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医儿科杂志2007年第3卷第1期

川芎嗪合普米克治疗儿童哮喘30例临床观察

来源:《中医儿科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川芎嗪联合普米克治疗儿童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56例儿童哮喘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6例),治疗组采用川芎嗪静脉滴注、普米克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采用普米克雾化吸入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症状、体征恢复情况。结果:治疗组控制12例,显效9例,好转7例,无效2例,总显效率......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观察川芎嗪联合普米克治疗儿童哮喘临床疗效。方法:56例儿童哮喘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6例),治疗组采用川芎嗪静脉滴注、普米克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采用普米克雾化吸入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症状、体征恢复情况。结果:治疗组控制12例,显效9例,好转7例,无效2例,总显效率为70.00 %;对照组控制5例,显效6例,好转12例,无效3例总显效率为42.31 %。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 < 0.05)。结论:川芎嗪静脉滴注结合普米克雾化吸入能有效地治疗儿童哮喘。

【关键词】  川芎嗪;普米克;哮喘;儿童

      儿童哮喘是儿童呼吸道常见病,主要表现为咳嗽、呼吸困难、气喘,近年来儿童哮喘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是儿科常见急症。我科采用川芎嗪静脉滴注结合普米克雾化吸入治疗儿童哮喘,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研究对象为2003年3月至2004年12月我科收治并确诊的56例儿童哮喘患儿,全部病例均无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并发证,并除外先天性心脏病、结核感染及支气管异物等疾病。全部病例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制订的诊断标准?眼1?演。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平均年龄(6.5 ± 2.51)岁;对照组26例,男16例,女10例平均年龄(6.06 ± 2.31)岁。两组病例在入院时均有咳嗽、气急、面色苍白、气喘、两肺满布哮鸣音的症状及体征,两组间病例数、性别、年龄、病程均无显著性差异(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采用相同的综合性治疗,包括吸氧,合并感染时抗病毒、抗生素药物治疗,普米克雾化吸入。治疗组患儿在上述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川芎嗪静脉滴注。普米克定量气雾剂由阿斯特拉(瑞典)公司生产,剂量200 ~ 400 μg/d。学龄前儿童以储雾罐吸入,学龄儿童直接吸入,均由医护人员教以正确方法后使用;川芎嗪剂量4 mg/(kg·d),加入10 %葡萄糖溶液25 mL中静滴。

    1.3  统计方法

    统计学处理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症状判断标准

    (1)咳嗽。无咳嗽(-);轻度咳嗽(+):间断咳嗽,不影响正常活动;中度咳嗽(++):介于轻度咳嗽和重度咳嗽之间;重度咳嗽(+++):昼夜咳嗽频繁或阵咳,影响活动和睡眠。(2)气喘:无气喘(-);轻度气喘(+):气喘偶有发作;中度气喘(++):气喘介于轻度和重度之间;重度气喘(+++):气喘明显,不能平卧,影响睡眠和活动。(3)活动受限:活动无受限(-);轻度(+):剧烈活动时有症状;中度(++):稍有活动就有症状;重度(+++):安静时也有症状。

    2.2  疗效判断标准

    治疗3 d后进行临床疗效判断。(1)临床控制:咳、喘、活动受限程度轻度或消失;(2)显效:咳、喘、活动受限由(+++)转为(+),或由(++)转为(-);(3)好转:咳、喘、活动受限由?穴++)转为(+),或由(+)转为(-);(4)无效:咳、喘、活动受限无好转或加重。

    2.3  疗效分析

    治疗组临床控制12例,显效9例,好转7例,无效2例,总显效率70.00 %(21/30)。对照组中临床控制5例,显效6例,好转12例,无效3例,总显效率42.31 %(11/26)。总显效率经χ2检验,P < 0.05,有显著性差异,见表1。表1  两组疗效比较  (例)
    
    3  讨论

    目前认为变态反应、气道炎症、气道反应性增高与哮喘的发病关系密切气道非特异性炎症是支气管哮喘的基本病理特征。同时,哮喘发作与炎症细胞(如上皮细胞、内皮细胞、嗜碱细胞、肥大细胞和嗜酸细胞)及其产生的炎症介质(如白三烯、内皮素、前列腺素和血栓素A2)也有密切关系。

    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已被公认为是有效的抗炎制剂,在目前所用的控制气喘发生的药物中,糖皮质激素能有效地抑制气道的炎症反应,若用吸入治疗,对所有不同年龄和不同严重程度的哮喘病人有极好的效果。

    川芎嗪是川芎所含生物碱之一(四甲基比嗪),现已人工合成。川芎嗪治疗哮喘的机理可能是:川芎嗪对受体和电压依赖性钙通道增多有阻滞作用?眼2?演,能稳定肥大细胞膜通透性,减轻或抑制I型变态反应;能抑制血小板聚集,抑制体内血栓素A2合成?眼3?演;同时川芎嗪能降低血液黏稠度、加快血流,从而改善呼吸道慢性炎症病灶的微循环,促进炎症的吸收。

    川芎嗪和普米克联合应用治疗儿童哮喘在总显效率上明显优于单用普米克,说明两者联合应用有明显协同作用,能迅速控制哮喘症状,缓解病情。在治疗过程中,未发现川芎嗪有不良反应,未发现使用普米克后有口腔霉菌和吸入过程中发生青紫等现象。我们认为川芎嗪和普米克联合应用,能迅速控制儿童哮喘症状,有较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 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支气管哮喘的定义、诊断、治疗、疗效判断标准及教育和管理方案)[J].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97,20(5):261.

[2]陈孟勒. 川芎嗪对心血管系统作用的实验研究[J]. 基础医学与临床,1991,11(6):355.

[3]汪钟. 活血化瘀中药对血小板功能调节的机理[J]. 中国 中西医结合杂志,1992,12(9):567.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第二人民医院,江苏 南通 226002

作者: 郭一兵,陈金安 2008-5-2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