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9年第7卷第2期

《伤寒论》针灸疗法临床应用探讨

来源:《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
摘要:中医治疗。针灸汉代著名医家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以六经辨证为体系,以理法方药相结合为形式,开创了中医临床辨证论治的先河。《伤寒论》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对临床各科都具有普遍的指导作用,被视为辨证论治的第一部专书。《伤寒论》在六经经文中有关针灸治疗六经病变、禁忌及六经病理与腧穴关系等的论述也是......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伤寒论;中医治疗;针灸

汉代著名医家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以六经辨证为体系,以理法方药相结合为形式,开创了中医临床辨证论治的先河。《伤寒论》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对临床各科都具有普遍的指导作用,被视为辨证论治的第一部专书。《伤寒论》在六经经文中有关针灸治疗六经病变、禁忌及六经病理与腧穴关系等的论述也是言简意赅,匠心独运,颇具特色的。在《伤寒论》针灸疗法作为中医的重要学术内容和治疗手段,虽然在《伤寒论》中论述不多,但作为研习《伤寒论》及指导临床疾病的诊治仍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伤寒论》的398条论述中,与针灸有关的论述共23条,约占5.78%,虽然内容不多,但仍值得去探讨。一是通过归纳整理《伤寒论》中有关针灸论述为现代针灸理论研究和临床治疗提供启迪和思路 (如在临床治疗中更加重视针灸治疗与药物治疗相结合等 );二是从文献学的角度,研究张仲景时代针灸理论和临床研究状况。《伤寒论》中对针灸的论述,可分为以下几方面。

    1  六经药物 (中药) 治疗配合针灸治疗(针灸药并用),增强临床疗效

    如治疗太阳病本证——中风表虚证,提出“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第24条)。此乃针对太阳中风之较重证型,单纯的药物治疗,尽管辨证准确,但疗效不佳,如果在治疗上先刺风池、风府疏通经络以泄邪,再配合药物治疗,则祛邪之力倍增,病可得愈。又如,“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者,必发奔豚,气从少腹上冲心者,灸其核上各一壮,与桂枝加桂汤更加桂枝二两也”(第 117条)。也如上,先以艾柱灸针处之赤核各一壮以温阳散寒,再内服药物进行治疗。

    对少阴病阳虚寒湿证,仲景在治疗上主张灸法与汤药并进,增强疗效。“少阴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其背恶寒者,当灸之,附子汤主之”(第304条)。

    现代医学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也证明了针灸配合药物治疗某些疾病,特别是那些病机为风、寒、湿、瘀阻滞经络的虚实夹杂之证,临床疗效显著提高。如治疗骨关节炎,针药并用疗效较单纯用中药为佳,中药补肾壮骨重在治本虚,针刺疏经活络重在治标痹,二者相得益彰。此外,针灸药结合治疗皮肤瘙痒、湿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都获得了较好疗效。这就说明了当一种疾病单用针灸或药物的疗效不佳时,可采用针、灸、药并用的方法治疗。

    2  单用针或灸治疗六经病证,特别是少阴病中属虚寒证者,用针灸治疗可振奋阳气,祛湿散寒

    如“少阴病,下利便脓血者,可刺”(第308条)。“少阴病,吐利,手足不逆冷,反发热者,不死。脉不至者,灸少阴七”(第292条)。“少阴病,下利,脉微涩,呕而汗出,必数更衣,反少者,当温其上,灸之”(第 325条)。“伤寒脉促,手足厥逆,可灸之”(第349条)。并且《伤寒论》强调主要运用八纲作为辨证施治的纲领,尤以阴、阳为总纲。在辨证施治运用针灸疗法的过程中,张仲景确立了“三阳经病宜针,三阴经病宜灸”的原则,既强调了三阳病的性质俱为邪实而正不虚,只宜针刺疏经达邪,不宜用灸法助阳生热;同时,亦阐明了三阴病性质俱为虚,不宜用针法劫夺正气。如 8、24、171等条文均为属实属热之三阳经病,故皆用刺法;292、325、349等条文均为属虚属寒之三阴经病,故皆用灸法。同时,张师对于皆因肝经实热所致的五种不同病证均施以“刺期门”之法以泻肝经邪热。如 108条肝邪乘脾证;109条肝气犯肺证;142条太阳少阳并病,误治所致的脉弦谵语证;143条妇人中风,热入血室之谵语证等;皆言刺期门。从针灸经络学的角度来看,期门为肝经募穴,是肝脾、阴维三脉之会 (《甲乙经》),刺之可疏泄肝经之气滞壅闭,宣导气血,平肝泄热,舒筋缓急,熄风安神,因此,伤寒过经不解,胸满胁痛,女子热入血室、谵语等属肝经实热者均可刺之。

    以上论述表明张仲景是务实的医学家,他毫无门户之见,总是根据疾病辨证的结果和针灸与药物治疗所长,该用针灸就用针灸,该用药物就用药物。如治疗便脓血者,采用针刺治疗,疗效较好,现代研究表明,这是通过针刺调节人体的整体免疫功能而达到治疗目的。

    3  针灸特别是温灸及其他火疗法的误治及其补救措施

    由针特别是灸法造成误治的情况较多,占有关针灸论述的52.3%。如“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之也。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第16条)。“伤寒脉浮,医以火迫劫之,亡阳,必惊狂,卧起不安者,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主之”(第112条)。“火逆下之,因烧针烦躁者,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主之”(第118条)。“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若重发汗,复加烧针者,四逆汤主之”(第29条)。“太阳病,二日反躁,凡熨其背,而大汗出,大热入胃,胃中水竭,躁烦,必发谵语,十余日。振慄,下利者,此为欲解也”(第110条)。“太阳病中风,以火劫发汗,邪风被火热,血气流溢,失其常度”(第111条)。“太阳病,以火熏之,不得汗,其人必躁。到经不解,必清血,名为火邪”(第114条)。“微数之脉慎不可灸,因火为邪,则为烦逆,追虚逐实,血散脉中,火气虽微,内有攻力,焦骨伤筋,血难复也。脉浮,宜以汗解,用火灸之,邪无从出,因火而盛,病从腰以下必重而痹,名火逆也”(第116条)。不仅太阳病有用火疗(灸)法而造成误治的,就是阳明病和少阳病也有误用者,如“阳明病,脉浮而紧,咽燥口苦,腹满而喘,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身重。若发汗则躁,心愦愦,反谵语。若加温针,必怵惕,烦躁不得眠”(第221条)。“阳明病,被 火,额上微汗出,而小便不利者,必发黄”(第200条)。“若已吐下发汗温针,谵语,柴胡汤证罢,此为坏病,知犯何逆,以法治之”(第267条)。此外,少阴病也有误用火法者,如“少阴病,咳而下利谵语者,被火气劫故也”(第284条)。“少阴病,但厥无汗,而强发之,必动其血”(第294条)。以上这些经文表明灸法等火疗法在当时非常盛行。当然,火疗法只要用得恰当,确有较好疗效,但如果对阴虚或实热者误施以温针或温灸,必然导致诸多变证。因此张仲景谆谆告诫后世医者,在行针施灸时,要注意针宜灸忌和针忌灸宜。

    首先注意误针后引起的变证,归纳如下:(1)伤寒表证误用温针的变证。《伤寒论》第119条曰:“太阳伤寒者,加温针,必惊也”。(2)误用烧针取汗致发奔豚证。《伤寒论》第117条曰:“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者,必发奔豚。”王叔和在其 《脉经卷第七·病不可刺证》的基础上承继了《伤寒论》的针灸学术思想,总结了不宜针刺的各种情况和脉证其曰:“大怒无刺,已刺无怒。新内无刺,已刺无内。大劳无刺,已刺无劳。大醉无刺,已刺无醉。大饱无刺,已刺无饱。大饥无刺,已刺无饥,大渴无刺,已刺无渴。无刺大惊,无刺煸煸之热,无刺漉漉之汗,无刺浑浑之脉。身热甚,阴阳皆争者,勿刺也”。

    其次为误灸后引起的变证:(1)太阳病,脉浮,热甚,属于温病,误灸可引起火邪上逆而致咽燥吐血。如《伤寒论》第115条云:“脉浮,热甚,而反灸之,此为实。实以虚治,因火而动,必咽燥,吐血。”(2)虚热证或表邪未解,误用灸法的变证。如《伤寒论》第116条云:“微数之脉,慎不可灸,因火为邪,则为烦逆,追虚逐实,血散脉中,火气虽微,内攻有力,焦骨伤筋,血难复也。脉浮,宜以汗解。用火灸之,邪无从出,因火而盛,病从腰以下必重而痹,名火逆也。”

    综上所述,针灸疗法在《伤寒论》中或与汤药并用,或以针灸为主,体现了张仲景针灸学术思想和对针灸治疗学的贡献。《伤寒论》条文中虽用穴甚少,但常选的穴位有:风池、风府、大椎、肺俞、肝俞、期门巨阙、劳宫、关元等;虽然有些条文中仅有“针足阳明”、“可刺”、“灸少阴七壮”、“灸厥阴”、“当灸之”等,而未述及穴名,但后世医家却相应地补充了足三里、跌阳、太溪、复溜、涌泉、膈俞、气海、百会、太冲、行间、章门、神阙等穴名,并验证了其临床疗效。由此可以看出,针灸疗法在《伤寒论》的地位和对后世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如许叔微的“热入血室刺期门”、“妊娠刺劳宫”、“太阳病欲传经针足阳明”、“阴毒渐深”灸关元及“阴毒沉困”灸脐中等,皆是张仲景针灸疗法的进一步拓展。

    4  以针灸穴位说明病理

    “病者手足厥冷,言我不结胸,小腹满,按之痛者,此冷结在膀胱关元也”(第340条)。

    5  以针(灸)法判断预后

    如“伤寒六七日,脉微,手足厥冷,烦躁,灸厥阴,厥不还者,死”(第343条)。“下利,手足厥冷,无脉者,灸之不温,若脉不还,反微喘者,死。少阴负跌阳者,为顺也”(第362条)。

    以上分析表明,张仲景作为一个伟大的临床医学家,不仅对伤寒而且对针灸研究也是颇有造诣的,他根据六经病证的实际情况,或施以针(灸)药并用或单纯以针 (灸)治疗;对针(灸)造成的误治原因作了说明并提出补救措施;指明了针灸的适应证、禁忌证,甚至以针灸判断预后这些都说明在张仲景时代,针灸学的发展已相当完善。


作者单位:210029 江苏南京,南京中医药大学国教院

作者: 2009-8-2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