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医儿科杂志2009年第5卷第3期

益气透热汤治疗小儿夏季热42例临床观察

来源:《中医儿科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益气透热汤治疗小儿夏季热的临床疗效。方法42例夏季热患儿给予自拟益气透热汤口服,每日1剂,2周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论益气透热汤对小儿夏季热有较好的疗效。【关键词】小儿夏季热益气透热汤健脾益气化湿透热夏季热又称暑热证,是婴幼儿在暑热天发生的特有的季......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观察益气透热汤治疗小儿夏季热的临床疗效。方法42例夏季热患儿给予自拟益气透热汤口服,每日1剂,2周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痊愈13例,显效17例,有效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0.5 %。结论益气透热汤对小儿夏季热有较好的疗效。

【关键词】  小儿夏季热 益气透热汤 健脾益气 化湿透热

    夏季热又称暑热证,是婴幼儿在暑热天发生的特有的季节性疾病,多见于3岁以下的小儿,以长期发热、口渴、多饮、多尿、少汗或汗闭为主要特征。笔者根据其脾虚湿热内郁的病机特点,采用自拟益气透热汤治疗,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观察病例均为2006年6月至2007年8月在余干县中医医院门诊及住院患儿,共42例,其中男25例,女17例;1岁以内23例,1~2岁15例,3~4岁4例;病程2周以内21例,2周至1月15例,1~2月6例。

    1.2  诊断标准

    参照《中医儿科学》[1]夏季热诊断标准制定。发热、少汗或汗闭、多饮多尿,可伴食欲减退,形体消瘦,面色少华或伴精神倦怠,烦躁不安。发热为暑天渐渐起病,体温随着气温升降而波动,可在38~40 ℃之间,发热期可达1~3月,随着气候转凉爽,体温自然下降至正常。体格检查:血常规除部分患儿周围血象可出现淋巴细胞升高外,其他值属正常范围,肺部X线摄片正常。

    2  治疗方法及结果

    2.1  治疗方法

    自拟益气透热汤组成:太子参10~20 g、茯苓10~20 g、藿香5~10 g、薏苡仁10~20 g、炙甘草3~5 g、柴胡4~6 g、地骨皮10~15 g、白薇7~10 g、青蒿10~15 g、蒲公英10~15 g、炒谷麦芽各15~30 g。脾胃气虚甚者加黄芪、怀山药;湿重者加苍术、白豆蔻、砂仁;郁热甚者加薄荷、桑白皮、知母、鱼腥草、黄芩、赤芍、牡丹皮;阴伤口渴者加乌梅、天花粉、北沙参。尿多者加桑螵蛸、金樱子。上方每日1剂,水煎3次混匀后分2~3次口服。2周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2.2  疗效判断标准(自拟)

    痊愈:发热、口渴、多饮、多尿等症状消失。显效:体温降至37.5 ℃以下,口渴、多饮、多尿症状明显减轻。有效:体温波动在37.5~38.0 ℃之间,口渴、多饮、多尿症状亦见改善。无效:发热、口渴、多饮、多尿诸症未改善。

    2.3  结果

    痊愈13例,显效17例,有效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0.5 %。

    3  典型病例

    案例1王某,男,2岁,2006年7月15日初诊。患儿6月下旬开始发热,到当地某医院就诊,当时体温38 ℃,经治疗(因病历丢失,用药不详),效果不佳,且体温持续不降,随气温起伏。刻诊:T 38.5 ℃,口渴多饮,精神欠佳,纳差,夜间啼哭不宁,汗少,尿多,大便偏软,面色少华,精神疲惫,咽红,舌质淡红,苔腻、色黄白相兼,指纹淡紫达气关。证属脾胃气虚、湿热内郁。治法:健脾益气、化湿透热。方用自拟益气透热汤加味:太子参20 g、茯苓20 g、藿香7 g、薏苡仁20 g、炙甘草3 g、柴胡6 g、地骨皮10 g、白薇15 g、青蒿15 g、蒲公英12 g、薄荷7 g(后下)、鱼腥草15 g、炒谷芽20 g、炒麦芽20 g。服10剂后体温降至正常范围,饮食增加,精神好转。守原方再进5剂,痊愈。

    案例2李某,女,1岁1月,2007年8月5日初诊。患儿于6月起发热不退,曾在某医院住院治疗,先后使用青霉素钠盐、病毒唑、小儿退热栓等药物治疗,效果不佳,体温37.5~39.0 ℃。刻诊:T 39 ℃,以午后发热为甚,口渴多饮,尿多,无汗,纳差,大便先干后溏,无头痛、鼻塞流涕。望诊:方颅,形体消瘦,面色萎黄,咽红,舌质红、苔薄白,指纹淡紫达气关。证属脾胃气阴两虚、湿热内郁。治法:益气养阴、化湿透热。方用自拟益气透热汤加味:太子参1 5 g、茯苓15 g、藿香7 g、薏苡仁15 g、炙甘草3 g、柴胡6 g、地骨皮10 g、白薇15 g、青蒿10 g、蒲公英12 g、赤芍5 g、牡丹皮5 g、北沙参20 g、乌梅10 g、天花粉10 g、桑螵蛸10 g、炒谷芽20 g、炒麦芽20 g。7剂。二诊时热退正常,再以四君子汤加青蒿、白薇、乌梅调理善后,痊愈。

    4  讨论

    小儿夏季热多以暑伤肺胃和上盛下虚两型辨治,疗效并不理想。笔者临证时观察患儿每有神疲、厌食、形瘦、便溏、面色少华等脾虚见证。由此分析其病机为脾虚失运、湿邪内生。时至夏令暑气外逼,内外相引,其邪尤甚。且小儿为纯阳之体,多从阳化热,湿热相抟,流连三焦,郁而不达,熏灼肌肤则发热、少汗;湿热中阻,津不上承则口渴;水谷不为精微,成下流之湿,故尿多。因思其症结为虚、湿、热、郁,治宜益气健脾、化湿透热。方以太子参、茯苓、炙甘草益气健脾;藿香、薏苡仁、炒谷芽、炒麦芽化湿运中;柴胡、地骨皮、青蒿、白薇、蒲公英宣邪透热。药取轻灵,补而不壅,透而不耗,切合小儿夏季热病机特点,故多获捷效。

【参考文献】
  [1]汪受传.中医儿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235.


作者单位:1.余干县中医医院,江西余干 335100;2.余干县中医药学校门诊部,江西余干 335100; 3.南昌市顺康中西医综合门诊部,江西南昌 330008

作者: 2009-8-25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