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6年第9卷第9期

介入性胆道引流术联合立体定向适形放射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20例疗效观察

来源: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摘要:胆汁引流。立体定向适形放射疗法。介入治疗2001年5月—2004年10月,我们对38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实施胆道介入手术,20例放置内外引流管2周后对患者行立体定向适形放疗,明显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期。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单纯引流组18例,男14例,女4例,年龄47~82岁,平均(57±16。...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黄疸,梗阻性;胆汁引流;立体定向适形放射疗法;介入治疗

    2001年5月—2004年10月,我们对38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实施胆道介入手术,20例放置内外引流管2周后对患者行立体定向适形放疗,明显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期。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38例均经B超、CT、MRCP影像及临床明确诊断。其中胆管癌26例,肝癌胆管浸润4例,胰头癌6例,壶腹周围癌2例。患者临床表现主要为皮肤巩膜黄染,瘙痒,白陶土样便,血清总胆红素在300μmol/L以上。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单纯引流组18例,男14例,女4例,年龄47~82岁,平均(57±16.2)岁,引流联合立体定向放疗组20例,男17例,女3例,年龄43~78岁,平均(55±17.6)岁。二组年龄、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主要器材  PTCD穿刺套盒、5F单弯导管、0.035"超滑导丝及特硬导丝、8F或10F内外引流管。

  1.3  方法  术前常规行MRCP检查,确定病变梗阻部位及穿刺路径。在透视下用22G套管针取常规部位穿刺右或左肝胆管,成功后行胆道造影,进一步明确病变梗阻部位及范围。之后引入0.018"特硬短导丝,交换6F穿刺套管,拔除内套管及短导丝,引入0.035"超滑导丝和5F单弯导管,设法开通胆管闭塞段后,交换0.035"特硬导丝,沿导丝送入8F或10F内外引流管。术后常规应用广谱抗生素3~7d,每周用庆大霉素16万U+生理盐水冲洗胆道1次。

  1.4  立体定向适形放疗  使用北京大恒公司的STAR-2000立体定向适形放疗设备及SEMENS PURAMAS直线加速器治疗。定位时将患者固定于立体定位架内行螺旋CT增强扫描,层厚2mm,将图像信息输入三维治疗计划系统,勾画出体表轮廓、肿瘤临床靶体积(CTV)、计划靶体积(PTV),治疗计划包括PTV外10mm,利用多叶光栅设5~7个非共面照射野,90%等剂量线分次剂量4~6Gy,3次/周,共10~15次。

  1.5  统计学方法  各参数用±s表示,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38例均穿刺引流成功,术后患者临床症状在1周内改善或消失,2周后复查肝功血清总胆红素显著下降,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单纯引流组生存期为3~15个月,平均(7.6±2.7)个月,联合立体定向放疗组生存期为5~26个月,平均(13.3±6.4)个月,较单纯引流组生存期明显延长(P<0.01),见表1。38例患者中14例发生胆道感染,患者出现高热、黄疸再现,引流管内引流出脓性絮状物或引流管不通畅,经正确冲洗及积极抗感染治疗后痊愈。

  表1  二组患者血清总胆红素变化及生存期比较(略)

  3  讨论

  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主要用于不能手术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是一种姑息性治疗手段[1]。手术本身不能对肿瘤起作用,但可减轻或消除梗阻所致的黄疸,改善临床症状,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并且为后续的针对肿瘤的放疗创造了条件。本文2组患者2周后血清总胆红素均明显下降,症状改善。胆管内外引流术方法简便、经济实用,但因胆汁大量丢失可引起水电解质紊乱及降低消化功能,并且因内引流管位于十二指肠内,细菌易逆行而上引起胆道感染。本组38例患者中14例发生胆道感染。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体会到:①每周用抗生素加生理盐水冲洗引流管1次(冲洗时注意不能回抽,以防止十二指肠内容物进入胆管引起感染),进食时关闭外引流管(防止进食时因十二指肠内压力增高而引起胆管反流),可有效防止胆道感染的发生;②待黄疸指数降至正常水平后,可间断关闭外引流,以减少胆汁丢失;③由于引流管内壁易形成细小结石而引起引流管堵塞,如果引流管堵塞,可在透视下用导丝开通,并用抗生素生理盐水冲洗。若仍引流不畅,需更换引流管。胆管肿瘤、胰头癌、壶腹癌对常规放化疗不敏感。立体定向适形放射治疗是从体部常规放疗发展来的,目的是改善靶区的剂量分布,使得高剂量分布区与靶区的立体形状的适合度比常规放疗大有提高,立体定向适形放射治疗对正常组织照射剂量很小,安全性提高,并发症很少且轻微,故靶区的单次量和总剂量比常规放疗显著提高,明显提高了肿瘤的局部控制率[2]。吴治国[3]曾报道15例恶性阻塞性黄疸置入支架同时加做立体定向放疗,取得较好疗效。本组20例患者采用立体定向适形放疗,二组生存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联合立体定向适形放疗可显著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总之,胆管内外引流术是治疗恶性阻塞性黄疸的有效方法,联合立体定向放疗可显著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4  参考文献
 
  [1]  李麟荪,贺能树.介入放射学-非血管性[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52
 
  [2]  王迎选,王所亭.现代立体放射治疗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9:101
 
  [3]  吴治国,李强.胆道内支架引流术结合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4,20(6):534-536

  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放射科 

作者: 丁小琳 曾宪强 柴志辉 2007-4-26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