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9年第7卷第2期

复方抗痨丸改善肺结核发热症状53例临床观察

来源:《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
摘要:【关键词】复方抗痨丸。肺结核。发热。临床观察2005年6月以来,我科联合应用复方抗痨丸辅助治疗肺结核患者90例。...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复方抗痨丸;肺结核;发热;临床观察

2005年6月以来,我科联合应用复方抗痨丸辅助治疗肺结核患者90例。观察中发现该药有明显改善肺结核患者体温的疗效。现对其中伴有发热的53例患者的临床观察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53例均为2005年6月~2007年2月我科收治的住院患者,男36例,女17例。年龄17~65岁,平均35.2岁;所有病例均经X线胸片/CT、血沉、痰涂片、肝肾功及血常规检查,部分病例行PPD试验。按照1999年我国结核病分类标准,均诊断为初治继发型肺结核,痰涂阳20例,其中同时患结核性胸膜炎12例,脊柱结核、椎旁冷脓肿形成1例。

    1.2  病例选择  热程2周以上。热型不规则,以午后低热为主。53例中,低热(T 37.2 ℃~38.2 ℃)40例,中热(T 38.3 ℃~39.2 ℃)9例,高热(T≥39.3 ℃)4例。

    1.3  化疗方案  所有病例均采用2SNRP/4NRP方案进行化疗。

    1.4  自制复方抗痨丸  百部、白芨、百合、象贝母、黄芩、全瓜蒌、杏仁、三七、黄精、天冬、麦冬、夏枯草等30味药物组成。上药共研为细粉,用温开水泛为小丸,晒干或低温干燥即得,备用。每服6 g,日服3次,温开水送服。用药期间忌烟、酒、辛辣动火之物。禁用糖皮质激素和其他解热镇痛剂。

    1.5  观察方法  每天监测体温4次并做好记录。分为正常、低热、中热和高热四组,于用药后7天、14天、21天进行观察总结。

    1.6  观察结果  用药前的体温观察结果为低热组40例,占75.44%;中热组9例,占16.98%;高热组4例,占7.55%。治疗后患者的体温变化见表1。

    低热组中有7例在用药7天时体温降至正常(16.98%),中热组是有2例体温峰值下降。用药14天时体温降至正常的有30例(56.60%),中、高热组中分别有5例、2例体温峰值下降。用药21天后有45例(84.90%)体温降为正常,中热组仍存1例发热患者;无高热病例。结果说明在正规抗结核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复方抗痨丸后患者退热时间较单纯使用化疗药物时明显缩短,能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表1  患者用药7天、14天、21天时体温变化

    2  讨论

    发热是活动性肺结核最常见的全身症状之一,多为低热,在结核病灶急剧播散,混合感染时可出现畏寒、高热等症状。本组病例经X线胸片/CT、血常规检查无合并肺部细菌感染的有力证据,考虑发热为肺结核所致。据文献资料,肺结核化疗后,50%~60%的患者在两周内退热,10%~20%的患者发热可持续3个月左右[1]。通过对本组53例患者的观察说明,在正规抗结核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复方抗痨丸后患者退热时间较单纯使用化疗药物时明显缩短,可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复方抗痨丸中,百合、百部、麦冬以润肺止咳化痰,全瓜蒌清热化痰,杏仁宣肺止咳化痰,黄精养阴润肺,黄芩清泻肺热,三七活血化瘀,天冬养阴清热,夏枯草、象贝母清热软坚散结,白芨敛肺补肺,诸药合用,共奏益气养阴清热、润肺止咳化痰、软坚散结平喘、止血活血化瘀之效。

【参考文献】
  1 严碧涯,端木宏谨.结核病学.北京:北京出版社,2003,403.

(编辑:齐 栩)


作者单位:614100 四川夹江,解放军第42医院

作者: 2009-8-2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