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齐鲁医学杂志2008年第23卷第1期

三种方案在食管癌化疗中的成本效果分析及临床评价

来源:《齐鲁医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评价三种以植物来源抗肿瘤药物为主的方案在食管癌化疗中的经济学效果和临床作用特点。方法采用回溯法筛选了111例食管癌病例,分为3组。Ⅰ组采用PVB方案化疗,Ⅱ组采用TD方案化疗,Ⅲ组采用PEF方案化疗。结论PVB方案具有积极的药物经济学意义。...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评价三种以植物来源抗肿瘤药物为主的方案在食管癌化疗中的经济学效果和临床作用特点。方法 采用回溯法筛选了111例食管癌病例,分为3组。Ⅰ组采用PVB方案化疗,Ⅱ组采用TD方案化疗,Ⅲ组采用PEF方案化疗。运用药物流行病学的疗效比较和药物经济学的成本效果分析方法进行研究。结果 3组有效率分别为55.56%、47.36%、43.24%;成本效果比分别为380.13、423.45、379.46元。结论 PVB方案具有积极的药物经济学意义。

【关键词】  食管肿瘤;药物筛选试验,抗肿瘤;流行病学方法;经济学,药学

  COSTEFFECTIVENESS ANALYSIS AND CLINICAL EVALUATION OF THREE THERAPEUTIC REGIMENS IN CHEMOTHERAPY FOR ESOPHAGEAL CARCINOMA

  WANG DAZHI, WANG JUAN, LI DEAI, et al

  (Department of Pharmacy, Qingdao Municipal Hospital, Qingdao 26607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conomic impact and clinical effect of three plantresource antitumor drugs in chemotherapy for esophageal carcinoma.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review was done in 111 patients who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Group Ⅰ was treated with PVB (vindesine, bleomycin and cisplatin); group Ⅱ with TD (taxol and cisplatin) and group Ⅲ with PEF(VP16, 5FU and cisplatin). The study was done by using pharmacoepidemiological therapeutic ratio and pharmacoeconomic costeffectiveness analysis.  Results The effective power was 55.56%, 47.36% and 43.24%,respectively, for groups Ⅰ, Ⅱ and Ⅲ. The costeffectiveness ratio was 380.13, 423.45 and 379.46, respectively, for the three groups. Conclusion PVB therapy is of active pharmacoeconomic significance for esophageal carcinoma.

    [KEY WORDS] Drug screening assays, antitumor; Esophageal neoplasms; Antitumor; Epidemiological methods; Economics; Pharmaceutical science

    食管癌是我国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目前,化疗仍是治疗晚期食管癌的主要手段之一,其具体方案也随着医药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更新和变化[1]。近年来,植物来源的抗肿瘤药物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并显现出明显的优势。特别是紫杉醇、长春地辛和足叶乙甙等药物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发挥了积极的治疗作用。这些方案其疗效和经济负担各有不同,因而探讨这些化疗方案的疗效和经济效用之间的关系也变得尤为重要。本研究对111例食管癌病人的化疗方案进行了成本效果关系和临床疗效分析,以寻求既疗效好又经济的化疗方案。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来源

    采用药物流行病学的回溯法,在青岛市市立医院、青岛市中心医院和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的肿瘤化疗病例中,依据《国际疾病分类标准ICD10》中的食管癌分类代码,然后根据《中国肿瘤病理学分类》中的食管癌分类标准、《常见恶性肿瘤诊治规范》中的食管癌诊断标准及要求进行筛选[2],筛选出采用长春地辛、紫杉醇和足叶乙甙进行化疗的符合要求的病例111例。111例病人均符合原发性食管癌的诊断标准,无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和其他影响治疗的疾病,所用治疗药物均耐受且无禁忌。

  1.2  病例分组

    依据不同的化疗方案将所选111例病例分为3组:Ⅰ组采用PVB方案,共36例,男34例,女2例,平均年龄56.3岁;Ⅱ组采用TD方案,共38例,男37例,女1例,平均年龄57.1岁;Ⅲ组采用PEF方案,共37例,男35例,女2例,平均年龄55.7岁。3组病人性别、年龄、病情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无显著性,且全部病例KPS评分均>60分,均未接受过放疗,近40d内未用过其他化疗药物。

  1.3  治疗方案

    各组病人治疗方案中的药物剂量根据病人个体体表面积或体质量以及药物剂型等计算求出,疗程时间和周期也根据循证医学的原则结合病人具体情况实施。Ⅰ组:长春地辛3 mg/m2静注,第1、8天;博莱霉素10 mg/m2静滴,第1、8天;顺铂20 mg/m2静滴,第1~3天。Ⅱ组:紫杉醇135 mg/m2静滴,第1天;顺铂 20 mg/m2静滴,第1~3天。Ⅲ组:足叶乙甙120 mg/m2静滴,第1~3天;氟尿嘧啶300 mg/m2静脉注射,顺铂 20 mg/m2静滴,第1~3天。每组病人一般治疗2个周期,每周期一般为3~4周。

  1.4  临床观察指标

  1.4.1  疗效指标 

  依据WHO实体瘤疗效评定标准:完全缓解和部分缓解为有效;无变化和病变进展为无效。
  
  1.4.2  不良反应指标 

  化疗后检测血红蛋白、白细胞数、胃肠道功能和神经毒性等,并详细记录不良反应情况。毒性反应参照WHO制定的抗癌药物急性与亚急性毒性反应分度标准,分为0~Ⅳ度,本研究只计Ⅱ~Ⅳ度的总数。

  1.4.3  生活质量指标 

  按WHO推荐的KPS评分标准对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进行评估,增加≥10分者为改善,减少≥10分者为降低,增加或减少<10分者为稳定。

  1.5  分析方法

    采用药物经济学中的成本效果分析方法和药物流行病学临床评价。

  1.5.1  成本的确立 

  成本包括两部分,一部分为直接成本,另一部分为间接成本。为了便于观察结果和进行比较,我们只考察直接成本,包括以下几项:①药物费用(C药),指在整个化疗周期治疗中全部药品的平均直接费用;②床位费用(C床),指住院期间的平均床位费;③检查费用(C检),指化疗周期前后检查的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及化疗周期结束后复查的胸部CT的平均费用等;④治疗费用(C治),指整个化疗过程中的治疗费用;⑤护理费用(C护),指整个化疗期间的护理费用。

  1.5.2  评价指标的确立 

  ①有效率(E)=部分缓解率+完全缓解率。②总成本(C总)=C药 +C床+C检+C治+C护。③成本效果比(C/E)=总成本/有效率,即每提高一个有效率百分点所花费的成本[3]。

  2  结 果

  2.1  各组疗效及其比较

    本文3组有效率分别为55.56%、47.36%、43.24%,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

  2.2  不良反应和生活质量

    Ⅲ组与Ⅰ组、Ⅱ组骨髓抑制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5.93、4.33,P<0.05),但Ⅰ组和Ⅱ组差异无显著性。Ⅱ组与Ⅰ组、Ⅲ组神经毒性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4.13、4.33,P<0.05),但Ⅰ组和Ⅲ组差异无显著性。Ⅰ组和Ⅱ组、Ⅲ组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4.33、3.96,P<0.05),但Ⅱ组和Ⅲ组差异无显著性。3组间其他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见表1。表1  各组不良反应和生活质量比较(略)

  2.3  各组成本比较

    总成本由高到低分别为 Ⅰ 组、Ⅱ 组、Ⅲ 组,见表2。表2  各组成本比较(略)

  2.4  各组成本效果比比较

    Ⅱ组的C/E值高于Ⅰ组和Ⅲ组,Ⅰ组和Ⅲ组差别不大。以成本最低的Ⅲ组方案为参照,其他2组与其进行比较,以观察ΔC/ΔE。见表3。表3  各组成本效果比比较组别成本(元)效果(略)

  2.5  各组敏感度比较

    假设药物费用均下降10%,计算出C/E和ΔC/ΔE值,结果见表4。 表4  各组成本效果敏感度比较组别成本(元)效果(略)

  3  讨 论

    本文结果显示,3组疗效差异无显著性,说明3种方案都有着较好的抗肿瘤作用。Ⅲ组骨髓抑制与Ⅰ组、Ⅱ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Ⅱ组神经毒性与Ⅰ组、Ⅲ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VB方案有着较高的骨髓抑制不良反应发生率,这可能与长春地辛联用博莱霉素有关。TC方案的不良反应,主要由于紫杉醇有剂量依赖性的骨髓抑制和神经毒性[4,5]。PEF方案有着最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可能与VP16的骨髓抑制等有限制剂量毒性有关[6,7]。

    在成本指标方面,总成本由低到高分别为Ⅲ、Ⅱ、Ⅰ组。但是从经济学角度,不能认为成本越低就越经济,还应进行C/E和其相对增量ΔC/ΔE的比较。从表4可以看出,Ⅰ组和Ⅲ组差别不大,它们的C/E小,Ⅱ组的C/E大。这说明疗效每提高一个百分点所需成本Ⅲ组<Ⅰ组<Ⅱ组,从疗效获得性看Ⅲ组和Ⅰ组是最优的。结合临床疗效,可以明确Ⅰ组是最具有药物经济性的治疗方案。在以成本最低的PEF方案为参照,进行C/E的增量比较中,结果也表明Ⅰ组是最低的。与PEF方案相比每提高一个疗效百分点,成本多花费Ⅰ组<Ⅱ组。这说明在提高疗效上,Ⅰ组也是节省的,具有积极的经济学意义。而Ⅱ组虽然提高了疗效,但其为之付出的成本却是巨大的,因而其经济学意义较差。

    在药物经济学研究和实际医疗活动中,所采用的变量较难准确地测量出来[8],且相同变量也较难完全一致符合要求,因而所采用的数据有不确定性和相对性,并且在横向和纵向上也有潜在的偏差。所以必须针对某些条件进行假设,以验证不同的假设对分析结果的影响程度,以查看目前分析的可信性。从表4可以看出在药费下降10%的情况下,Ⅰ组依然表现出良好的经济性,Ⅱ组仍然不具有突出的经济学意义。

    本次研究主要针对3种植物来源抗肿瘤药物在食管癌化疗中的经济学效果和临床作用进行了分析。研究采用了药物流行病学的回顾法和药物经济学的成本效果比、灵敏度分析等方法,对疗效、经济性以及疗效获得性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VB方案具有积极的药物经济学意义。

【参考文献】
    [1]廖子君. 现代肿瘤治疗药物学[M]. 西安: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2:280350.

  [2]中华人民共和国医政司. 常见恶性肿瘤诊治规范[M]. 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1999:773781.

  [3]JOISH V N, ODERDA G M. Costutility analysis and quality adjusted life years[J]. J Pain Palliat Care Pharmacother, 2005,19(1):5761.

  [4]王卫红. 泰素帝治疗恶性肿瘤的护理[J]. 齐鲁医学杂志, 2004,19(4):366.

  [5]ROWINSKY E K. Paclitaxel pharmacology and other tumor types[J]. Semin Oncol, 1997,24(6 Suppl 19):112.

  [6]MADROSZYK A, EGRETEAU J, MARTIN L, et al. Smallcell carcinoma of the esophagus: report of three cases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with emphasis on therapy[J]. Ann Oncol, 2001,12(9):13211325.

  [7]吕静. 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效果[J]. 齐鲁医学杂志, 2003,18(3):323324.

  [8]陈文. 药物经济学概论[J]. 中国医药导刊, 2000,2(3):4547.


作者单位:青岛市市立医院药剂科,山东 青岛 266071

作者: 王大志,王娟,李德爱,毕晓伟 2008-5-2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