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7年第10卷第1期

注射用长春西汀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42例疗效观察

来源: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摘要: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近年来成为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以往在老年人中多发,目前中青年发病亦占一定比例,因此对本病的治疗问题显得更为重要,我们采用注射用长春西汀治疗42例患者,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均经头颅CT排除脑出血、脑梗死和小脑病变,经彩色多普勒超声血管检查提示椎—基底动脉......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长春西汀;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近年来成为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以往在老年人中多发,目前中青年发病亦占一定比例,因此对本病的治疗问题显得更为重要,我们采用注射用长春西汀治疗42例患者,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72例均为2004年2月—2006年2月在我院就诊的患者,均以突然发病、眩晕、视物旋转、恶心、呕吐为主要表现,多因头位或体位变化而诱发。均经头颅CT排除脑出血、脑梗死和小脑病变,经彩色多普勒超声血管检查提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均符合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诊断。将本组7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男17例,女25例,年龄40~75岁,平均57.5岁,伴高血压病11例;对照组30例,男13例,女17例,年龄41~74岁,平均 57.5岁,伴高血压病8例。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用注射用长春西汀20mg(漯河南街村全威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加生理盐水250ml静滴,1次/d,共4d。对照组用脉络宁注射液20ml加生理盐水250ml静滴,1次/d,共4d,治疗期间血压高者均加用降压药物,二组不使用其他扩血管药物;治疗期间观察并每日询问病情变化,治疗后判定疗效。

  1.3  疗效评价  显效:症状基本/全部消失;有效:症状减轻;无效:症状未减轻。

  1.4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二组有效率比较用χ2检验

  2  结果

  二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二组临床疗效比较(略)

  3  讨论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是指椎-基底动脉因各种原因引起的形态、功能异常造成一过性供血不足,导致相应供血区突然出现神经功能紊乱,其病因复杂,在基底动脉研究中,此病的发生与基底动脉及其分支本身的形态特点,以及由此产生的血流动力学特点有直接关系[1]。常见原因有以下几点:①血管因素,包括颅内椎-基底动脉病变及颅外椎动脉病变,如血管痉挛,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②血流动力学改变,包括高血压、低血压;③血液因素包括真性红细胞增多症、高血脂糖尿病贫血等;④其他因素有肥胖、吸烟、情绪变化等[2]。目前认为其主要病因是椎-基底动脉粥样硬化引起血管狭窄,其次是由于动脉痉挛及微栓子栓塞所致。有人通过SPECT研究证实有52.9%~83.3%的患者缓解期椎-基底动脉供血区即存在 rCBF减低区,说明在无临床症状时大脑即有潜在缺血区,当这种潜在缺血区因血流动力学改变等作用,使脑血流减少至功能阈值以下则引起发作[3]。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早期很少形成梗死,但反复发作最终也能形成脑干、小脑或枕叶梗死,长期遗留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因此尽快终止椎-基层动脉供血不足的发作,对患者的预后非常重要。注射用长春西汀为脑血管扩张剂,主要药理作用是能抑制磷酸二酯酶活性,增加血管平滑肌松弛信使C-GMP的作用,选择性地增加脑血流量,此外还能抑制血小板凝聚,降低人体血液粘度,增加红细胞变形力,改善血液流动性和微循环,促进脑组织摄取葡萄糖,增加脑耗氧量,改变脑代谢。本组患者在治疗4d后83.3%患者头晕可以完全消失,总有效率达97.6%,治疗组仅有1例无效,可能与病情较重,治疗时间短有关,需更长时间治疗;该药较脉络宁治疗效果更为显著,治疗时间短,未发现明显的副作用,说明注射用长春西汀是一种安全、效果显著的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脑血管扩张药,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4  参考文献
 
  [1]  王力英,朵振顺.基底动脉及其分支的形态特点与基底动脉供血障碍的关系探讨[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04,35(3):246-247
 
  [2]  黄庆晖,邵明.凯时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的对照研究[J].热带医学杂志,2004,4(8):478-479
 
  [3]  潘中允,陈涤明,朱绍莉.99mTc-ECD SPECT rCBF显像的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J].中华核医学杂志,1989,9(3):210

  内蒙古赤峰市宝山医院内二科 

作者: 安立新 蔡平伟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