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现代泌尿外科杂志2008年第12卷第4期

成人型多囊肾并肾透明细胞癌1例

来源:《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摘要:【关键词】多囊肾肾透明细胞癌肾动脉造影1临床资料患者,女,55岁,因突发全程肉眼血尿1d,急性尿潴留2h入院。12年前经检查明确诊断为成人型先天性多囊肾(ADPKD),有多囊肾家族史。进一步行左侧选择性肾动脉造影发现左肾下段实质性占位病变,血管紊乱,可见抱球状血管池,考虑左肾癌可能性大,并行左肾动脉栓塞......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多囊肾 肾透明细胞癌 肾动脉造影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55岁,因突发全程肉眼血尿1d,急性尿潴留2h入院。12年前经检查明确诊断为成人型先天性多囊肾(ADPKD),有多囊肾家族史。查体:生命体征平稳,贫血貌,左侧肾体积增大,轻度压痛,左肾下极平脐。B超提示:①多囊肾;②左肾非均质性包块。CT示多囊肾并钙化,左肾见团块状高密度影,不排除出血可能。经抗感染、止血治疗7d效果不佳,血尿症状仍反复发作,活动后加重。进一步行左侧选择性肾动脉造影发现左肾下段实质性占位病变,血管紊乱,可见抱球状血管池,考虑左肾癌可能性大,并行左肾动脉栓塞。之后行左肾癌根治性切除术,切除标本可见肾脏体积明显增大,呈多囊性改变,部分囊内出血,肾下极可见实质性肿块,切面呈灰黄色。病理诊断为成人型多囊肾透明细胞癌变。患者术后10d恢复出院,术后随访6个月复查CT未见肿瘤复发。

  2  讨论
   
  成人型先天性多囊肾(ADPKD)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发病率为0.1%-0.2%。其突变基因位于16号染色体短臂(PKD1)、4号染色体长臂(PKD2),突变的基因改变了集合管及各段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生长方式,导致囊肿的形成。ADPKD与肾癌均来自于小管上皮,具有同源性,但其癌变的病理变化尚不清楚。ADPKD目前临床上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其较为多见的并发症为囊内出血及感染、高血压、水肿,大多数患者最终进展为终末期肾病。而多囊肾合并肾透明细胞癌则较为罕见,早期临床诊断非常困难,部分患者确诊时已出现其他脏器的转移,如肺脏、肝脏转移等,故需定期B超或CT检查随访。多囊肾囊内出血与肾癌并出血的鉴别诊断较困难,即使CT检查亦无法明确区分,因而选择性肾动脉造影不失为一种好的检查及治疗方法。肾癌在肾动脉造影时可表现出肿瘤血管分支紊乱,较为典型的可呈现抱球状血管池,并可经导管注入化疗药及动脉栓塞治疗,以减少肾癌根治术中出血和转移的几率。通过本例分析,我们认为对于就诊的多囊肾患者应密切随访,如出现反复的肉眼血尿,除考虑囊内出血外,应排除癌变的可能。对比B超或CT的变化,如出现实质性占位性病变而无法鉴别,可进一步行肾动脉造影,以达到早期诊断和治疗的目的。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61医院泌尿外科,湖北武汉 430010

作者: 郭征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