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齐鲁医学杂志2009年第24卷第3期

白血病病人的心理特征与心理护理对策

来源:《齐鲁医学杂志》
摘要:【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护理自2006年以来,我们对100例白血病病人进行了观察评估,分析白血病病人的心理特征,并针对这些心理特征采取了相应的心理护理对策,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00例病人,男59例,女41例。急性白血病63例,慢性白血病37例。...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腹腔镜 胆囊切除术 护理

自2006年以来,我们对100例白血病病人进行了观察评估,分析白血病病人的心理特征,并针对这些心理特征采取了相应的心理护理对策,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100例病人,男59例,女41例;年龄12~60岁。急性白血病63例,慢性白血病37例。其中本科以上学历26例,高中(中专)学历47例,初中学历20例,小学及以下学历7例。

    2  白血病病人的心理特征

    ①焦虑恐惧情绪:白血病发病凶险,恶性程度极高,病程长,治疗复杂,对病人及家属均是沉重的打击,治疗中反复的病情变化更易使病人产生不良的情绪变化。焦虑是病人对白血病造成的危害所产生的情绪反应。高度的焦虑不仅可以增加病人心理上的痛苦,而且会对治疗过程产生不利的影响。由于“恐癌心理”,病人惧怕诊断为白血病,有时只承认症状而不承认诊断。有的病人惧怕诊断不清而常常到几所医院就诊,反复询问医务人员,也有的病人因惧怕证实诊断而拒绝就医。本组100例病人中有98例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焦虑恐惧情绪。②依赖心理:白血病病人在患病后希望得到亲人和周围同志充分的照顾和同情,并成为人们关心、帮助的中心。本组100例病人均存在这种依赖心理。③强烈的自尊心:本组86例病人具有强烈的自尊心,总认为应该让自己了解疾病的特点,知道治疗该病的有关知识。病人的这些心理需求若得不到重视,则自尊心受到挫折,自我价值感丧失,会变得心情沮丧。④疑心重:本组有78例病人对周围事物特别敏感,既想了解有关疾病的信息,又对听到的一些解释抱有怀疑,甚至曲解别人的意思。⑤主观感觉异常:本组有45例病人在到了新的环境后对周围的声、光、温度、湿度等出现感觉过敏,如怕嘈杂、对饮食不满等。这些病人始终处于焦躁不安的状态。⑥情绪不稳定和易冲动:本组有93例病人不能忍受白血病给他带来的压力和痛苦,加之长期治疗过程中各种并发症的出现及经济负担的日趋加重,常引起病人及家属的负性情绪。有些病人如看到重病人易产生恐怖感,经常处于焦虑紧张状态,情绪变得不稳定,甚至易激动,与病友、医务人员发生冲突。⑦孤独、抑郁:白血病病人长期反复住院治疗常常希望周围的人更关心自己,但是身边的亲人朋友不会都像病人刚发病时那样积极探望,因此本组有34例病人变得敏感多疑,怕受到冷落、鄙视,担心别人远离自己,极盼望亲人陪伴。⑧否认心理:在确诊白血病后,本组有28例病人在开始的一个短时期中总幻想自己并没有患病,总认为是医生搞错了。由于这种否认心理反应,治疗时病人不愿合作,不肯住院,疾病好转后不愿出院。⑨悲观:本组有82例病人确诊白血病后因丧失了劳动力或因化疗后导致了形象变化,情绪变得异常悲观,甚至对生活缺乏乐趣。⑩适应能力减弱:一个人进入病人角色后,其社会行为可能发生变化,尤其在精神上的适应普遍降低。

    3  心理护理对策

    我们通过对此100例白血病病人心理特征的归纳和总结,了解了病人的心理需要和心理活动规律,按照估计、计划、实施、评价的心理护理程序,对病人进行了有计划、系统的心理护理。①疾病早期:病人入院后首先要热情接待,详细介绍周围的环境及规章制度,使病人尽快地适应新的环境,减轻或消除病人的紧张心理与陌生感。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深入细致地了解病人的各种情况,并通过自己的言语、表情、态度、行为去影响病人,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护士应调动病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配合治疗和护理,例如可以邀请恢复期的病人与新病人交谈,现身说法,鼓励病人,消除疑虑。还要加强对病人的健康教育,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病人的病情和症状,帮助病人正确认识白血病,解除因白血病知识缺乏而产生的恐惧、焦虑、急躁等不良情绪。②疾病高峰期:当白血病处于高峰期,如化疗后骨髓抑制期并发严重感染、严重出血等危及生命时,病情凶险,发展迅速,故病人多有紧张、焦虑、烦躁等情绪,非常需要护理照顾。护士应尽量满足病人这种依赖的要求,从各方面关心病人,协助其保持主要生理功能以及得到支持。病人往往试图通过医生、护士的表情、姿势、言语、行动来揣测自己所患疾病的轻重程度及其后果。因此,应尽可能为病人创造一个可以感到意见受尊重,能够自由表达自己需求的环境。同时,要鼓励病人参加并完成治疗计划,而不单纯是被动服从。护士要十分注意自己的言行,对病人心理反应进行解释与安慰,以促使病人安心治病,塑造新的适应性心理平衡,从而安然度过疾病的高峰期。③恢复期:由于白血病治疗时间长,治疗费用高,有些病人往往会半途而废,不能坚持到整个治疗过程的结束。护士应向病人解释缓解后巩固治疗的目的。病人出院时,护士应针对恢复期病人的心理特征做好引导,帮助病人认识已改变了的生理状况,锻炼和适应新的生活方式,以消除由医院返家脱离医护人员监护和照顾的顾虑。鼓励病人在其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承担起决定自己生活的责任,帮助病人制定切实可行的自我护理计划,并给予支持与咨询。对于痊愈出院的病人,帮助病人发展其对生理和心理压力刺激的应激反应形式,帮助病人树立担当其原有家庭和社会角色的能力,发挥自己的潜能,成为生活的主人。齐鲁医学杂志2009年6月第24卷第3期  Med J Qilu, June 2009, Vol.24, No.30④临终期:白血病病人病死率极高,危重病人由于生命遭到威胁,一般有恐惧心理,护士应积极创造条件,使病人心理上得到最大的支持和安慰。临终病人的烦躁不安常由于疾病的折磨,对死亡的恐惧,对生活的依恋,与亲人的分别,失去尊严和自尊心,事业未竟,以及一些不自觉的被压抑的恐惧等引起。护士此时必须洞察病人的内心世界,从病人的语言或非语言的表情和暗示中了解他们的真正需要,有的放矢地做好工作。要做到这一点,护士必须耐心细致观察,鼓励病人交谈,使病人得以表达自己的感情,要倾听病人的心声。通过经常的交谈,使病人建立对护士的信赖,这是护士提供良好的心理和精神护理的必要前提。有时无言的抚慰,如握住病人的手,或抚摸孩子的头,对病人和家属也是一种帮助和关怀,会起到相同甚至超过语言的作用。在病人临终前后做好家属的工作也很重要,以免影响到病人的情绪。当病人故去后,也要劝说家属不要在病房大声哭泣,以防惊扰其他病人。

    在心理护理过程中,护士应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以良好的人际关系为基础与病人交往,根据病人不同的个性心理特征,有效地实施心理护理,从而影响并改变病人的不良心理状态和行为,促使病人康复,发挥医疗护理的最佳作用。实践证明,对白血病病人的心理特征进行评估,实施心理护理,可消除病人不良的心理刺激,使其尽快地适应医院环境,增加对医护人员的信任,积极配合各种检查、治疗,调动了病人的主观能动性,使其积极主动地做好“自我护理”, 从而促进病体康复和心理健康。


作者单位:泰安市中心医院,山东 泰安 271000

作者: 2009-8-25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