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医儿科杂志2009年第5卷第2期

鹅蝥藿香粒天灸防治小儿变应性鼻炎93例临床观察

来源:《中医儿科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鹅蝥藿香粒天灸防治小儿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3例小儿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93例于每年三伏天敷贴自制鹅蝥藿香粒,对照组90例常规服用西药克敏能片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综合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综合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观察鹅蝥藿香粒天灸防治小儿变应性鼻炎临床疗效。方法将183例小儿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93例于每年三伏天敷贴自制鹅蝥藿香粒,对照组90例常规服用西药克敏能片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综合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综合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鹅蝥藿香粒天灸防治小儿变应性鼻炎疗效确切,简便安全,易于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小儿变应性鼻炎;鹅蝥藿香粒;天灸

小儿变应性鼻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难治病之一,以发作时出现鼻塞、鼻痒、喷嚏、流涕为主要症状。伴鼻黏膜变应性炎症的免疫性疾病,是诱发过敏哮喘的一个重要因素,长期反复发作,缠绵难愈,严重影响了小儿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为有效地防治本病,我院采用自制鹅蝥藿香粒天灸防治小儿变应性鼻炎,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183例均为2003年至2008年我院门诊病例,按随机法分为治疗组93例和对照组90例。治疗组中男49例,女44例;年龄2.5~17岁,平均(7.53±4.25)岁;病程1~16年,平均(5.5±3.2)年。对照组90例中男48例,女42例;年龄2.8~17岁,平均(8.27±3.86)岁;病程1~15年,平均(5.1±3.8)年。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参照《变应性鼻炎的诊治原则和推荐方案》[1],中医诊断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中“鼻鼽”的诊断标准。

    1.3纳入标准

    符合以上西医和中医诊断标准;病程半年以上;年龄在2~17岁;无严重器质性疾病。

    1.4  排除标准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为排除病例:夏季三伏天体温38.5 ℃以上者,伴有糖尿病患者,鼻窦炎患者,患有严重皮肤病不适合做敷贴治疗者。

    2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

    予穴位敷贴天灸疗法。①穴位选择。初伏选穴:肺俞(双)、列缺(双)、天柱(双)。中伏选穴:脾俞(双)、膏肓(双)、气海俞(双)。末伏选穴:足三里(双)、命门、肾俞(双)。②药物组成:鹅不食草、斑蝥、细辛、藿香。③配制方法:由我院药剂科制备。④治疗时间:在夏季农历三伏天(初伏、中伏、末伏)预约患者在该日治疗,每次敷贴时间2~5岁2 h,6~9岁3 h,10~17岁4 h。⑤操作方法:将特制有孔胶布(孔径的大小按不同年龄及部位选定,大号为7 mm,中号为5 mm,小号为3 mm)固定在各选定的穴位上,然后取上药麦粒大小敷贴在小孔处,用胶布固定即可。⑥注意事项:由于此法在敷贴处易起水泡,应嘱患者不要搔破,如有痒感可涂擦炉甘石洗剂;水泡破溃后可外涂红汞,注意局部卫生,一般不会感染。

    2.2  对照组

    服用克敏能(10 mg/片,上海先灵葆雅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用法用量:体质量>30 kg,每次10 mg;体质量<30 kg,每次5 mg,口服,每日1次。鼻塞重者予麻黄素滴鼻液(由我院制剂室提供)滴鼻,每侧1~2滴,每天2次。

    所有病例均于治疗后每两周门诊随访1次。

    2.3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等级资料采用Ridit分析。

    3结果

    3.1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做出疗效评估。治愈:症状、体征消失,随访3月以上无复发。显效:发作时症状、体征减轻,发作次数减少。无效:症状和体征无明显改善。

    3.2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4 %,对照组为70.0 %,两组临床综合疗效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高度统计意义(P<0.01),见表1。表1两组临床综合疗效比较例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

    4  讨论

    变应性鼻炎也称过敏性鼻炎,是一种吸入外界致敏性抗原而引起的以鼻痒、喷嚏、流涕、嗅觉减退或丧失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病症,其病因主要与空气中花粉、尘螨、真菌等致敏原有关[3]。中医学认为,本病当属“鼻鼽”范畴,其发病是由于肺气虚弱,卫表不固,腠理疏松,风寒之邪乘虚而入所致。风寒之邪侵犯鼻窍,邪正相搏,肺气不通,津液停聚,遂致鼻窍壅塞、喷嚏、流涕等症。虽然病位在肺,但肺气的充实有赖于脾气的输布,脾气虚则肺气虚。肺为气之主,但气之根本在肾,肾虚则摄纳无权,气不归元,阳气易于耗散,风邪得以内侵致病。故变应性鼻炎的内因为肺脾肾三脏的虚损,亦与个人禀赋体质有关,外因多为风寒等邪气侵袭鼻窍而致。目前国内外防治本病多采用抗组胺、减充血剂、皮质醇类激素等药物治疗,但此类药物不良反应较多,远期疗效差,在临床使用上受到了诸多限制。

    天灸疗法是古代冷灸法的一种,从广义上讲属于现在的“穴位敷贴疗法”。根据《内经》“春夏养阳”原则,特取每年初、中、末伏第1 d进行治疗,又称三伏天天灸。伏天自然界阳气最旺盛,人体皮毛开泄,这时如顺时就势摄取阳气进行中药穴位敷贴治疗,可起到祛除内寒、扶正固本的作用。有研究表明[4],天灸疗法可以使机体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有所提高,使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的内分泌功能有所改善,从而提高机体的抵抗力。本疗法利用中医天灸原理,在三伏天分阶段取穴,初伏选取肺俞、列缺、天柱等穴以宣通肺气,使肺中内伏寒邪从表而解;中、末伏选取脾俞、膏肓、气海俞、足三里、命门、肾俞穴以健脾温肾。方中鹅不食草、细辛、藿香具有祛风、散寒、通窍之功,斑蝥可刺激皮肤发泡。现代研究证实[5],鹅不食草有抑制组胺释放的作用,其挥发油可抑制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颗粒,阻止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释放,从而使嗜酸性粒细胞及其胞浆颗粒释放碱性蛋白、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和神经毒素减少,减轻对鼻黏膜上皮的损害。这种穴位敷贴通过刺激穴位和药物的吸收,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反射性地调整神经系统的功能,有利于机体的康复。

    本次临床观察结果显示,鹅蝥藿香粒天灸能明显改善小儿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症状,减少发病次数,疗效确切,简便安全,克服了小儿服药困难的缺点,易于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术委员会.变应性鼻炎的诊治原则和推荐方案[J].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1991,26(3):134.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24.

[3]鹿道温.鼻炎与哮喘中西医最新诊疗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6:21.

[4]吉训超,王祥,许华.从冬病夏治探讨三伏天天灸的治病原理[J].江西中医药,2004,35(3):16.

[5]余洪猛,王三立,刘志刚,等.鹅不食草治疗过敏性鼻炎的实验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2001,9(3):224.


作者单位:襄樊市中医医院,湖北襄樊441000

作者: 2009-8-25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