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9年第7卷第3期

提高高血压病患者认知及护理干预浅探

来源:《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
摘要:【关键词】高血压。护理干预原发性高血压病是临床常见的慢性心血管疾病,而高血压病患者对高血压危害性的认知程度及重视度,对能否实现高血压病的治疗目标至关重要。血压长期稳定在规定要求下,保护靶器官,预防或延迟并发症出现,进而提高患者生存率是高血压病治疗的主要目标。自2006年3月-2007年3月随机抽取在我......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高血压;认知;护理干预

原发性高血压病是临床常见的慢性心血管疾病,而高血压病患者对高血压危害性的认知程度及重视度,对能否实现高血压病的治疗目标至关重要。血压长期稳定在规定要求下,保护靶器官,预防或延迟并发症出现,进而提高患者生存率是高血压病治疗的主要目标。

    自2006年3月-2007年3月随机抽取在我院住院的215例高血压病患者的病历进行回顾性调查。发现了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病的一些认识误区,并提出护理对策。

  1  高血压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

    1.1  遵医性较差  高血压病是慢性疾病,需要长期按时用药。由于高血压对靶器官的损害需积累到一定程度方才表现出症状,容易导致患者不遵医嘱服药。在所调查的患者中,有9%的患者不规则用药,4.1%的患者自行停药,这些做法都可能触发恶性心脑血管事件。

    1.2  对高血压病的治疗意义缺乏了解  对于高血压病的治疗,多数患者认为仅限于降低血压,至于血压需降至何种水平方才是理想状态却不了解。只有将血压降至目标水平,才能达到延缓、防止或逆转靶器官损害,减少心血管事件及降低病死率。

    1.3  降血压操之过急  经调查显示,有些患者为了尽快降低血压而大剂量用药。其实患者血压过高时应逐渐降压,短期内降压最好不超过原血压的20%。如果使血压突然下降过猛或过低会导致心、脑、肝、肾等重要器官因缺血、缺氧发生功能障碍,甚至造成严重后果。

    1.4  单纯依靠药物而忽视综合治疗  高血压病的发病是多因素的,遗传、饮食、精神应激、生活习惯、工作压力等多种因素皆可是高血压病的病因。单纯依赖药物治疗而不进行综合性的治疗,难以长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患者在服用药物的同时应注意调整好生活方式,注意饮食并坚持运动才能更有效地发挥药物疗效,有利于血压的平稳控制。

  2  护理干预

    2.1  住院患者进行健康宣教  对住院的高血压患者进行系统化、全面化的宣教,如饮食、治疗目标、改变不良生活习惯、自我保健、出院指导等方面的详细健康宣教。同时,应注意对年龄大、文化程度低的患者用长时间、多手段、重复及以身示范等方式进行,尤其应当让患者认识到定时间、定体位、定部位、定血压计监测血压,定时入院检查病情的重要性。这是对住院高血压患者最基本也是最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

    2.2  根据时间治疗学原理采用最佳时间给药  在给药时,应参照患者血压的昼夜节律特点,依据时间治疗学原理选择适宜的服药时间,以尽可能维持或恢复夜低昼高型的血压节律模式。对于住院患者可通过动态血压监测检查与病房血压检测结合,及时了解患者血压的昼夜节律模式及降压效果。通过90例高血压病患者采用最佳给药时间给药,与90例用常规给药方式的患者相比较发现,时间因素在高血压药物治疗中直接影响降压效果。

    2.3  心理支持与疏导  社会心理因素与心血管病密切相关,及时发现并且疏导患者紧张心理,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患者能以乐观、积极的情绪对待高血压病。

    2.4  出院后随访  高血压疾病一旦确诊即需终身治疗,因此,患者出院后的护理与住院护理同样重要。对于出院患者可进行定期随访、建立绿色联系卡、提供宣传资料、定期组织患者来院参加相关护理讲座,提供健康咨询等护理干预。并对患者进行告知,并给予相关知识的培训,将有助于患者家庭创造良好的治疗氛围,提醒及监督患者遵医治疗。

    (编辑:齐  永)

 


作者单位:071000 河北保定,解放军二五二医院体检中心

作者: 2009-8-2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