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7年第5卷第7期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治疗策略

来源:《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
摘要:【关键词】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EPII)占腹部手术后肠梗阻的20%,是常见的并发症,处理不当往往会引起肠瘘、重症感染和短肠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1]。我院于1996年1月~2007年1月共收治65例此类病例,现将其诊断和治疗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65例,男42例,女23例,......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EPII)占腹部手术后肠梗阻的20%,是常见的并发症,处理不当往往会引起肠瘘、重症感染和短肠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1]。因此提高对EPII的认识有重要意义。我院于1996年1月~2007年1月共收治65例此类病例,现将其诊断和治疗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65例,男42例,女23例,年龄1~68岁。发病前手术类型:阑尾切除术后15例,肠梗阻12例,结直肠手术10例、胃手术8例、肝脓肿切开4例,外伤性肠穿孔3例、剖宫产1例、腹腔镜卵巢癌根治3例、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2例。曾行手术次数:一次手术50例,二次手术10例,三次手术以上5例。

    1.2  临床表现  腹胀61例,腹痛52例,呕吐40例,发热28例。主要体征:腹部压痛62例,按压有坚韧感59例,肠鸣音减弱50例,低蛋白血症35例,电解质紊乱30例,肠腔积气、积液45例。

    1.3  肠梗阻出现的时间  术后1周42例,术后1~2周20例,2周以上3例。

    1.4  治疗方法  非手术治疗57例,包括:(1)持续有效的胃肠减压;(2)尽早肠外营养支持(TPN)且行中心静脉置管至正常饮食;(3)应用生长抑素,对于消化液丢失多(>600 ml/d)的患者用施他宁 3 mg 12 h,持续静脉注射;(4)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地塞米松5 mg/12 h,静脉注射,维持7~10天;(4)早期肠内营养,对肠鸣音渐活跃,腹部明显变软,胃液减少早期应用;(5)应用广谱抗生素及甲硝唑,由于大多为腹部感染性手术,对发热、伤口红肿热痛及腹部压痛明显者应用;(6)温盐水洗胃和灌肠。手术治疗8例,包括:肠粘连松解排列术3例,开关手术3例,肠脓肿切开引流2例。

    2  结果

57例非手术治疗平均肠功能恢复时间为7天,从症状出现到出院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2天,而8例手术治疗病例平均肠功能恢复时间10天,平均住院时间20天。

    3  讨论

    3.1  关于诊断  符合下列条件:(1)有近期(1~3周)腹部手术史,尤其是短期反复手术,术中广泛分离粘连的历史;(2)有呕吐、腹胀,停止排气、排便等肠梗阻表现,但无明显腹痛等机械性肠梗阻症状;(3)体检时发现腹部质地坚韧,肠鸣音减弱或消失;(4)腹部CT表现为病变区域肠壁水肿、增厚、边界不清,没有高度扩张的肠管,X线未见明显气液平;(5)排除腹腔感染、机械性肠梗阻、麻痹性肠梗阻和假性肠梗阻等[2]。

    3.2  关于治疗

    3.2.1  非手术治疗  1989年Picldeman提出手术后早期小肠梗阻多数是由于粘连与炎症引起,宜先行非手术治疗的观点[3]。此观点代表了当前治疗炎性肠梗阻的基本策略,理由:(1)炎性肠梗阻有其特殊的病理生理改变,炎症控制后,肠梗阻有其特殊的病理生理改变,炎症控制后,肠梗阻的症状将随之解除,这类肠梗阻常伴肠袢相互粘连,无狭窄现象。(2)腹部手术后都会发生腹腔内粘连,有一部分患者的粘连可自然消退而自愈,另一部分患者经过一段时间非手术治疗后即使梗阻尚未解除,腹腔内粘连和炎症也明显改善,此时手术往往简便易行,并发症少,恢复快[4]。(3)EPII肠管高度水肿和紧密粘连,甚至呈脑回状或板块状,手术极为困难[5]。临床研究证实[1,5],采用以营养支持+生长抑素为主的非手术治疗炎性肠梗阻,使绝大多数患者的病情有效缓解。根据报道近1000例肠瘘患者,1/3系EPII手术所致[5],一方面炎性肠梗阻治疗时间大、禁食长,近期反复多次手术,常营养不良。龚剑峰等报道50%患者在入院时即存在营养不良,易造成患者营养状况恶化和肠壁水肿。本组患者入院营养不良者为35例,与报道相似,均行中心静脉置管全肠外营养支持治疗,并及时补充电解质。生长抑素或其类似物抑制胃肠道激素释放及消化液分泌,同时,可减轻肠腔内消化液大量积聚导致的肠管扩张和缺血性改变,维持肠黏膜屏障的完整性[6]。本组35例对消化液丢失大于600 ml/d静注施他宁,效果明显。由于在炎性肠梗阻早期肠管纤维蛋白渗出,水肿等病理生理改变最为显著,而肾上腺皮后激素具有确切的抗炎和减轻术后肠管粘连的作用[7],激素宜及早、短期,小剂量地塞米松治疗1周以内停止,同时加用西咪替丁静滴。本组患者无伤口裂开和应激性溃疡发生。当肠蠕动功能恢复时,其指标:腹胀痛消失,肠鸣声活跃腹部柔软,胃管引出清亮不含胆汁液体小于400 ml时[5],可及早肠内营养,具有促进胃肠蠕动的作用,并能避免肠黏膜萎缩和细菌移位的发生,显著降低治疗费用。同时可加用全胃肠道促进西药(西沙比利)加快胃肠蠕动功能的恢复,本组给予瑞素1~2瓶/d,除2例胃肠反应,2例腹泻外均良好。

    3.2.2  手术治疗  非手术治疗是治疗EPII的可行方法,但并非一成不变,Pleldeman认为经过10~14天非手术治疗不缓解应予手术[3]。部分患者在非手术治疗过程中缓解进程十分缓慢,患者难以承受营养支持的高昂费用,较长时间的不缓解状态也逼迫外科医生考虑手术治疗。本组中3例怀疑为绞窄性肠梗阻手术,而行肠粘连松解3例,因治疗时间长,家属强烈要求手术而行开关手术2例,CT发现肠间脓肿逐渐增大,感染中毒症状加重而行肠间脓肿切开引流术。所以严格掌握手术指征,要有信心和耐心,同时如病情进行性加重,体温持续上升,腹痛腹胀进行性加重,甚至出现肠绞窄及腹膜炎迹象,表明EPH诊断有误,应立即调整治疗方案,至中转手术治疗[5]。

 

【参考文献】
  1 黎介寿.认识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的特性.中国实用外科杂志,1998,18(7):387-388.

2 龚剑峰,朱维铭,李宁,等.营养支持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治疗中的应用.腹部外科杂志,2004,17(4):209.

3 Picldeman J,Lee RM.The management of patientswith suspected early postoperative small bowel obstruction.Ann Surg,1989,210(2):216-219.

4 齐立行,李志霞,龚家镇.术后早期肠梗阻及其治疗策略.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00,15(2):95-97.

5 朱维铭,李宁.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的诊治.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0,20(8):456-458.

6 Akyildiz M,Ersin S,Oymaci E,et al.Effects of somatostatin analogues and vitamin con bacterial tronslocation in an experimental intestinal obstruction model of rats.J Invest Surg,2000,13:169-173.

7 Replogle RL,Tohson R,Gross RE.Prevention of postoperative intestinal adhesions with combined promethazine and dexameth asone the rapy:expenimental and clinical studies.Annsurge,1966,163:580-588.


作者单位:

作者: 李智林 2008-6-3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