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6年第9卷第7期

钼靶X线摄影对腋下副乳腺的诊断价值

来源: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摘要:关键词副乳腺。钼靶X线摄影。遗传学副乳腺是人体在胚胎时期乳腺的胸区形成正常乳腺以外的其他部位形成的乳腺组织,副乳腺常位于腋窝前线或正常乳房的尾部或下方,腋部副乳腺较多见。在临床中,只腺实质构成的副乳腺才具有临床意义,它不仅可以在内分泌影响下显示周期性变化,而且还可以发生和正常乳腺一样的疾病[1],......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副乳腺;钼靶X线摄影;遗传
                                                     
  副乳腺是人体在胚胎时期乳腺的胸区形成正常乳腺以外的其他部位形成的乳腺组织,副乳腺常位于腋窝前线或正常乳房的尾部或下方,腋部副乳腺较多见。在临床中,只腺实质构成的副乳腺才具有临床意义,它不仅可以在内分泌影响下显示周期性变化,而且还可以发生和正常乳腺一样的疾病[1],故诊断副乳腺很重要,本文就2 180例患者的钼靶X线片进行总结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00年10月—2002年10月随机抽取门诊就诊女性患者的2 180例钼靶X线片,每例均包括腋部内侧斜位片各1张,患者年龄 30~65岁。

  1.2  仪器                                    

  以色列产Elscint Glory钼靶X线摄影机。

  1.3 方法                                    

  钼靶X线片中,腋内发现有和乳腺主体不相连的似乳腺腺体样异常高密度影,则认为是副乳腺,记录副乳腺的大小、形态和边缘。

  2  结果

  在2 180例钼靶X线片中发现有腋部副乳腺者43例,检出率为2%,其中发生于双侧者17例(38%),发生于右侧者18例(42%),发生于左侧者8例(20%)。可见右腋较左腋更易发生副乳腺,本组病例副乳腺最大径线右侧为0.7~8.0cm,平均为3.6cm,左侧为0.5~7.5cm,平均为3.4㎝,二侧对比无明显差异。形态为斑片状23例(54%),分叶状11例(26%),其他形状9例(20%)。副乳腺边缘清楚者25例(58%),不清楚者18例(42%),在本组副乳腺X线片中均未见到副乳头。

  3 讨论

  副乳腺属于先天发育异常,其发病原因往往与遗传有关,国内胡正祥报道副乳腺女性高于男性,男女之比约为1∶5,女性发病率为1%~5%,日本则男女比为1∶3,以亚洲人多发,其发生率为1%~3%[2]。 本组腋部副乳腺的检出率为2%,与之相仿,副乳腺可单发或多发,所有各种副乳腺基本上均小于正常乳腺。副乳腺和正常乳腺一样在内分泌影响下可显示周期性变化,也可发生囊肿、纤维腺瘤、乳头状瘤或癌等,副乳腺的钼靶X线通常表现为与正常乳腺组织不相连的类似正常乳腺腺体样的密度增高影,故在摄片时,应采取内侧斜位摄片,而且尽可能地包括腋下组织。进一步提高对腋部副乳腺钼靶X线摄影的诊断水平,不仅能够避免不必要的有创伤性检查和手术,而且还能够及时发现在副乳腺上的其他良恶性病变。

  参考文献
                                    
  [1] 杨述祖.外科病理学[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3:822
                                    
  [2]阚秀.乳腺癌临床病理学[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3:202

  河南省漯河市中心医院 

作者: 王军红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