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6年第9卷第9期

新生儿胃食管反流的预防及护理

来源: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摘要:关键词胃食管反流。预防。护理。新生儿我科于2003以来对新生儿采取体位护理及少食多餐的喂养措施。...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预防;护理新生儿
  
  我科于2003以来对新生儿采取体位护理及少食多餐的喂养措施。患儿胃食管反流明显减少,得到了很好的预防并降低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现将方法及护理情况报告如下。

  1  体位护理方法

  1.1  俯卧倾斜位  上半身垫高或床头抬高30°,于哺乳后30min或睡眠时,采取俯卧倾斜位,使患儿面向左侧,双臂屈曲置于头部两侧,每次30~60min,需专人守护。

  1.2  头高脚低位  取右侧卧位,上身垫高与床面呈45°角,早产儿需入暖箱保暖的患儿将床头摇起,使床与箱体平面呈15°~20°角斜坡侧卧位。

  1.3  双角度体位  将患儿头高位抱于左臂上,取面向母亲喂奶的体位姿势,此时让患儿的身体长轴与水平面的角度及患儿左前斜位的角度均为45°~60°,在喂奶后保持这种体位30~60min。

  2  预防及护理

  2.1  重视对家长的宣教  进行患儿体位护理指导时,语言要通俗易懂,特别是俯卧位,初时家长不能接受,怕压着孩子,一会便将孩子转为平卧位或抱起,导致呕吐物误吸引起窒息,继发吸入性肺炎。护士应将本病可能引起的严重后果和体位护理的重要性讲给家长,以取得配合。

  2.2  示范婴儿在不同病情时的体位  患儿在俯卧位时减少喂哺次数,保持胃处于非充盈状态, 这样可以有效的减轻夜间反流的发生。哺乳后取头高脚低,斜坡右侧位,仰睡时要注意睡姿,新生儿习惯的睡姿是两上臂上举,这样可引起膈肌抬高,胃内压力随之增加,使胃液逆流而上。我们采取的做法是:垫高头肩部,将患儿双手置于身体两侧,用包被盖好稍加约束。哺乳后抱起患儿轻拍背部使胃内气体逸出,置于右侧斜坡卧位。患儿呕吐时可暂时予俯位,脸向下轻拍背部,使呕吐物易于流出。

  2.3  做好病情观察  护士在进行治疗和巡视过程中,发现患儿体位不当应及时纠正。如一次夜间巡视病房发现患儿处于平卧位,面色发绀,呼吸暂停,口角有少量乳凝块流出,轻拍背,吸痰,吸氧等处理,患儿好转,并将床头抬高20°角,呈头高脚低斜坡侧卧位,向家长讲述体位的重要性,以取得配合。

  3  讨论

  新生儿胃呈水平位,胃底肌与贲门肌发育差,幽门肌发育好,在仰卧位时,幽门可高于口腔平面,胃韧带比较松弛,易发生胃扭转,造成胃容量减少,胃内容物通过受阻,胃内压增高,导致食管反流。新生儿由于吞咽功能不协调,呕吐的乳汁可被误吸入气道,引起窒息或吸入性肺炎。婴儿俯卧位能促进胃的排空,降低反流的频率,减少反流物的吸入,采取头高脚低斜坡侧卧位,则是利用流体学原理调整患儿的体位,可有效的预防胃食管反流,减少吸入性质肺炎的发生。胃属容量适应性空腔脏器,如在短期内胃容量急剧增加时,胃很容易产生痉挛性收缩,在此状态下很容易发生胃内容物反流,所以有呕吐症状的患儿要采取少量多次哺乳方式。

  河北省唐山市妇幼保健院 

作者: 马丽娟 2007-4-26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