3  讨论

    痛经的发生与体质及经期、经期前后特殊的生理环境有关。非行经期间,冲任气血平和,故不发生疼痛,而在经期或经期前后,血海由满盈而泄溢,胞宫气血由气盛旺至经后暂虚,气血变化急骤,使气血运行不畅,胞宫经血流通受阻,以致“不通则痛”;或致冲任胞宫失于濡养,“不荣而痛”[4]。可见气血运行不畅与气血亏虚是导致痛经的关键。气血畅行,经脉通调,则通而不痛,气血充盈,胞宫则养,荣而不痛。肾藏精主胞胎,胞脉系于肾;肝藏血、主疏泄,与经血及行经相关。奇经八脉中的冲、任、督三脉同起于胞中皆络于带脉而系于肾。肾气旺盛则天癸成熟,脾胃健运,则血海盈溢,肝气调达经期如候。三阴交为肝、脾、肾三经交会穴,而足三阴经皆自下上行经过腹部,肝经过阴器,足太阴之筋聚于阴器,足少阴之筋并足太阴之筋而结于阴器,且三阴经皆与冲、任、督脉有联系,而冲脉为血海,任脉为阴脉之海,督脉为阳脉之海,可见刺激三阴交,既可直接激发足三阴之经气,又影响冲、任、督、带脉,又可调节肝、脾、肾三脏,达到气血流通,经气畅行,气血充盈、胞宫得养而治痛经。而经穴是经脉气血流注的部位,刺激三阴交是通过作用三经三脏达到作用的,还是某一单经单脏的作用?目前尚无人报道,这也是本试验的研究目的之所在。

    磁片作用于三阴交等穴位对经穴具有长期的刺激作用,可疏经通络,调节阴阳、调理脏腑[5]。本研究中四个磁治疗组对痛经都有治疗作用,这表明磁疗穴位是临床一种无痛、无创疗法,值得推广。

    本试验治疗痛经2个疗程的积分比较,显示各组均对痛经具有良好效果。综合组与肝经组、脾经组、肾经组和综合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疗效优于其他各组,而其他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说明针刺三阴交通过多途径、多渠道,也即肝、脾、肾三经、三脏同调,治疗最为有效。单途径效果较差,这与中医传统认识是一致的。针刺三阴交治痛经,从中医理论和本试验的结果看,可通过调节肝、脾、肾达到作用,但这种作用的现代机制,尤其是这些作用间的相互影响,这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本试验的后期疗效,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综合组由于通过了多途径,其效果来得较快。其他各组,虽然是单途径,见效较慢,但最终也可通过脏腑、经脉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达到作用。肝、脾、肾三脏关系密切,相互影响,疏肝可理脾,健脾可扶肝,补肾可温脾,本试验结果与这种认识也是相吻合的。

【参考文献】
  1 乐杰.妇产科学,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484-485.

2 罗云坚,刘茂才.妇科专病中医临床诊治.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03-106.

3 俞超琴.中药治疗痛经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5,1:6.

4 党海珍.原发性痛经的中医研究进展.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99,2:57-59.

5 张秋臻.浅谈我国磁疗的起源与发展.生物研究,2002,2(2):39.

(编辑:陆 华)


作者单位:410007 湖南长沙,湖南中医药大学

作者: 袁建菱,姜京明 2008-6-3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