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7年第10卷第1期

辛伐他汀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疗效观察

来源: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摘要:颈动脉。传统观点认为AS是在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缓慢发展而形成的不可逆病变,故将治疗的重点集中于因AS导致的疾病如脑梗死、心肌梗死等。现在研究证明,经过一定的治疗,AS可以不再发展,甚至原有的病变可以逆转。他汀类药物治疗可以降脂、降低心血管事件危险,这已被国内外大量的临床研究所证实。...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辛伐他汀;颈动脉;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粥样硬化(AS)是发生心脑血管病的重要病理学基础。传统观点认为AS是在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缓慢发展而形成的不可逆病变,故将治疗的重点集中于因AS导致的疾病如脑梗死、心肌梗死等。现在研究证明,经过一定的治疗,AS可以不再发展,甚至原有的病变可以逆转。他汀类药物治疗可以降脂、降低心血管事件危险,这已被国内外大量的临床研究所证实。我们的重点旨在观察辛伐他汀(舒降之)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2例患者选自我院2002年1月—2005年6月门诊、住院及企业体检人员,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均有不同程度的颈动脉粥样硬化和/或颈动脉斑块。原发疾病有脑梗死、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冠心病。将122例患者随机分为二组:观察组64例,男38例,女26例,平均年龄(67.4±12.8)岁,其中脑梗死14例,高血压病18例,2型糖尿病16例,冠心病16例,56例并发血脂异常,65%(42/64)的患者并发2种或2种以上的疾病;对照组58例,男34例,女24例,平均年龄(68.2±10.8)岁,其中脑梗死13例,高血压病16例,2型糖尿病14例,冠心病15例,51例并发血脂异常,67%(39/58)的患者并发2种或2种以上的疾病。二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原发疾病等方面差异无统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观察组给予辛伐他汀(杭州默沙东制药有限公司生产)20mg/d,睡前服用;对照组应用肠溶阿司匹林(沈阳万隆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根据患者体重不同分别给予100~150mg/d,晚餐后服用。二组均连续服用6个月,治疗期间的饮食习惯、生活方式及原发疾病服用药物与治疗前基本保持不变。

  1.3  观察指标  二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动脉。采用GE公司生产的GE400彩色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5~10MHz),检查时患者取平卧位,颈部后仰,探头置于颈部下颌角后方,纵行由前向侧后方逐渐移动,寻找最清晰的显像部位,再用横截面扫描观察血管内膜中层的形态改变。扫描范围包括左右颈动脉膨大部、左右颈总动脉、左右颈内动脉、左右颈外动脉。以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增厚和颈动脉斑块作为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评价指标,IMT的定义为:颈动脉系统血管壁纵向超声显像图上有由相对较低回声分隔的2条平行线,内线为内膜与管腔的分界线,外线为中外膜分界线,其间距离即为IMT。IMT增厚的定义为:颈动脉系统任意一点最大IMT水平≥0.1cm[1];颈动脉斑块的定义为:颈动脉系统的任意一个血管节段(无论近侧壁还是远侧壁)存在突入管腔的回声结构,表面不光滑或局部IMT≥0.13cm[2]。在纵切面上测量斑块的最大厚度(Tmax),计算其横切面最大面积(Smax),并统计斑块数量。每月测量1次肝肾功能、血流变、血糖及血压。观察二组患者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如心绞痛、AMI、脑卒中、TIA等。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用±s表示,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1)二组治疗前后IMT、Tmax、Smax的变化比较  见表1。2)二组患者肝肾功能未见明显异常,观察组患者发生3例心绞痛、2例TIA,对照组患者发生5例心绞痛、3例TIA,二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二组治疗前后斑块数量无减少。4)观察组患者血脂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二组治疗前后IMT、Tmax、Smax的变化比较(略)

  3  讨论

  AS是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理学基础,并且从青少年时期就已经开始[3]。从AS产生到发生心脑血管病往往要经过数十年的时间,与出现临床表现后再进行治疗相比,在临床前期了解影响AS发生发展的因素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全面控制危险因素,以延缓乃至逆转AS的发生发展,从而控制心脑血管病发生发展将会获得更大的收益。AS斑块主要由血管平滑肌细胞、巨噬细胞、T淋巴细胞、细胞外基质及细胞内外的脂质(主要是LDL-C)构成,任何一种成分的减少均可使斑块体积减小。已有证据证实他汀类药物除有调/降脂作用外,尚可明显降低炎性因子,改善内皮功能,有利于稳定斑块,减少心脏事件发生[4-6]。本研究表明,辛伐他汀能使颈动脉IMT变薄,斑块体积减小,LDL-C降低。可能与以下机制有关:①LDL-C的降低造成斑块内外胆固醇浓度梯度,有利于斑块内脂质的清除,减少泡沫细胞形成和LDL-C对内皮细胞的毒性;②HDL-C的逆向转运作用,将游离胆固醇带出血管壁,返回肝脏降解;③通过抑制PDGF、TGF-β1和bFGF的表达,减少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④抗氧化作用。通过HDL-C抑制金属离子介导的LDL-C的氧化修饰,并具有摄取、储存、转运及清除过氧化物质的作用;⑤促进平滑肌细胞的凋亡;⑥抑制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释放炎性细胞因子。可见辛伐他汀除降脂外,还通过抗炎症反应、影响血管生理指标等作用而影响AS的过程,这已为ARBITER、REVERSAL、PROVEIT等多项大规模临床研究所证实。服用肠溶阿司匹林的对照组IMT和斑块大小无明显变化,提示阿司匹林对已形成的AS无肯定治疗作用。AS是全身动脉性疾病,颈动脉、脑动脉、冠状动脉等同时经历AS过程,而IMT增厚是早期动脉硬化发生的标志性改变,通过无创性颈动脉彩超检测IMT是诊断早期动脉硬化的有效指标,而且经济易行。循证医学研究结果证明,有效的控制促AS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对伴有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以延缓或逆转AS的发展,对预防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根据近年来国内外他汀类药物临床研究和本组资料观察结果,辛伐他汀安全、有效、耐受性好,副作用少,可作为伴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常规用药。本研究不足的是辛伐他汀剂量未用到大规模临床研究采用的40mg/d治疗剂量,治疗时间仅6个月,可能对临床研究结果有一定影响。

  4  参考文献
 
  [1]  Grethe S.Tell,George Howard,William M,et al.Risk factors for site specific extracranial carotid artery plaque distribution as measured by B-mode ultraso-und[J].J Clin Epidemiol,1989,42:551-559
 
  [2]  Prisant LM,Zemel PC,Nichols FT,et al.Carotid plaque associations among hypertensive patients[J].Arch Intern Med,1993,153:501-506
 
  [3]  McGill HC Jr,McMahan CA,Zieske AW,et al.Associations of cornary heart disease risk factors with the intermediate lesion of atherosclerosis in youth. The P-athobiological determinants of atherosclerosis in youth(PDAY) research group[J].Arterioscler Thromb Vasc Biol,2000,20:1998-2005
 
  [4]  高润霖.他汀类药物在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应用[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3,31(8):635-636
 
  [5]  曾群英,王礼春,王强,等.早期应用两种剂量普伐他汀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研究[J].国外医学心血管病分册,2002,29(4):241-243
 
  [6]  Heart Protection Study Collaborative Group.MRC/BHF Heart protection study of cholesterol lowering with simvastatin in 20536 high-risk individuals:a randomized placebo-controlled[J].Lanced ,2002,360:7-22

  辽宁省大连市老年病医院心内科 
  

作者: 杜中让 张秀玲 方立平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