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医儿科杂志2008年第4卷第1期

加味茵陈四苓散为主治疗新生儿黄疸96例

来源:《中医儿科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加味茵陈四苓散配合西药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96例患儿均煎服加味茵陈四苓散汤剂,并配合西医保肝、支持、补钙、补充维生素K1等治疗。结论加味茵陈四苓散为主配合西药治疗新生儿黄疸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关键词】新生儿黄疸。...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观察加味茵陈四苓散配合西药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96例患儿均煎服加味茵陈四苓散汤剂,并配合西医保肝、支持、补钙、补充维生素K1等治疗。结果治愈86例,好转9例,未愈1例。结论加味茵陈四苓散为主配合西药治疗新生儿黄疸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新生儿黄疸;加味茵陈四苓散;中西医结合


    笔者自2001年3月至2007年3月,以加味茵陈四苓散为主,配合西医方法治疗新生儿黄疸96例,取得满意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所有病例均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6月28日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的规定。(1)黄疸出现早(24 h内),发展快,黄色较明显,可消退后再次出现,或黄疸出现迟,持续不退,部分患儿肝脾肿大,精神倦怠,不欲吮乳,大便或呈灰白色。(2)血清胆红素显著增高(116.2~427.5 μmol/L),大部分以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直接胆红素多<51.3 μmol/L。(3)尿胆红素或阳性。(4)母婴血型测定均不支持ABO、Rh血型不合引起的溶血性黄疸;肝脏酶谱检查,有的诸酶均不同程度增高,有的一或二项酶增高,大多正常。(5)HBsAg均为(-),抗-HAV (-),抗-HCV (-),乙肝三系统或均为阴性,或抗-HBs阳性。96例均为本院住院患儿,其中男 42例,女 54例;胎龄32~42周;年龄出生后3~70 d;出生体质量1500~3850 g;病程2~68 d。血清胆红素检查:轻度10例(胆红素值:116.2~171.0 μmol/L);中度68例(胆红素值171.0~342.0 μmol/L);重度18例(胆红素值>342 μmol/L)。曾在当地或他院接受治疗(包括茵陈冲剂、肝酶诱导剂等),疗效不显著者39例。

    2  治疗方法

    (1)中药治疗。以加味茵陈四苓散为主方:茵陈6 g、茯苓5 g、猪苓3 g、泽泻3 g、炒白术6 g、当归5 g、白茅根6 g、赤芍5 g、郁金5 g、焦山楂6 g、车前子6 g(包煎)。面色灰黯者加桂枝3 g,水煎,每日1剂,少量频服,疗程4~7 d。

    (2)西药治疗。维生素C 0.5 g、肝太乐30 mg、维生素K12~5 mg、10 %葡萄糖酸钙1~2 mL/(kg·次)溶入5 %或10 %葡萄糖20~30 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考虑有感染征象者,依情选择抗感染药物。

    3  治疗结果

    3.1疗效标准[1]

    治愈:黄疸消退,体征消失,肝功能检查正常,胆红素值<34.2 μmol/L。好转:黄疸明显减轻,肝脏诸酶正常,胆红素值在34.2~85.5 μmol/L。未愈:黄疸未消退,症状无改善,肝脏诸酶及胆红素值下降不明显。

    3.2治疗结果

    治愈86例,好转9例,未愈1例(为胆红素>85.5 μmol/L患儿)。

    4  病案举例

    王某,男,70 d,2006年4月27日入院。患儿于出生后第2 d出现颜面、巩膜发黄,家人未在意,直至1月龄时黄疸仍未退,在当地多家医院求治,辗转月余,黄仍不退,故来本院求治。症见:纳欠佳,有时吐奶,大便色黄,每日3~4次,量适中,小便黄。体格检查:意识清,全身皮肤、颜面、巩膜黄染明显,色黯,心肺(-),肝肋下3.0 cm,质软,脾未及,腹隆软。舌红,苔白微腻,指纹紫滞,隐显不畅,达气关。血型:“A”型。肝功:HBsAg(-)。血清胆红素为427.5 μmol/L,间接胆红素410.4 μmol/L,蛋白偏低,抗-HAV(-),抗-HCV(-)。乙肝三系统:抗-HBs(+),余(-)。肝脏酶谱:ALT 126 U/L,AST 146 U/L,γ|GT 168 U/L,ALT 468 U/L,LDH 462 U/L。患儿母亲血型为“B”型,父母肝功均正常。四诊合参,辨为湿热内蕴,湿重挟瘀,治宜清热利湿,化瘀消积为主,方用加味茵陈四苓散。处方:茵陈6 g、茯苓5 g、猪苓3 g、泽泻3 g、炒白术6 g、当归5 g、白茅根6 g、赤芍5 g、郁金5 g、焦山楂6 g、桂枝3 g、车前子6 g(包煎),水煎服,每日1剂,少量频服,配合西药静脉点滴。4 d后,患儿黄疸有所退,大便稀,次频,量不多,内挟奶瓣。上方加入神曲5 g、麦芽5 g、炒山药10 g,继服3剂后,全身皮肤、颜面、目珠黄染大部分消退,精神可,纳可,无吐奶,二便调,复查肝功、肝脏酶谱示:血清胆红素85.5 μmol/L,诸项酶均降至正常,好转出院。

    5  体会

    新生儿黄疸是因胆红素(大部分为未结合胆红素)在体内积聚而引起,其原因复杂,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部分病理性可致中枢性神经系统受损,产生胆红素脑病,胆红素脑病是婴儿致死及致残的重要原因[2]。近年来认为不同的种族和地域、不同的胎龄和体质量有不同的胆红素峰值,特别对于低体质量和高危新生儿,生理范畴内的血清胆红素水平也有发生胆红素脑病的危险性[3]。高胆红素血症及胆红素脑病也是脑性瘫痪的潜在病因之一。因此,寻求一种切实有效治疗黄疸、尽快降低血清胆红素、尽可能预防胆红素脑病的出现及防止脑性瘫痪的发生的方法,尤为重要。新生儿黄疸属中医学“胎黄”范畴,临床以出生后全身皮肤、巩膜发黄为主要症状,其基本发病机理是由胎儿时期感受湿热或瘀热内阻。孕母感受湿热传入胎儿,或婴儿于胎产之时、出生之后,感受湿热邪毒,因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脾运不健,感受湿热之邪未能输化,透发于外,而皮肤面目发黄;或小儿禀赋虚弱,湿热内阻,气机不畅,肝胆疏泄失常,以致气机郁滞,脉络淤积而发黄。基于此,笔者选用加味茵陈五苓散以清热利湿、化瘀消积而退黄。方中茵陈清热化湿、利胆退黄,为治疗黄疸首选药物;茯苓淡渗利湿;猪苓利湿而不伤阴;泽泻、车前子使湿热自小便去;炒白术健脾补中,使内湿不生;白茅根清热凉血而退黄;桂枝温经通阳;当归、赤芍、郁金、焦山楂畅达肝胆之郁结,疏通脉络隧道之壅塞,使气血畅行,肝胆调达,胆液得以循经输化,不致浸淫于肌肤之间,而淤积之候随之消除。本方法使用中药汤剂安全,毒副作用小,且应用过程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适应证广,疗效显著,价格便宜,口服方便,适合于在基层医疗单位推广。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86.

\[2\]俞善昌.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危险因素与发病机制[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9,14(2):70-72.

\[3\]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439-441.


作者单位:武威市凉州区中医医院,甘肃武威733000

作者: 梁斌昌,刘泽忠,陆兴沛 2008-5-2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