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医儿科杂志2008年第4卷第1期

从肝论治小儿绿脓样便泄泻200例

来源:《中医儿科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从肝论治小儿绿色脓性黏液泡沫状泄泻的疗效。结论临床上从肝论治小儿绿色脓性黏液泡沫状泄泻,可疏泄肝风,平抑肝胆,兼固涩肠道,每获良效。【关键词】泄泻。小儿小儿绿色脓样黏液性泡沫状之泄泻,1岁以内的幼儿多见,临床上以便次频、矢气多、便量少,并夹有绿色脓性黏液和泡......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观察从肝论治小儿绿色脓性黏液泡沫状泄泻的疗效。方法200例患儿均口服中药方剂,并随证加减,7 d为1个疗程。结果痊愈168例,有效32例。结论临床上从肝论治小儿绿色脓性黏液泡沫状泄泻,可疏泄肝风,平抑肝胆,兼固涩肠道,每获良效。

【关键词】  泄泻;绿色便;肝风;小儿


    小儿绿色脓样黏液性泡沫状之泄泻,1岁以内的幼儿多见,临床上以便次频、矢气多、便量少,并夹有绿色脓性黏液和泡沫状粪块为特点。常反复发作,严重者可持续7~8月之久。笔者从肝论治200例该病患儿,效果良好,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0例绿色黏液便泄泻患儿均来自我院门诊或住院部,其中男112例,女88例;年龄最小3月,最大12岁,1岁以下96例,1~6岁74例,6岁以上30例。这些患儿多经中西药治疗,虽有一定疗效,但常常很快复发如故。

    1.2诊断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00例患儿均符合小儿泄泻病证的临床诊断,并以绿色脓样黏液性泡沫状便为纳入标准。排除脱水、酸中毒、低血钾、低血钙、痢疾等其他细菌性、病毒性严重肠道疾病。

    2  治疗方法

    基础方:天麻3 g、防风3 g、葛根5 g、藁本3 g、白芍3 g、槐花5 g、煅石决明6 g、黄连5 g、鸡内金3 g、禹余粮2 g、赤石脂2 g,每日1剂,水煎2次,药汁混合共约100 mL,分2~3次口服,7 d为1个疗程。若腹胀、便酸臭、便中夹有食物残渣等伤食证明显者加莱菔子、神曲、山楂等;若泡沫多、便稀、腹痛肠鸣风寒证明显者,加藿香、紫苏子;若腹痛即泻、便绿黄色、气臭者,倍用黄连、葛根;若时泻时止、久泻不愈者,可加七味白术散。

    3  治疗结果

    临床症状消失、便转正常黄色、大便每日1~3次、半年未复发者为痊愈,计168例;临床症状减轻或消失、便色转黄、但时有复发者为有效,计32例。疗效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4  典型病例

    李某,女,11月,2004年9月25日初诊。其母代诉:患儿自出生未见成形便,约3个月时其便次增多,由黄变绿,每日少者3~5次,多者10次以上,泻前哭闹,经中西药治疗,愈而复发。现大便稀薄,带水,呈绿色,混有黏液和泡沫,闻有酸气味。偶有呕吐、哭闹,腹胀,精神困倦,指纹发青,舌质边红、苔白。诊为小儿腹泻,证属肝风扰肠、脾虚气陷。治以疏泄肝风、平抑肝胆、健脾固涩。药用天麻3 g、藁本3 g、防风5 g、葛根6 g、煅石决明3 g、醋炒槐花3 g、黄连5 g、鸡内金3 g、赤石脂3 g、白扁豆5 g、山楂5 g,4剂。每日1剂,水煎2次,共约100 mL,分3次口服。9月30日二诊:大便次数明显减少,黏液减少,色黄绿,仍有泡沫,效不改方,继服4剂。三诊时便已成正常黄色,每日1~3次,略有黏液及泡沫,虑其患病日久,恐有反复,再服4剂,告愈。询访年余未复发。

    5  体会

    泄泻一证,标在胃肠,其本多样,就小儿绿脓便泄泻而言,其本应责于肝胆。幼儿为稚阴稚阳、纯阳之体,生长发育迅速,气血旺盛,如草木逢春,而肝应春时,以行春令,肝气升腾。肝主疏泄,亦主藏血,为气血运行之枢纽。肝气正常,气血畅通,五脏安和。若肝失疏泄,升发太过,气血逆乱,脏器乃伤。幼儿时期,肝气本旺,易疏泄太过,引动肝风,如高热惊厥、痉挛抽搐、暴咳呕哕、泄泻等。若肝风客于肠道,受盛传导失职,清浊下注,泄泻病生。肝色主青,青绿本一,自可见绿脓色黏液样粪便。治以疏泄肝风,平抑肝胆,固涩肠道。若他法治之,如


作者单位:河南省长垣县恼里镇中心卫生院,河南长垣453423

作者: 孙华山 2008-5-2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