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8年第6卷第4期

机械通气病人的心理护理

来源:《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
摘要:【关键词】机械通气机械通气是ICU救治危重病人的一项重要措施,通常需要建立人工气道即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作为紧急抢救措施,病人在接受机械通气治疗抢救期间,面临死亡的威胁、治疗的痛苦、疾病的反复、环境的陌生、沟通的障碍等应激源的刺激,促使病人产生一系列的心理问题[1],因此,做好机械通气病人的心理护......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机械通气

    机械通气是ICU救治危重病人的一项重要措施,通常需要建立人工气道即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作为紧急抢救措施,病人在接受机械通气治疗抢救期间,面临死亡的威胁、治疗的痛苦、疾病的反复、环境的陌生、沟通的障碍等应激源的刺激,促使病人产生一系列的心理问题[1],因此,做好机械通气病人的心理护理就更为重要。现将我科2006~2007年度收治的38例机械通气病人实施的心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38例,男20例,女18例,年龄25~84岁,其中呼吸衰竭17例,COPD 8例,ARDS 4例,药物中毒5例,重症哮喘4例,机械通气时间最长1个月,最短4天。

    2  机械通气病人的心理特点

    2.1  心理特点  应用机械通气病人因环境的改变,病情的危重及插管带来的不适,会产生恐惧、紧张、悲观、急躁、孤独抑郁等情绪。

    2.2  语言交流障碍  机械通气病人气管插管后发音障碍,影响交流,自己的需求无法表达。

    3  机械通气病人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

    3.1  机械通气前的心理护理  向患者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使患者了解行机械通气对疾病治疗的必要性,告诉病人行机械通气后可能出现的痛苦、不适与克服的方法,让病人知道护理人员24h陪伴在身边,增加病人的安全感。

    3.2  机械通气时的心理护理

    3.2.1  各项护理操作前  可轻拍或抚摸患者的肢体,告诉患者将进行的护理操作和目的,以取得患者配合,使患者感觉到护理人员对自己的尊重与关心,增强患者的安全感。

    3.2.2  约束双上肢  为了安全的需要,防止拔除气管插管及其他管道,患者往往需要双上肢给予约束,向病人及家属说明约束的必要性,取得患者的理解,约束带要松紧适宜,定时放松,以保证患者身体处于舒适状态。

    3.2.3  做好非语言性沟通非常重要  护理患者时,事先与患者之间进行规范的手势训练,如有要求可用手指轻敲床边缘,有何不适,可用手指向身体部位;也可以利用简易图片或文字,即上面写有多种机械通气病人常出现的问题,如大便、小便、饿、想拔管、咽喉痛等,护士可边念边问,病人只需摇头或点头表示;同时随时留心观察病人眼睛、面部表情、口型等表达方式。

    3.2.4  做好基础护理  如床上全身擦浴、口腔护理、尿道口护理等基础护理,保持床单元整洁,保证患者身体舒适。同时各项护理操作时,避免暴露患者隐私处,尊重患者。

    3.2.5  提供安静的病室环境,减少不良刺激  降低光和噪音的影响,病房光线应柔和,仪器音量要适中,医护人员不准在病房内大声说话,工作时做到“四轻”:说话轻、走路轻、操作轻、关门轻。夜间睡眠时可适当降低光线,床间隔帘。

    4  体会

    护理机械通气病人,护理人员应多一些同情心与耐心,多一些策略与技巧,多一些理解与关怀,让患者感到身心舒适,增强对医务人员的信任感,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争取早日康复。每一个班次护理人员最好固定看护一名患者,这样,护士与患者之间就会达成一种默契:心与心的沟通。

【参考文献】
  1 刘化侠,沈宁.机械通气病人的心理不适及其原因探讨.中华护理杂志,2002,37(2):112-113.


作者单位:133000 吉林延吉,延边大学附属医院

作者: 王秀芝 2008-6-3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