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8年第6卷第4期

中药溶栓和西药抗凝溶栓疗效对比观察

来源:《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
摘要:【摘要】观察比较中药溶栓治疗与西药(肝素、华法林、尿激酶等)抗凝溶栓治疗周围动静脉血栓及心房血栓的疗效。方法筛选周围动静脉及心房血栓病例,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和西药对照组。中药治疗组应用中药溶栓治疗,西药对照组应用肝素、华法林、尿激酶抗凝溶栓治疗。结果中药治疗组血栓溶解率78。...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观察比较中药溶栓治疗与西药(肝素、华法林、尿激酶等)抗凝溶栓治疗周围动静脉血栓及心房血栓的疗效。方法 筛选周围动静脉及心房血栓病例,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和西药对照组;中药治疗组应用中药溶栓治疗,西药对照组应用肝素、华法林、尿激酶抗凝溶栓治疗。结果 中药治疗组血栓溶解率78.79%,有效率为100%,并发症发生率12.12%;西药对照组血栓溶解率18.75%,有效率46.88%,并发症发生率50%。经卡方检验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 中药治疗组、西药对照组均有溶栓效果,但中药治疗组疗效显著高于西药对照组。中药溶栓是一种安全有效而不需血液检测的溶栓途径。

【关键词】  中药溶栓 肝素 华法林 尿激酶 溶栓疗效

    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chinese medicinals and western decoagulant in curing thrombus

    CUI Xue-liang, YANG Qing-fu.The People’s Hospital of Yiyuan County, Shandong 2561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Chinese medicinals and western decoagulant such as heparin, warfarin and urokinase in treating peripheral arteriovenous thrombus and atrial thrombus.Methods  Peripheral arteriovenous thrombus and atrial thrombus patients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Chinese medicinals treatment and western medicine control groups. Chinese medicinals for thromolytic therapy and heparin, warfarin and urokinase for anticoagulant therapy were conducted in two groups respectively.Results  The thrombolysis, effective and complication rates were 78.79%, 100% and 12.12%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hich were superior to 18.75%, 46.88% and 50%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1). Conclusion  Chinese medicinals for thromolytic therapy is safe and effective as compared with western medicine.

    【Key words】  chinese medicinals for thromolytic therapy; heparin; warfarin; urokinase; thrombolysis effect

    血栓性疾病是一种高发病率、高并发症率、高误诊率、高死亡率的疾病;进行正确的诊断治疗成为临床医师研究的热门课题。目前医学界都在积极研究高效安全的溶栓药物。但是西药抗凝溶栓药物对周围动静脉血栓、心房血栓的治疗效果不甚理想;临床应用的溶栓药物存在一定的副作用(血小板减少、凝血时间延长、内脏器官出血),因而需要随时进行血液凝血试验检测;药物的副作用有时会威胁生命,需随时中断治疗而采取其他治疗方法[1]。经过数年中药溶栓制剂的潜心研究及临床实践,我们研制出一种以皂甙类活性物质为主要成分的中药溶栓合剂,解决了血栓性疾病治疗这一难题。现将我们1998年10月~2005年10月对照应用中药溶栓合剂和西药抗凝溶栓药物治疗各类血栓性疾病130例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门诊及病房1998年10月~2005年10月诊断为周围动静脉及心房血栓患者共130例;所有病例均根据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周围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所制定的标准确诊。随机分为中药溶栓治疗组和西药溶栓对照组,年龄30~80岁(60.6±19.8岁);中药治疗组66例,男39例,女27例;其血栓部位:下肢深静脉血栓39例,下肢动脉血栓19例,心房血栓8例。西药对照组64例,男38例,女26例;血栓部位:下肢深静脉血栓38例,下肢动脉血栓21例,心房血栓5例。发病时间均在数小时及数年内,诊断一经确认即进行抗凝溶栓治疗[2]。两组年龄、性别、临床表现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1.2  方法  中药治疗组:不论急性、陈旧性,周围及心房血栓均口服我所自行研制的中药溶栓合剂;每次100ml,每日2次,7~10天为1个疗程,一般3个疗程,病程较长者用药时间可适当延长。治疗过程中观察测定APTT、纤维蛋白原、抗凝血酶Ⅲ、D- 二聚体;急性患者1天检测1次,慢性患者1周检测1次。西药对照组急性期均用肝素钠600~800IU/h的速度静脉滴注,维持48~72h;尿激酶30万IU静脉推注,每日1次,共用5天;静脉滴注肝素钠时,每6h测定部分凝血酶原活性(APTT)、纤维蛋白原、抗凝血酶Ⅲ、D- 二聚体,以调整肝素的用量,保持APTT延长至基础值2~2.8倍,持续滴注肝素钠48~72h后改用口服华法林。应用彩色B超检查测定血流量、血栓溶解程度[3]。两组病人均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处理并发症。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血栓形成部位、病程、临床表现等方面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中药治疗组:66例患者服药4~30天经B超检测显示血栓全部消失52例(其中心房血栓8例全部消失),部分消失14例,有效率100%;西药对照组:64例患者抗凝溶栓治疗2h~30天经B超检测显示血栓全部消失者12例,部分消失18例,无效32例,其中2例病人因副作用被迫中断治疗,有效率46.88%。两组治愈率、有效率经卡方检验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见表1。

    2.2  溶栓过程中并发症  中药治疗组66例未见出血症状,有8例出现轻微胃肠反应,给予对症处理后消失。西药对照组,牙龈出血、皮下淤斑23例,2例下肢溃烂,7例血尿。实验室检查:西药组在静脉滴注肝素钠、口服华法林、静脉推注尿激酶时必须定时检测APTT、纤维蛋白原、抗凝血酶原Ⅲ、D- 二聚体,结果有明显异常改变。中药治疗组进行血凝试验检测,各项检验结果均在正常范围。 表1  中药治疗组和西药对照组疗效比较

    3  讨论

    1846年virchow提出静脉血栓形成的三大因素,即静脉血流滞缓、静脉壁损伤和血液高凝状态。肝素、华法林、尿激酶等这些药物治疗对急慢性血栓治疗效果不甚理想,并且有一定的副作用;其有效率、治愈率都不很高,而且需要随时进行血液检测;如果出现出血等较严重并发症时,需随时中断治疗,而不得不采取其他治疗方法[4]。血栓可以导致残疾甚至生命危险,因此血栓治疗新药物的开发研究一直是临床和药物学家热门课题。在保守治疗血栓性疾病方面仍采用西药抗凝溶栓的方法,对慢性、陈旧性血栓治疗效果不甚理想。20世纪80年代,王晓良博士首次发现人血小板表面存在肾上腺素型受体[5]。我们从王晓良博士发现血小板肾上腺素型受体这一启示下,我们认为不论哪种血栓其内部的血小板、血细胞均具有生命活力,其表面受体、电荷、离子通道对血栓的转归具有重要作用;血栓形成可能与(1)血小板、红细胞的兴奋与抑制平衡失调;(2)细胞离子通道受阻;(3)细胞电荷活动异常等导致血小板、血细胞处于半休眠甚至休眠状态有关。

    我们对血栓形成原因的新认识,结合中国传统医学理论,通过反复试验筛选中药配制而成了纯中药溶栓合剂;其主要成分为皂甙类活性物质,具有提高血小板、血细胞的兴奋性、稳定细胞表面电荷、促进细胞膜离子通道的调节作用,使处于休眠、半休眠状态的血小板、血细胞等物质形成的血栓迅速崩解,从而快速彻底的溶解血栓;同时又不影响目前血液凝血试验检测指标(APTT、抗凝血酶Ⅲ、Ⅷ凝血因子、D- 二聚体)的改变。我们认为纯中药溶栓合剂彻底避免了西药抗凝溶栓效果不理想、副作用大这一医学难题;中药溶栓合剂安全有效,不需血液凝血试验检测。

【参考文献】
  1 杨跃进,温绍君,谭学瑞,等.抗凝血药物在动脉血栓栓塞性疾病中的合理应用,中华内科杂志,2006,5(5):437.

2 Generalized efficacy of t-PA for acute stroke . Subgroup analysis of the NINDS t-PA stroke trial. Stroke ,1997,28:2119-2125.

3 Lindsberg PJ,Soinne L ,Roine RO,et al. Options for recanalization therapy in basilar artery occlusion. Stroke,2005,36:203-204.

4 Hacke W, Donnan G, Fieschi C ,et al, Association of outcome with early stroke treatment : pooled analysis of ATLANTIS, ECASS, and NINDS rt-PA stroke trials. Lancet ,2004,363: 768-774.

5 王晓良.应用分子药理学.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5,45-138.


作者单位:256100 山东沂源,沂源县人民医院

作者: 崔学亮 2008-6-3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